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摄影基础
节选
[
《数码摄影基础》作者结合大学摄影教学与创作实践的丰富经验,立足于数码摄影时代的新特点和新要求,从简单的认识摄影入手,侧重摄影思维的引导,兼顾数码摄影技术的讲解,注重内容的实用价值,集技巧性与知识性于一体,内容丰富。《数码摄影基础》具有以下特点:教学思维新颖,能让学生以*快的速度掌握数码摄影技术语言的同时,深刻认识和理解摄影的艺术语言;以图例形式讲解摄影创作实践中的种种弊端,引导初学者不走弯路,范例作品更多的选用和解读世界经典与当代名作,增加可读性与可赏性;介绍部分摄影师或非专业摄影者在某一层面创作的成功案例,以增强读者的信心;介绍部分著名摄影师的创作与观念,以供初学者借鉴与参考。
]
相关资料
[
插图:
后记
在本书的付梓之际,我要感谢为本书提供热心帮助的摄影前辈和同仁。他们不仅都是中国摄影界各领域的领军人物,而且也是艺品与人品俱佳的摄影人,他们的学识与品格让我敬佩。在撰写的过程中他们为本书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指导性意见,同时还无偿提供了大量的个人佳作,这不仅是我的荣幸、本书的荣幸,也将是阅读本书读者的荣幸。他们是:侯贺良先生、谷永威先生,王小慧女士、林路先生、李楠先生、邱志杰先生、刘宽新先生、江浩先生、张百成先生、宁舟浩先生、宋朝先生、刘智海先生等。有了他们的赐稿,使这本基础教程有了更高的学术价值。其次要感谢我的学生,因为他们的作品使本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他们是刘伟光、薛燕、唐贝贝、刘磊、许剑、范一飞、刘丽、刘艳波、许肖利、郭辉、陈茂辉、矫超、程友花
]
本书特色
[
中国美术院校新设计系列教材是对当代艺术教育进行的一次新的思考。它的新不仅体现在书的内容与形式上,更体现在设计思维、教学观念上。学以致用是丛书编写的根本宗旨。
]
内容简介
[
本书作者结合大学摄影教学与创作实践的丰富经验,立足于数码摄影时代的新特点和新要求,从简单的认识摄影入手,侧重摄影思维的引导,兼顾数码摄影技术的讲解,注重内容的实用价值,集技巧性与知识性于一体,内容丰富。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教学思维新颖,能让学生以*快的速度掌握数码摄影技术语言的同时,深刻认识和理解摄影的艺术语言;以图例形式讲解摄影创作实践中的种种弊端,引导初学者不走弯路,范例作品更多的选用和解读世界经典与当代名作,增加可读性与可赏性;介绍部分摄影师或非专业摄影者在某一层面创作的成功案例,以增强读者的信心;介绍部分著名摄影师的创作与观念,以供初学者借鉴与参考。
]
作者简介
[
聂劲权,1973年生,先后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全国高校摄影专业委员会会员,任教于山东师范大学摄影专业。长期担任并主持的主要教学研究方向有:摄影艺术与技术基础,摄影的构图与用光、摄影创作、影像的造型表现语言、人像摄影、广告摄影等理论与实践课程。
]
目录
前言**章 认识摄影 (教学进程建议课时数为4学时) 1.摄影到底是什么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一种说话的工具 一门观察的艺术,一门“看”的学问 一种选择的艺术 一种记忆的载体 2.做一个有思想的摄影者 3.人眼与照相机有何区别第二章 基础篇 **节 认识数码照相机 (教学进程:建议课时数为4学时) 1.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2.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 3.ccd与cmos为何物 4.噪音与坏点 第二节 影像的技术控制 (教学进程:建议课时数为20学时) 1.认识镜头 对影像焦距的控制 控制达到影像传感器的光量 控制影像的范围 景深的控制 2.了解快门速度 3.互易律 4.使影像更清晰 5.什么是18%灰 6.区域曝光的应用 7.测光是怎样完成的 8.曝光标尺的使用 9.根据直方图检查照片的曝光情况 10.高反差条件下的曝光 11.曝光过度或不足的影响 第三节 数码照相机的功能与实践 (教学进程:建议课时数为4学时) 1.白平衡选择与控制 2.实用感光度(iso)的应用 3.照片格式的应用 4.光学变焦与数码变焦 本章作业要求第三章 影像表现篇第四章 摄影实战篇(教学进程:建议课时数为8学时)附录 著名摄影师的创作与观念作业要求注释与参考书目
封面
书名:数码摄影基础
作者:聂劲权
页数:168
定价:¥42.0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01
ISBN:9787532265107
PDF电子书大小:136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数码摄影基础》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