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节选

[

  《美学(第三版)》:  关于主客观统一论美学.学界的一般看法是,认为它虽然看到了主观意识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并体现出明显的辩证精神,但它*终还是把美归结为主观意识的产物,而且这种“主观”是脱离人的社会性的抽象“主观”,在整体思路中还有“泛艺术论”的偏向,即使后来朱光潜力图以实践来达到主客观的统一,其实践概念也比较含混,容易使人理解为主观活动。  4.实践美学  这派美学以李泽厚为代表。李泽厚在20世纪50年代主张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认为美一方面是客观的,另一方面又离不开人类社会,美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属性。他所谓客观性,不是指物的自然性或典型性,而是指物的社会性。所谓社会性,又不是主观的社会意识或者社会情趣,而是指客观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的属性。可见以客观社会性来概括美的本质,既与蔡仪划清了界限,又与朱光潜明确区分。这种客观社会性是如何形成和统一的?李泽厚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找到依据,提出从自然的人化着眼来解答这一难题。他认为,人类社会实践的过程乃是自然的人化过程。自然人化的基本内涵就是指经由社会实践的改造,自然从与人无关、与人为敌的自在状态变成与人相关的、有益的、为人的对象。就是在这一“人化”的过程中,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客观关系,具有了社会意义。可见,自然物的社会性是人类社会生活所客观地赋予的。美就是这样一种在人类实践即人化的自然过程中所获得的客观的社会属性。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李泽厚的实践美学更以一种成熟的、完整的理论形态凸显出来。这个理论形态的要义有四:**,实践是以制造和使用工具为根本标志的物质生产实践,亦即人类能动地探索、征服、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性实践。主体性实践哲学的对象是主体的人,包括人类整体和个体,核心命题是人的实践和实践的人。实践论表达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性,也就是历史唯物论所表达的以生产力为标志的人对客观世界的征服和改造,二者内在同一。第二,实践是美学研究的根本基础。美与美感产生形成的根源、美与美感的本质,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洞明。第三,实践就是自然的人化。自然的人化包括外在自然的人化与内在自然的人化,或者叫做客体自然的人化与主体自然的人化。这两种自然的人化乃是同步行进的双重历史实践过程。在外在的客体自然的人化中,自然由于实现了人的目的。体现人的本质,从而成为人的自然,成为一种“社会存在”。这时,自然的感性形式积淀着社会理性内容.成为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自由形式,这就是“美”。内在的主体自然的人化,则主要包括五官感觉的人化与情感的人化,这实际上就是指经过劳动实践的提升.动物性的单纯满足生理欲望的器官成为人的器官,动物性的情绪成为人的情感心理结构。内在的主体自然的人化形成了“美感”。第四,美与美感都是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诞生出来的,是社会历史的成果。但是,李泽厚反复强调,从实践到审美,必须经过许多中介,而不能直接用实践对审美加以解释。  学界一般认为,实践美学是中国当代美学史上*重要、*有影响的学派,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升至中国美学主导地位的学派,它是具有中国当代特色和原创精神的美学理论。这一美学理论致力于突破机械的反映论原则和非社会性的主客统一观念,而到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到人向人生成、自然向人诞生的历史进程中审察美与美感的发生、建构和流变,从而在人类学本体论层面对美与美感作了相当深刻的阐释和概括。但实践美学也有不足。首先是把实践概念仅仅限于物质生产劳动,而把人类其他的实践形态排除在外。其次是偏重于美与美感在人类总体实践中的历史生成,而较为忽略它们在感性个体生存实践中的当下生成。第三,有把美的本质与起源混为一谈的倾向。第四,整体框架还没有超越认识论美学.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还存在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思考方式的痕迹。值得注意的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李泽厚对自己的人类学美学作了改造,把原来以“工具本体”为根基的一元本体论发展为“工具本体”与“情本体”(或日“心理本体”)并重的“两个本体”论,极大地提升了“情本体”的地位。这个理论对于反思当代西方普遍存在的精神危机有一定的意义,但在理论上亦有明显的疏漏。  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当代美学出现了新变。主要是一些中青年学者向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提出挑战,并打出了“走向后实践美学”的旗号。对此,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间展开了争论。虽然论争双方并没有达成共识,但对当代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却有重要作用。目前,后实践美学已经拿出一些成果,而实践美学方面也不是铁板一块,其中部分学者认为除了李泽厚的主流派外,实践美学还有其他非主流派代表如蒋孔阳、刘纲纪等人的美学思想。实践美学虽然存在种种问题,但并没有丧失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还有改造、发展的余地,特别是非主流派代表如蒋孔阳、刘纲纪等人的美学思想并没有过时,还大有创新、发展的空间。当然,无论实践美学还是后实践美学,至今都尚未有根本性的突破,还处在徘徊的局面,但是在新世纪,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中国美学必然会取得可喜的创获,必然会出现百家争鸣、多元发展的繁荣局面,*终形成有中国当代特色的多样化的美学理论。  ……

