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探源

节选

[

作者认为,近代以来,许多中国学人持西方逻辑理性传统以参照中国古代文化,多少忽略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点。迄于今日,被清理、厘定的传统文化范畴,正不知凡几,但罕有究心于“象”一语者。而一旦中国传统文化的“象”论被遗落,它的符号系统便不易疏理,中国文化的独特品貌,也不易从理论上加以说明。为此,作者在探讨中国传统美学审美意象论的过程中,也曾粗涉古代典籍,积累了若干材料,对中国文化的“言象互动”符号的结构与功能,逐步形成了某些看法。《意象探源》笔者(汪裕雄)以为,中国传统美学之所以特别重视意象,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尚象”思维在审美领域的延伸。欲从美学上给“意象”范畴作出合适的界定,一个较为可靠而又难度不小的办法,便是把它安置在中国文化的总体背景之下,作历史的考察。因此,我们探寻的视线,便只好伸展到中国文化“象”的原起之处,再循中国文化的历史脉络,追寻其符号选择的大致取向。

]

本书特色

[

  作者认为,近代以来,许多中国学人持西方逻辑理性传统以参照中国古代文化,多少忽略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点。迄于今日,被清理、厘定的传统文化范畴,正不知凡几,但罕有究心于“象”一语者。而一旦中国传统文化的“象”论被遗落,它的符号系统便不易疏理,中国文化的独特品貌,也不易从理论上加以说明。为此,作者在探讨中国传统美学审美意象论的过程中,也曾粗涉古代典籍,积累了若干材料,对中国文化的“言象互动”符号的结构与功能,逐步形成了某些看法。《意象探源》笔者(汪裕雄)以为,中国传统美学之所以特别重视意象,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尚象”思维在审美领域的延伸。欲从美学上给“意象”范畴作出合适的界定,一个较为可靠而又难度不小的办法,便是把它安置在中国文化的总体背景之下,作历史的考察。因此,我们探寻的视线,便只好伸展到中国文化“象”的原起之处,再循中国文化的历史脉络,追寻其符号选择的大致取向。

]

内容简介

[

  作者认为,近代以来,许多中国学人持西方逻辑理性传统以参照中国古代文化,多少忽略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点。迄于今日,被清理、厘定的传统文化范畴,正不知凡几,但罕有究心于“象”一语者。而一旦中国传统文化的“象”论被遗落,它的符号系统便不易疏理,中国文化的独特品貌,也不易从理论上加以说明。为此,作者在探讨中国传统美学审美意象论的过程中,也曾粗涉古代典籍,积累了若干材料,对中国文化的“言象互动”符号的结构与功能,逐步形成了某些看法。这,便是本书的由来。

  笔者以为,中国传统美学之所以特别重视意象,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尚象”思维在审美领域的延伸。欲从美学上给“意象”范畴作出合适的界定,一个较为可靠而又难度不小的办法,便是把它安置在中国文化的总体背景之下,作历史的考察。因此,我们探寻的视线,便只好伸展到中国文化“象”的原起之处,再循中国文化的历史脉络,追寻其符号选择的大致取向。在这一探寻起始之前,笔者拟先陈述自己的基本看法,好让读者全局在胸,然后同我们一起,作历史的巡视。

]

作者简介

[

  汪裕雄(1937.12-2012.3)教授是当代知名美学家,曾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安徽师范大学诗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美学会理事。

  汪裕雄从事教育和研究50多年,学术研究涉及文艺理论、美学原理和中、西美学比较等领域,曾主编、参编教材多部,影响广泛,《美学基本原理》一书,自1984年出版以来,成为全国高校使用最广泛的教材。所著《审美意象学》、《意象探源》和《艺境无涯》,被当代美学史研究者称为自成体系的“审美意象学三书”。《审美意象学》于1995年获“首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意象探源》于1999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

]

目录

引论上编原起论**章 原“象”——从动物之象到文化之“象”(一)无往而不适的“象”(二)殷人与象(三)“龟象”抉要(四)“《武》有《象》名”第二章 “象物应怪”的神话意象——“言象互动”的源头活水(一)“凿破浑沌”说神话(二)“触象而构”的构象法则(三)怪、神、帝的衍生历程(四)神话意象衍生的纵聚合关系第三章 “绝地天通”与巫史文化——殷周之际的文化整合(一)“绝地天通”的文化学意义(二)由巫而史,由帝而圣(三)“礼治文化”的伦理本体(四)周礼“尚象”的符号体系中编基型论**章 “易象”与周礼(一)《易》藏于“史”而归于“礼”(二)“易象”人文因素的增长(三)周礼的崩坏与《易传》的诞生第二章 “易象”的哲学超越(一)《周易》走出神学背景(二)“易象”结构、功能的更新(三)老子的“大象”与《周易》的“易象”第三章 “大象”说的拓展与名辩传统的式微(一)“道”与“逻各斯”符号取向的歧异(二)庄子对“大象”说的拓展(三)儒道两家符号取向之异同(四)名辩学派的历史命运第四章 秦汉天人模式与“尚象”思维的辐射延伸(一)秦汉“天一地一人”大一统文化模式的建构(二)《吕览》模式的一对孪生子——《淮南鸿烈》与《春秋繁露》(三)由“历象”而观“万象”——秦汉天人模式的文化推衍(四)“象形为本”的汉字构成法则下编审美论**章 意象的审美化(一)传统美学意象论的要义(二)诗乐意象(三)楚骚意象第二章 魏晋玄学与审美自觉(一)魏晋玄学与士人的人格觉醒(二)“言意之辨”与“天人模式”的消解(三)玄学的庄学化与审美化第三章 “山水清音”:晋人审美的重大发现(一)从田园游乐到山水游赏(二)生机感应与理想寄托(三)山水美发现的文化学审视跋

封面

意象探源

书名:意象探源

作者:汪裕雄 著

页数:298

定价:¥40.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01

ISBN:9787010125374

PDF电子书大小:3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