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基本话语研究

本书特色

[

中国民间文艺学作为专门研究民间文学的一门科学,虽然自古就有,但真正具有现代学术意义的研究始自20世纪初期。具有学科意义的中国民间文艺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有人对它的学术史进行或简单或成系统的总结。尤其经过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艺学的蓬勃发展,90年代民间文艺学渐呈多元趋势后,从学术史中清理学科发展的轨迹,寻求本学科的薄弱链和新的开拓点,成为民间文艺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作者考察了民间文艺学多年以来的学术史研究成果,重点勘查了1990年起至今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从多角度探讨了民间文艺学的学术史。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篇论文、一部著作从话语的角度审视过民间文艺学的学术史。在以往的研究视角中,如此重要的一个角度却被忽视了。书稿从“话语”的角度梳理和反思民间文学的百年学术史,结合民俗学、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弥补既有学术史研究的不足,梳理民间文艺学基本话语嬗变的源与流,堪定话语的基本范式和类型,总结话语嬗变的机制,反思当代,以推进民间文艺学的理论建设。

]

作者简介

[

    刘波,女,四川省都江堰市人,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民间文学、民俗美学与民族文化。主持并参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已出版《广州海洋文明的遗址(迹)与文物》、《礼记》校注、《仪礼》校注、《周礼》校注等多部著作;在多种CSSCl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

目录

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话语研究的理论优先性(代序) 绪言  一、相关学术史的回顾  二、研究意义  三、基本思路、研究框架及其他 **章 前话语——“民间文学”步入现代学术舞台(20世纪初—20世纪20年代初)  **节 晚清时期的“民间”思潮  第二节 白话文运动与“民间文学”的提出  第三节 “双线文学观”与民间文学  第四节 “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第二章 典型话语——民间文艺学之体系建构(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  **节 歌谣学之建构  第二节 神话学之建构  第三节 民间故事学之建构  第四节 “民间文学”之原理建构 第三章 弥散话语——民间文艺学之多元学术品格(30年代中后期—40年代中期)  **节 从“文艺的”到“学术的”话语范式转型  第二节 国统区之“学术的”话语轨辙  第三节 沦陷区的原乡话语及孤岛“俗文学”研究  第四节 解放区的“民间文学运动” 第四章 依附话语——民间文艺学与文化政治(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50年代)  **节 原理建设与苏联模式  第二节 民间文学的本质从“阶级性”到“人民性”  第三节 “人民文学”对“民间文学”的置换  第四节 民间文艺学的迷失 第五章 民间文艺学基本话语的嬗变机制及其当代意义  **节 话语嬗变的机制  第二节 话语嬗变的当代意义 附录一:新中国成立后延安“鲁艺”部分师生员工任职简表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后记

封面

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基本话语研究"

书名: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基本话语研究

作者:刘波

页数:270

定价:¥32.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010125220

PDF电子书大小:53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