]

内容简介

[

  《美学(第三版)》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1年初版,2006年第二版,受到高校学生的欢迎。为进一步提高质量,*近在原有基础上作了适度修订。这次修订的重点是导论、审美形态论和审美教育论,其他部分也作了适当的修订,使全书在理论上更严整、准确,同时更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美学(第三版)》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为基础,适当吸收当代西方存在论(现象学)思想的合理因素,尝试建构有时代特色的实践存在论美学理论,以发展我国的实践美学理论,使之好地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有机地结合,成为21世纪具有生命力的一种美学理论。全书分为六编:导论、审美活动论、审美形态论、审美经验论、艺术审美论、审美教育论。全书贯穿“实践是我们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审美活动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美不是现成的,而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审美是高级形态的人生境界”的主旨。  《美学(第三版)》可作为高等院校中文、美学、艺术等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也可供美学工作者以及社会读者阅读。

]

目录

**编 导论:美学学科与美学基本问题**章 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节 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代表性看法第二节 美学研究的对象:审美关系或审美活动第三节 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活动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第二章 美学的诞生与历史发展**节 美学学科的历史生成第二节 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线索第三节 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发展线索第四节 中国现当代美学发展简况第三章 美学的哲学基础和基本问题**节 美学的哲学基础和研究方法第二节 审美与人生第三节 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第二编 审美活动论**章 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节 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第二节 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第三节 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第四节 审美活动是人*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第二章 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对象**节 审美主体与对象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第二节 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第三节 审美对象的生成与显现第三章 审美活动的发生**节 审美发生理论概述第二节 审美发生的条件与标志第三节 原始审美活动的基本类型第三编 审美形态论**章 审美形态概说**节 审美形态的基本内涵第二节 审美形态的历史形成与发展第二章 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节 优美与崇高第二节 悲剧与喜剧第三节 丑与荒诞第三章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节 中和第二节 神妙第三节 气韵第四节 意境第四编 审美经验论**章 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节 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第二节 审美经验的人生实践性质第三节 审美经验的基本特征第二章 审美经验的结构**节 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第二节 审美经验的结构功能第三章 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节 审美经验的呈现阶段第二节 审美经验的构成阶段第三节 审美经验的评价阶段第五编 艺术审美论**章 艺术的存在**节 艺术的本质与艺术品定位第二节 艺术的存在及存在方式第二章 艺术的创造**节 艺术家及其基本素质第二节 艺术创造的过程第三章 艺术作品**节 艺术作品的层次结构第二节 艺术作品的形态第四章 艺术的接受**节 艺术鉴赏第二节 艺术批评第六编 审美教育论**章 美育观的历史考察**节 西方美育观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 中国美育观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章 审美教育的内涵、目的及其特点**节 审美教育的内涵第二节 审美教育的目的第三节 审美教育的特点第三章 审美教育的功能及其实施**节 审美教育的功能第二节 审美教育的实施2000年版后记2006年版后记第三版后记

封面

美学

书名:美学

作者:^^^

页数:426

定价:¥51.8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040450446

PDF电子书大小:12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