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的存在-冯友兰与前期维特根斯坦之视域融合

内容简介

[

书稿从中西哲学比较的视野全面系统的探讨了冯友兰的“负的方法”。书稿探讨了冯友兰的“负的方法“的产生、历史渊源及其实质,并详细阐述了目前学界关于“负的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书稿创新之处有:(1)选取“负的方法”这一冯友兰哲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在了解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前期维特根斯坦的“不可说”论为参照展开研究,研究视角有新意;(2)通过梳理与分析,指出“体验的存在之本体地位的贞定”与“直觉之知之可能性的认肯”构成了冯友兰“负的方法”的形上基础,相关结论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对冯友兰“负的方法”的研究;(3)在学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负的方法”为切入点,就冯友兰哲学与中国哲学基本理论特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在指出新理学在根本的理论关节点上体现了中国哲学之精神智慧的同时,具体分析了其在此方面的不彻底性。

]

目录

导言一、选题来源及意义二、文献综述三、研究方法**章 冯友兰“正负方法”论**节 “正的方法”一、“正的方法”的内涵二、“正的方法”的局限性三、“正的方法”与维也纳学派第二节 “负的方法”一、“负的方法”的演进二、从儒释道看中国哲学史上的“负的方法”三、学界关于“负的方法”的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第二章 形而上学主体世界与天地境界**节 维特根斯坦的形而上学主体世界一、“不可说”的是什么二、“显示”的三重意义三、形而上学主体世界第二节 冯友兰的天地境界一、觉解二、自然境界三、功利境界四、道德境界五、天地境界第三章 “世界图式论”与“负的方法”之形上学基础**节 维特根斯坦的“世界图式论”一、西方传统哲学本体论二、“可说”的事实世界三、命题是实在的图像四、对象第二节 冯友兰“负的方法”之形上学基础一、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二、中国哲学的“境界形上学”三、“体验的存在”之本体地位的贞定四、“直觉之知”之可能性的认肯第四章 冯友兰“负的方法”与中国哲学的特质**节 “负的方法”凸显中国哲学之独特价值一、“体验的存在”是中国哲学特有的本体意识二、生命意义与价值安顿是中国哲学的思想主题三、直觉主义方法是对未来世界哲学的补充第二节 “新理学”的内在张力及其不足之处一、“新理学”的内在张力二、“新理学”方法的不足之处三、“新理学”之自我反思第三节 中国哲学方法论再省思一、“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二、“回到事实本身”的双向诠释三、“中国哲学”学科的现代价值参考文献后记

封面

体验的存在-冯友兰与前期维特根斯坦之视域融合

书名:体验的存在-冯友兰与前期维特根斯坦之视域融合

作者:赵海燕

页数:274

定价:¥51.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010167077

PDF电子书大小:85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