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之树+瑜伽的艺术
节选
[
《瑜伽之树》: 孩子学瑜伽的方式和成人大不相同。想想成人和孩子的智力发展,想想孩子和成人动作的速度。虽然孩子的智力发展不及成人,可是孩子的眼光有普世的同理心,反倒是成人比较以个人的角度来看事情。同时,孩子的动作比成人快多了。 成人有一大堆情绪问题。小孩子没有太多的情绪,即使有,它的性质也和成人不同。如果我在教室骂了你,你到死都会记住:“从印度来的那个男人骂我笨蛋!”可是如果你骂了孩子,半个钟头之后你问他刚才怎么了,孩子会说:“我不知道啊!”孩子不高兴的情绪一下子就过去了,成人可能一辈子过不去。 小孩子的动作很快。他们不喜欢单调,凡事喜欢变化、新奇。同一个瑜伽姿势日复一日地讲解,你还是不得要领,可是要一群孩子做,他们几秒钟就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孩子的心在当下,不会跑到过去、飘到未来。成人的心总是在过去与未来之间飘荡,永远不在当下。这就是为什么教成人得不停地讲解,为的就是要把他们的心思拉回到当下。孩子通过眼睛学得比成人快,讲解太多,孩子就睡着了。但如果我对一群成人简单讲解一下,很快示范一下动作,他们会说“不懂”。教孩子要根据他们的行为,教成人则要根据他们的情绪和环境因素。基于这些原因,孩子和成人必须分开教。要孩子去上成人的瑜伽班是行不通的。即使孩子对瑜伽有兴趣,你把他放到成人班,他会觉得无聊,兴趣就抹煞了。 成人需要静坐冥想;可是如果你叫孩子静坐冥想,他马上就睡着了。你可能上床后要花很长的时间才睡得着,很多人还得靠安眠药,可是小孩子从来不会有这种情形。孩子可以非常活泼、好动,可是也会马上没劲。所以如果你教学的步调缓慢,孩子就觉得无聊了。 有人说小孩子很难专心,其实孩子的专注力很强,根本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你能不能吸引他们。如果我用成人的观点跟孩子说话,他们就没办法专注在我讲的东西上,我得知道怎么说孩子才听得懂。我说孩子听得懂的话,而不是用我的话或你的话来说。这样孩子自然而然就专心了,因为他们听懂了,觉得有趣。首先我得用孩子的语言说出内容,让他们能开始了解,这样身为老师的我才能讲解我的新观点。除非我能先吸引孩子,否则没办法教任何新东西。 我举个例子。几年前,普纳有所学校请我去教一群十到十六岁的孩子。这所学校的名声不佳,即便到现在还是没有老师愿意去任教,因为学生太坏了,老师根本管不动。当时学校问我能不能教,我就去了。 《瑜伽之树》:一上课我就明白状况了,整个教室闹哄哄的,学生看我是新老师,以为可以作弄我,而我也就让他们作弄。如果我一开始就严格管束,第二天教室里就会一个学生也没有,因为他们会翘课,根本就不来上课。看着学生作怪,我说:“你们很会搞怪喔,来呀,别客气。”就在我说“再吵一点”的当儿,我就赢得了他们的心。如果我叫他们“不要吵”,后面就走不下去了。这叫作心理学。我研究了孩子的心理,说:“你们应该再吵大声一点。这样不够看!”孩子听了吓一大跳,我就开始上课。 孩子都是这样的,接着他们就乱丢纸团,打到老师,也到处打到学生。我就观察是哪几个孩子带头的,把他们集中在一起,教课时,我把这些捣蛋的孩子叫到台上当纠察员,让他们做班上的头头。我说:“我做瑜伽姿势,你们站在台上,我教学时,你们就跟着我做一样的姿势,所以你们都是师父。” 我赢得了孩子的心,很多其他学校的老师来观摩。他们搞不懂为什么瑜伽课没有吵闹声。他们认为瑜伽课应该比别的课更吵闹才对呀,因为它是选修课嘛。大家都问我是怎么管束这群孩子的。我说:“我没有管,我什么也没说,我有时跟他们玩玩,就这样而已。”这是儿童心理学。我在身体上、心理上接近他们的程度,然后带领他们。如果我跟孩子说:“别吵、专心!”那我一点机会也没有。我得用点心机,先说:“来嘛,来嘛,再吵一点!”然后说:“我喜欢你们,因为你们鬼灵精怪,聪明得不得了。”学生是这样开始喜欢老师的。 孩子观察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的眼睛得像孩子般地敏锐,这样他们就专注了。孩子受制于他们的眼睛,不是言语。你得用眼睛说话,才能吸引孩子,让孩子专注。 ……
