中国干旱地区土地退化防治最佳实践
节选
[
1.流沙固定
草方格沙障
中国•内蒙古奈曼旗
在流动沙丘上用作物秸秆、杂草或灌木枝条设置方格或行状沙障固定流沙,然后在网格内造林种草。
技术示范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面积812km2,年均气温6.4℃,年降水362mm,属于农牧交错区。该旗境内土地沙化十分严重,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生活改善,防沙治沙是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本技术主要目标是固定流沙,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技术步骤包括:(1)在春季或秋季,利用麦秸、玉米秸等作物秸秆在流动沙地上埋设网格式或行式沙障。反向风或单向风沙区可设置成行式沙障,沙障垂直于主风向;多向风沙区或流动沙丘面积大的区域,应设置成网格式沙障。网格大小一般为1.5m×1.5m,秸秆埋深30—40cm地上部分20cm左右。(2)沙障设置后,在障间适时造林种草。在沙障网格迎风处扦插黄柳,株行距0.3m x 1.5m。插穗应于3)3前割下,用沙埋藏;秋季造林时随割、随栽,插穗长40cm。扦插时,先清除干沙层再挖穴,穴深应使插穗扦插后顶端与地面相平为宜。(3)沙障建成后要严格保护,禁止人畜破坏。5年后,黄柳可平茬。根据植被恢复情况,项目区6—10月间可季节性放牧。
……
]
内容简介
[
为加强国际项目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根据两个项目活动的共同需要,中国-全球环境基金干旱生态系统士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与中NLADA项目办决定,参,NWOCAT(世界水土保持方法和技术纵览)技术汇编格式,合作编写了《中国干旱地区土地退化防治*佳实践》,全面总结中国防治土地退化的成功经验,系统介绍中国防治土地退化的技术和方法。
此书中模式的编写由荒漠化防治、水土保持、水资源利用、生态学等多个领域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编著而成。书中的模式涉及到十余个专业领域,基本涵盖了中国防治士地退化技术的主要方面,其中一些模式在中国已有较长的应用历史,一些模式是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本书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土地退化作斗争取得的劳动成果,也是广大专家、学者和一线工作者辛勤劳动和长期探索的结晶。作为中国一全球环境基金干旱生态系统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和中国LADA项目的一项重要成果,必将对中国乃至世界防治土地退化、实现可持续土地经营管理做出积极贡献。
]
目录
前言1.流沙固定 草方格沙障 高立式活沙障 飞播治沙技术2.铁路公路防沙治沙 铁路防沙治沙技术 沙漠公路生物防护体系3.退化草地改良 家畜舍饲圈养 划区轮牧4.水土保持措施 淤地坝 谷坊 鱼鳞坑状反坡整地 黄土梯田5.干旱、半干旱区造林 沙地樟子松造林 旱地农田防护林 高寒干旱沙地杨树深栽造林 “两行一带”造林模式6.农林复合经营 绿洲农林间作 绿洲农田防护林——“窄林带、小网格”7.农艺与土壤改良 砂田技术 盐碱地改造 灌溉农田暗管排水8.节水集水 膜下滴灌 集水工程——水窖9.沙产业 梭梭人工接种肉苁蓉 沙柳种植与平茬10.可再生能源利用 太阳灶 农村风能利用技术 沼气池致谢
封面
书名:中国干旱地区土地退化防治最佳实践
作者:暂无
页数:216
定价:¥80.0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01
ISBN:9787503853395
PDF电子书大小:33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