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达性与区域空间结构

内容简介

[

本书从区内联系和区外联系两个方面界定区域可达性的概念和内涵,集成时间可达性的度量模型,构建一套适用于区域尺度的,以公路、铁路构成的陆路交通网为基础的空间全覆盖的区域可达性空间分析方法。从可达性空间分析的角度研究区域空间结构的空间扩散、空间相互作用、空间吸引范围和一日交流圈。以长江三角洲为实证区域,对其可达性进行空间分析,探讨其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与发展态势。用可达性空间分析技术对点轴系统理论、双核空间结构理论和中心地理论进行计算机模拟,进一步认识这些理论的形成机制以及内在联系。

]

目录

前言 第1章可达性  1.1可达性及其相关概念  1.1.1可达性的概念  1.1.2可达性的分类  1.1.3可达性的影响因素  1.1.4可达性的主要特征  1.2可达性的评价  1.2.1可达性的评价方法  1.2.2可达性评价指标的选择与测算  1.3可达性的实证研究  1.3.1洲际尺度的可达性研究  1.3.2国家尺度的可达性研究  1.3.3区域尺度的可达性研究  1.3.4都市区内部的可达性研究  1.4可达性与空间结构 第2章区域空间结构  2.1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含义  2.2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  2.2.1节点及区位  2.2.2线及网络  2.2.3域面  2.2.4区域空间结构要素的组合模式  2.3区域空间相互作用  2.3.1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条件  2.3.2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式  2.3.3空间扩散  2.4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4.1中心地理论  2.4.2增长极理论  2.4.3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2.4.4圈层结构理论  2.4.5核心边缘理论  2.4.6双核空间结构理论 第3章可达性空间分析方法  3.1gis空间分析  3.1.1空间分析的内涵  3.1.2空间分析方法  3.1.3空间分析是gis的核心功能  3.2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可达性研究中的应用  3.2.1可达性结果的空间表达  3.2.2基于gis软件进行可达性的空间分析  3.2.3基于gis平台开发可达性分析模块  3.2.4可达性空间分析方法比较  3.3可达性空间分析方法的内涵与技术路线  3.3.1可达性空间分析方法的内涵  3.3.2区域空间抽象  3.3.3可达性空间分析的技术路线  3.3.4基于网格法的空间单元划分  3.4可达性空间分析模型及实现算法  3.4.1基于交通路网的节点的时间可达性评价模型  3.4.2基于时间可达性的*小种子算法  3.4.3基于交通路网的节点的时间距离衰减扩散模型  3.4.4基于多边形网格快速填充的分值扩散算法 第4章可达性空间分析信息系统  4.1系统总体设计  4.1.1系统设计原则  4.1.2系统运行环境设计  4.1.3系统开发方式  4.1.4软件介绍  4.2系统开发  4.2.1系统开发结构  4.2.2系统数据库设计  4.3系统主要功能  4.3.1系统登录  4.3.2系统设置  4.3.3数据录入  4.3.4数据处理 第5章均质背景下长江三角洲城镇节点可达性与空间结构  5.1城镇节点的空间分布  5.1.1城镇节点的离散度  5.1.2城镇节点的几何居中性  5.1.3城镇节点的分布轴线  5.2城镇综合实力的评价  5.2.1城镇综合实力评价方法的选择  5.2.2长江三角洲16个地级及以上级别城市综合实力的评价  5.2.3长江三角洲75个县、县级市及城市市区的综合实力评价  5.3城镇节点的空间可达性  5.3.1可达性评价指标的选择  5.3.2长江三角洲16个地级及以上级别城市空间可达性的评价  5.3.3长江三角洲76个县、县级市及城市市区空间可达性的评价  5.4城镇节点的空间扩散  5.4.1城镇节点无权重的空间扩散  5.4.2城镇节点加权空间扩散  5.4.3基于均质路网的城镇节点无权重的空间扩散  5.4.4基于均质路网的城镇节点加权空间扩散  5.5城镇节点的空间吸引范围  5.5.1voronoi图的概念  5.5.2基于voronoi图的城镇节点的空间吸引范围  