]
内容简介
[
《瑜伽的艺术》: 《瑜伽的艺术》是印度瑜伽大师B.K.S.艾扬格所著。作者总结了自己多年来在瑜伽修行和教学中获得的体会,从艺术的角度对瑜伽进行阐释。作为对《瑜伽之光》的补充,《瑜伽的艺术》指导读者细心观察每个瑜伽体式微妙的平衡与舒适、高雅与安宁、魅力与美好。帮助瑜伽练习者利用体式锤炼身体、训练心智、稳定情绪,实现心理上和精神上的精进,为身心灵的分离画上句号。 《瑜伽的艺术》将激发更多的人以批判的精神、认真的态度去练习瑜伽,使瑜伽的艺术融入人生。 《瑜伽之树》: B.K.S.艾扬格(B.K.S.Iyengar),当代重量级的瑜伽大师,同时也被称为20世纪现代瑜伽的头号推手,美国《时代周刊》把他评为世界具影响力的100人,他不仅以瑜伽探索了自己的身体和灵魂,还提出一套实际可行的方法,让一般人也能登堂入室。 艾扬格1966年出版的《瑜伽之光》深受广大瑜伽爱好者的喜爱。堪称现代瑜伽圣经。他的这本《瑜伽之树》也是大师小书的经典。《瑜伽之树》是他在欧洲各国的演讲结集,从瑜伽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到对应身心灵的哲理思考,他向世人传授这门学问的全貌及精华。书中兼论家庭、爱与性、健康与疗愈、冥想以及死亡,将瑜伽与人生。做了完整的引导与融合。更对瑜伽教学者提供了诸多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这本小书语言简单,平易近人,艾扬格分享了他个人练习瑜伽体式与呼吸控制的经验,不论你是瑜伽的门外汉,还是已有瑜伽基础。想更深一层地探索这门整体学问,《瑜伽之树》都可以为你提供有效指导。
]
作者简介
[
B.K.S.艾扬格(B.K.S.Iyengar),印度人,1918年出生,2014年去世。艾扬格瑜伽的创始人,享有国际盛誉的瑜伽导师。 艾扬格少年时为强身健体学习瑜伽,18岁开始瑜伽教学生涯。70多年的教学足迹遍布20多个国家,在他不遗余力地推广之下,瑜伽成为风靡全球的运动。他所创立的艾扬格瑜伽也成为世界上广泛练习的瑜伽体系。主要著作有:《瑜伽之光》《瑜伽之树》《调息之光》《瑜伽的艺术》等。
]
目录
《瑜伽的艺术》:序(耶胡迪·梅纽因)前言**部分 瑜伽:我的艺术寻找瑜伽的艺术艺术的定义文化创造性美(Soundarya)艺术与艺术家两种艺术融合艺术家:科学家兼哲学家瑜伽的目标瑜伽的艺术性瑜伽的科学性科学与艺术的分支艺术与科学:同与异瑜伽的哲学性瑜伽:基础艺术瑜伽:精神艺术瑜伽和瑜伽修行者:典范第二部分 瑜伽:教学的艺术第三部分 体式参考文献《瑜伽之树》:译序 用身体淬炼灵魂的人╱余丽娜翻译缘起**部分 瑜伽与人生瑜伽是一瑜伽之树个人与社会东方与西方生命的四大目标孩童爱与婚姻家庭生活老年死亡信心第二部分 瑜伽之树努力、觉知与喜悦体式的深度树根树干树枝树叶树皮树液花朵果实第三部分 瑜伽与健康整体健康目标与副产品瑜伽与吠陀医学实用的方法谨慎的艺术疗愈康复的学问第四部分 真我及真我之旅回归种子帕坦伽利的《瑜伽经》呼吸法(呼吸控制)能量与恩典禅定和瑜伽禅定的本质从身体到灵魂第五部分 世间的瑜伽瑜伽艺术老师与教学附录一 艾扬格大事年表附录二 梵文词汇附录三 参考书目
封面
书名:瑜伽之树+瑜伽的艺术
作者:艾扬格(B.K.S. Iyengar)
页数:364
定价:¥55.0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15400037
PDF电子书大小:140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瑜伽之树+瑜伽的艺术》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