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心城市交通联系及其空间格局

本书特色

[

区域空间联系是不同客体之间基于空间法则下的相互作用现象,交通联系是空间联系重要的现实形式之一。研究基于中心地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通过区域空间联系理想模型,构建基于内生增长、外生增长及其耦合路径下的区域空间联系模型,对城市间要素流的空间流动与集聚情况进行理论演绎,模拟推演区域空间联系的演化过程,探索要素流动视角下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一般性地学规律。通过对全国中心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量化研究,分析中国区域经济联系的时空格局与区域差异。依据全国中心城市外向功能联系及其对外服务能力的时空变异,探讨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形成与演化过程。结合全国地级以上中心城市间客观详实的航空、铁路及公路等交通联系巨量数据资料,运用基于O-D网络的GIS空间分析方法,深入分析我国中心城航空、铁路及公路交通联系的空间分布、等级体系及网络结构等空间集聚与分布特征,在国家、区域及城市群空间尺度上对全国中心城市交通联系的地理集聚及分布格局进行清晰的空间解构。

]

内容简介

[

POD产品说明:
1. 本产品为按需印刷(POD)图书,实行先付款,后印刷的流程。您在页面购买且完成支付后,订单转交出版社。出版社根据您的订单采用数字印刷的方式,单独为您印制该图书,属于定制产品。
2. 按需印刷的图书装帧均为平装书(含原为精装的图书)。由于印刷工艺、彩墨的批次不同,颜色会与老版本略有差异,但通常会比老版本的颜色更准确。原书内容含彩图的,统一变成黑白图,原书含光盘的,统一无法提供光盘。
3. 按需印刷的图书制作成本高于传统的单本成本,因此售价高于原书定价。
4. 按需印刷的图书,出版社生产周期一般为15个工作日(特殊情况除外)。请您耐心等待。
5. 按需印刷的图书,属于定制产品,不可取消订单,无质量问题不支持退货。

]

目录

序前言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1.2 研究意义第2章 相关研究进展2.1 新经济地理学2.2 内生增长理论与技术进步2.3 中心地理论与交通原则2.4 交通地理学与交通联系2.5 空间相互作用与空间联系2.6 城镇体系与城市群一体化2.7 文献启示第3章 区域空间联系及其地理集聚机理研究3.1 要素流动视角下的区域空间联系理想模型3.2 区域空间联系及其地理集聚机理3.3 交通联系的距离衰减规律3.4 中心城市外向功能联系与区域空间结构演化3.5 流空间的解构:空间联系网络与区域发展3.6 本章小结第4章 中国中心城市空间经济联系格局与变化4.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4.2 全国省域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及变化4.3 中心城市空间经济联系与城市群形成的关系4.4 本章小结第5章 中国中心城市外向功能联系与空间格局5.1 中心城市对外服务能力及其空间格局5.2 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与格局变化.5.3 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对外服务能力的空间格局5.4 本章小结第6章 中国中心城市航空联系及其空间格局6.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6.2 航空联系的网络与等级结构6.3 航空联系与空间相互作用联系的相关性6.4 航空联系与空间相互作用联系结构图谱对比6.5 航空联系的区域差异6.6 本章小结第7章 中国中心城市铁路联系及其空间格局7.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7.2 铁路客运联系的空间格局7.3 铁路客运中心的规模分布7.4 铁路客运联系的距离衰减规律7.5 铁路客运联系的空间集聚7.6 铁路客运的主要联系方向7.7 不同空间尺度下的铁路客运空间联系7.8 铁路客运联系的空间结构图谱7.9 本章小结第8章 中国中心城市公路联系及其空间格局8.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8.2 公路客运联系的空间格局8.3 公路客运联系的距离衰减规律8.4 公路客运联系的空间自相关8.5 主要城市群的公路客运联系8.6 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公路客运联系8.7 本章小结第9章 中国中心城市交通联系空间格局的总体特征9.1 中心城市交通联系空间格局的总体特征9.2 航空、铁路与公路交通联系空间格局的差异9.3 交通联系与空间经济联系格局比较9.4 交通联系与外向功能联系格局比较9.5 要素流动视角下的交通联系与空间格局研究探讨第10章 结论、创新与讨论10.1 主要结论10.2 创新之处10.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参考文献附录

封面

中国中心城市交通联系及其空间格局

书名:中国中心城市交通联系及其空间格局

作者:王海江

页数:207

定价:¥88.0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030483522

PDF电子书大小:148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