5.6小结 第6章基于交通路网的长江三角洲可达性与空间结构  6.1城镇节点的轴向渐进式空间扩散  6.1.1基于内河航道的城镇节点的空间扩散  6.1.2基于铁路交通网的城镇节点的空间扩散  6.1.3基于公路交通网的城镇节点的空间扩散  6.1.4基于陆路交通网的城镇节点的空间扩散  6.2基于陆路交通网的交通节点的轴向渐进式空间扩散  6.2.1水运港口的空间扩散  6.2.2机场的空间扩散  6.2.3火车站的空间扩散  6.2.4高速公路互通口的空间扩散  6.3基于陆路交通网的城镇节点的区域可达性评价  6.3.1区内可达性的评价结果  6.3.2区外可达性的评价结果  6.3.3区域可达性的评价结果  6.3.4区域可达性的空间格局  6.3.5城市节点的等时圈及一日交流圈分析  6.4基于时间可达性的城镇节点吸引范围的划分  6.4.1基于时间可达性的城市吸引范围的概念  6.4.2长江三角洲城市等级的划分  6.4.3级城市吸引范围的划分  6.4.4二级城市吸引范围的划分  6.4.5三级城市吸引范围的划分  6.4.6四级城市吸引范围的划分  6.4.7城市吸引范围的等级体系  6.5基于时间可达性的交通节点吸引腹地的划分  6.5.1水运港口的吸引腹地的划分  6.5.2航空机场的吸引腹地的划分  6.6小结 第7章长江三角洲可达性与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及发展态势  7.1长江三角洲陆路交通网的空间演化  7.1.1陆路交通网的演化过程  7.1.2陆路交通网络拓扑图的构建  7.1.3陆路交通网演化的网络分析  7.2城镇节点空间扩散的演化过程及发展态势  7.2.1基于不同时期陆路交通网的城镇节点的空间扩散  7.2.2基于陆路交通网的城镇节点空间扩散的演化过程及发展态势  7.3交通节点空间扩散的演化过程及发展态势  7.3.1基于陆路交通网的水运港口空间扩散的演化过程及发展态势  7.3.2基于陆路交通网的航空机场空间扩散的演化过程及发展态势  7.3.3基于陆路交通网的火车站点空间扩散的演化过程及发展态势  7.3.4基于陆路交通网的高速公路互通口空间扩散的演化过程及发展态势  7.4城镇节点的区域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7.4.1区内可达性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7.4.2区外可达性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7.4.3区域可达性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7.4.4城市节点的等时圈及一日交流圈的动态变化分析  7.5基于时间可达性的城镇节点吸引范围的空间演化  7.5.1级城市吸引范围的空间演化  7.5.2二级城市吸引范围的空间演化  7.5.3三级城市吸引范围的空间演化  7.5.4四级城市吸引范围的空间演化  7.6基于时间可达性的水运港口吸引腹地的空间演化  7.6.1一级水运港口吸引腹地的空间演化  7.6.2二级水运港口吸引腹地的空间演化  7.6.3三级水运港口吸引腹地的空间演化  7.7基于时间可达性的航空机场吸引腹地的空间演化  7.7.1一级航空机场吸引腹地的空间演化  7.7.2二级航空机场吸引腹地的空间演化  7.7.3三级航空机场吸引腹地的空间演化  7.8小结 第8章基于可达性的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空间分析  8.1基于可达性的点轴系统的空间分析  8.1.1点轴系统理论  8.1.2点轴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  8.1.3点轴系统形成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8.1.4点轴系统形成过程模式的空间分析  8.1.5点轴系统可达性的空间分析  8.2基于可达性的中心地体系的空间分析  8.2.1中心地理论  8.2.2中心地体系的空间分析方法  8.2.3均质背景下中心地体系的空间演化  8.2.4交通背景下中心地体系的空间重构  8.3小结  参考文献

封面

可达性与区域空间结构

书名:可达性与区域空间结构

作者:张莉 著

页数:305

定价:¥108.0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01

ISBN:9787030390325

PDF电子书大小:13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