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古的空气-闻一多散文集

节选

[

家族主义与民族主义
周初是我们历史的成年期,我们的文化也就在那时定型了。当时的社会组织是封建的,而封建的基础是家族,因此我们三千年来的文化,便以家族主义为中心,一切制度,祖先崇拜的信仰,和以孝为核心的道德观念等等,都是从这里产生的。与家族主义立于相反地位的一种文化势力,便是民族主义。这是我们历史上比较晚起的东西。在家族主义的支配势力之下,它的发展起初很迟钝,而且是断断续续的,直至*近五十年,因国际形势的刺激,才有显著的持续的进步。然而时代变得太快,目前这点民族意识的醒觉,显然是不够的。我们现在将三千年来家族主义与民族主义两个势力发展的情形,作一粗略的检讨,这对于今后发展民族主义许是应有的认识。
上文已经说过,建立封建制度的基础是家族制度。但封建制度的崩溃,也正由于它这基础。一个*强固的家族,是在它发展得不大不小的时候。太小固然不足以成为一个力量,太大则内部散漫,本身力量互相抵消,因此也不能成为一个坚强统一的有机体。封建的重心始终在中层的大夫阶级,理由便在此。重心在大夫,所以侯国与王朝必趋于削弱,以致制度本身完全解体。一方面封建制度下所谓国,既只是一群家的组合体,其重心在家而不在国;另一方面国与国间的地理环境,既无十分难以打通的天然墙壁。而人文方面,尤其是文字的统一,处处都是妨碍任何一国发展其个别性的条件,因此在列国之间,类似民族主义的观念便无从产生。春秋时诚然喊过一度“尊王攘夷”的口号,但是那“夷”毕竟太容易“攘”了(有的还不待攘而自被同化),所以也没有逼出我们的民族主义来。我们一直在为一种以家族主义为基础的天下主义努力,那便是所谓“天下一家”的理想。到了秦汉,这理想果然实现了。就以家族主义为基础的精神看来,郡县只是抽掉了侯国的封建—— 一种阶层更简单,组织更统一,基础更稳固的封建制度,换言之,就是一种更彻底,更合理的家族主义的社会组织。汉人看清了这一点,索性就以治家之道治天下,而提倡孝,尊崇儒术。这办法一直维持了二千余年,没有变过,可见它对于维持内部秩序相当有效。可惜的是一个国家的问题不仅从内部发生,因而家族主义的作用也就有时而穷了。
自汉朝以孝行为选举人才的标准,渐渐造成汉末魏晋以来的门阀之风,于是家族主义更为发达。突然来临的五胡乱华的局面,不但没有刺激我们的民族主义,反而加深了我们的家族主义。因为当时的人是用家族主义来消极地抵抗外患。所以门阀之风到了六朝反而更盛。如果当时侵入的异族讲了民族主义,一意要胡化中国,我们的家族主义未尝不可变质为民族主义。无奈那些胡人只是学华语、改汉姓,一味向慕汉化,人家既不讲民族主义,我们的民族主义自然也讲不起来。一方面我们自己想借家族主义以抵抗异族;一方面异族也用釜底抽薪的手段,附和我们的家族主义,以图应付我们,于是家族主义便愈加发达,而民族意识便也愈加消沉。再加上当时内侵的异族本身,在种族方面万分复杂,更使民族主义无从讲起。结果到了天宝之乱,几乎整个朝廷的文武百官,都为了保全身家性命,投降附逆了。一位“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的诗人便算作了不得的忠臣,那时代的忠的观念之缺乏,真叫人齿冷!
这大概是历史上民族意识*消沉的一个时期了。然而唐初已开始设法破坏门阀。而轻明经,重进士的选举制度也在暗中打击拥护家族主义的儒家思想,这些措施虽未能立刻发生影响而消灭门阀观念,但至少中唐以下,十分不近人情的孝行是不多见了。(韩愈辩讳便是孝的观念在改变中之一例)这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捩点。因为老实说,忠与孝根本是冲突的,若非唐朝先把孝的观念修正了,临到宋朝,无论遇到多大的外患,还是不会表现那么多忠的情绪的。孝让一步,忠才能进一步,忠孝不能两全,家族主义与民族主义不能并立,不管你愿意与否,这是铁的事实。
历史进行了三分之二的年代,到了宋朝,民族主义这才开始发芽,迟是太迟,但仍然是值得庆幸的。此后的发展,虽不是直线的,大体说来,还是在进步着。从宋以下,直到清末科举被废,历代皆以经义取士,这证明了以孝为中心思想的家族主义,依然在维持着它的历史的重要性。但蒙古满清以及*近异族的侵略,却不断地给予了我们民族主义发展的机会,而且每一次民族革命的爆发,都比前一次更为猛烈,意识也更为鲜明。由明太祖而太平天国,而辛亥革命,以至目前的抗战,我们确乎踏上了民族主义的路。但这条路似乎是扇形的,开端时路面很窄,因此和家族主义的路两不相妨,现在路面愈来愈宽,有侵占家族主义的路面之势,以至将来必有那么一天,逼得家族主义非大大让步不可。家庭是永远不能废的,但家族主义不能存在。家族主义不存在,则孝的观念也要大大改变,因此儒家思想的价值也要大大减低了。家族主义本身的好坏,我们不谈,它妨碍民族主义的发展是事实,而我们现在除了民族主义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因为这是到大同主义必经之路),所以我们非请它退让不可。
有人或许以为讲民族主义,必须讲民族文化,讲民族文化必须以儒家为皈依。因而便不得不替家族主义辩护,这似乎是没有认清历史的发展。而且中国的好东西至少不仅仅是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的好处也不在其维护家族主义的孝的精神。前人提过“移孝作忠”的话,其实真是孝,就无法移作忠;既已移作忠,就不能再是孝了。倒是“忠孝不能两全”真正一语破的了。
(原载于1944年3月1日昆明《中央日报》
第2版“周中专论”栏)

]

本书特色

[

  名家散文典藏版系列,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倾力打造,精选精编30余位当代现代散文大家的经典散文集,旨在带给读者美文的感受,在字里行间体味岁月的悠长。本书系精选了包括徐志摩、林徽因、萧红、沈从文、郁达夫、鲁迅、朱自清、铁凝、张抗抗、从维熙、邓友梅、柳萌、王巨才等大家的散文代表作品。  《名家散文典藏版-闻一多散文集:复古的空气》收录了:旅客式的学生、家族主义与民族主义、伟大的事实不朽的意义、关于儒·道·土匪、愈战愈强等多篇具有代表性的散文。

更多相关商品请点击:
名家散文典藏版套装(徐志摩+萧红+林徽因+沈从文共4册)
《朱自清散文集:背影》
《张抗抗散文集:北方》
《袁鹰散文集:生正逢辰》
《郁达夫散文集:一个人在途上》
《叶圣陶散文集:没有秋虫的地方》
《徐志摩散文集:翡冷翠山居闲话》
《萧红散文集:春意挂上了树梢》
《闻一多散文集:复古的空气》
《王巨才散文集:退优室漫笔》
《铁凝散文集:会走路的梦》
《沈从文散文集:湘行散记》
《茅盾散文集:白杨礼赞》
《鲁迅散文集:秋夜》
《柳萌散文集:寒风吹哑琴音》
《林徽因散文集: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老舍散文集:抬头见喜》
《郭沫若散文集:竹阴读画》
《邓友梅散文集:饮茶闲话》
《从维熙散文集:朝花夕拾》
《冰心散文集:一日的春光》

]

内容简介

[

  船的桅杆,远近一盏盏明灭的红绿灯飘在浮标上,那是海上的星辰。

]

作者简介

[

  闻一多(1899—1946年),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家传渊源,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3年9月7日,闻一多诗集《红烛》出版。1938年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开始广泛研究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以文学为中心,旁涉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体系。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研究的学术贡献尤大,著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古典新义》等专著。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

]

目录

旅客式的学生
家族主义与民族主义
伟大的事实不朽的意义
关于儒·道·土匪
愈战愈强
青 岛
复古的空气
可怕的冷静
画 展
什么是儒家
五四运动的历史法则
谨防汉奸合法化
兽·人·鬼
*后一次的讲演
泰果尔批评
谈商籁体

封面

复古的空气-闻一多散文集

书名:复古的空气-闻一多散文集

作者:闻一多

页数:341

定价:¥29.8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040445176

PDF电子书大小:46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