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识老子与(老子)——其人其书其术其演变

节选

[

  《重识老子与:其人其书其术其演变》:三、思想理论发展的八条证据凡一种思想理论的形成,一气呵成的极少,大多有一个发展、深化、渐进的过程。楚简《老子》一些思想虽然深刻,但还不够全面,或者只是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教训的积累,认识深入了、提高了,片面性被克服,缺陷被补充,显得更客观、更全面、更系统、更成熟。比较简、帛两本,就可以发现这种进程,也能证明《老子》非成于一时,作于一人。此类证据少说亦有八:1.“德论”、“道论”的发展与深化也是时代标记简本《老子》的“德”字凡八见,而且一个章就集中了五个“德”字。而帛书《老子》“德”字凡四十四见,与“德”相通的“得”字凡八见。可见帛书大大发展了对“德”的论述。比如简本只提到“二弗”:“为而弗志,成而弗居”,即有所施惠不敢期望报答,事成功遂不敢居功。而帛本在“二弗”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三弗”:“为而弗恃,长而弗宰,生而弗有。”企图用这种“玄德”即天德来教化人间的人为有私之德。这在认识上是一大提高,它们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吧?又如,简本只有13个章有“道”字,而帛书却有36个章谈到“道”。这36个章又无不是由这13个章引发而来的。由宇宙本体论之道,到万物生成之道;由简单的道体描述,到多种角度对道体的描述;由一般的论述道,到认识论的“道可道,非恒道。”……这些都说明了简本、帛书在认识上的渐进性、过程性、时代性。2.对防止“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的重大补充简、帛两本都有“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的章(即今本第五十七章)。此章虽然也肯定“以奇用兵”,但其主题是谈如何以正治国的。孔子说:“政者,正也。”老子之“正”则是君主的“无事”、“无为”、“好静”、“无欲”。顺乎自然又合乎民心的为、动、事、欲,老子并不反对。但对于封建专制国君来说,其事、为、欲、动,大多出于名欲过盛,权欲、情欲过盛,它必然以权谋私、谋名,必然用权失当,招致灾难。所以专制君主的无事、无为、好静、无欲,确能给人民带来自正、自富、自化、自朴的结果。应该说老子这个主张极深刻、极正确。但是,历史证明它会变,并且变几乎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帛本紧接着此章提出了简本所无的今本第五十八章:“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难道就不可能有永远不变的“正”吗?更重要的是帛本又提出了“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这个大问题,这就是“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道会变成权诈,善良也会变成邪恶。对于如何防止“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帛本提出**,以正治国经常忧忧虑虑,绝不一味标榜;第二,方而不割,谦而不刺,直而不绁,光而不朓(不超前、超常)。可见,如此深刻的思想,分两次完成才是可信的,它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3.本体论认识的深化简本《老子》除了“有状混成”章,没有别的本体论章,帛本增了不少,而且“有状混成”章,简帛两本也不同,**,此章“四大”的排列简本不同于帛、今本,不是“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而是“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看来这不是偶然的笔误,而是简本当时只把“道”视为天地之内的道,或者只指君道、政道、人道、自然之道的“道”,而帛、今本将“道”置于天地之前,已是向本体论靠拢了。第二,此章*后还是引到政治上尊王:“国中有四大,王居其一焉。”不是今本之“域中”与“人大”,“王”居然与“道”、“天”、“地”并列。看来老聃与早期道家的宇宙本体论,即是与简本《老子》“丙”合编一册的《太一生水》。它讲的是由太一生水,然后成天、成地、成神明、成阴阳、成四时、成寒热、成湿燥、成岁,“太一藏于水,行于始、周而复始”。可见此种理论较为原始、古雅、朴实。到了帛书《老子》,发展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就显得高远玄妙,抽象精致些了。两相比较,既可看出简本、帛本、今本《老子》认识的渐进过程,又可看出简、帛、今三本时代的前后。……

]

内容简介

[

    《重识老子与:其人其书其术其演变》具体包括了:老子术产生的历史背景、时时提醒自己的无德与不善、“可以有国”是靠重农富民还是靠吝啬精神、《老子》对《孙子兵法》的借鉴等内容。 该书是作者前作《帛书老子与老子术》(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修订再版。书中据老子世系与楚简《老子》重写老子其人,并重释帛书《老子》,重写老子之术。共有五篇。**篇,老子其人;第二篇,帛书《老子》考释;第三篇,老子术;第四篇老子术之源流;第五篇,老子与《老子》之演变。 作者尹振环现为贵州省委党校教授。主要从事《马王堆帛书老子》的研究工作。   

]

作者简介

[

  尹振环,男,河北沧州人,1934年生,贵州省委党校教授。主要从事《马王堆帛书老子》的研究工作,发表研究《老子》的论文150余篇。1998年、2000年、2006年先后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帛书老子辨析》、《帛书老子与老子术》、《今本五十七个章中的模糊点》。200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了《楚简老子辨析》(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立项)。2003年《帛书老子再疏义》、《重识老子与》再次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立项,前者200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

目录

自序——与新史料俱进,重识老子与《老子》
**篇 老子其人
**章 《史记》中的老聃与太史儋
一、老莱子绝非老子
二、出土楚简进一步确证“仲尼学乎老聃”之老子
三、周太史儋即战国时“老子”研究的突破
四、司马迁直笔明文肯定老聃,暗里曲笔肯定太史儋
第二章 《老子》非成于一时,作于一人的自证
一、简本非节选本之十条证据
二、简本、帛书《老子》成书于不同时代的八点印记
三、思想理论发展的八条证据
四、《老子》非精语汇编
附:司马谈、迁与老子年代(何炳棣)

第二篇 帛书考释
第三章 帛书《老子》的篇名与篇次
一、名不副实的篇名
二、从《老子》*古本看其篇次原型
三、《道藏》颠倒《老子》篇次的铁证
四、王弼注本的篇次也是“德”上“道”下
五、唐玄宗固定了《老子》“道”上“德”下的篇次
六、主证:从行文、文义看《老子》的篇次
第四章 依据今帛简三本《老子》的分章完善帛书《老子》的分章
引论
一、帛本证明今本《老子》大部分分章正确
二、简本证明今本《老子》大部分分章正确
三、帛本证明今本一些章由两章合并而成
四、简本证明今本一些章为两章合并而成
五、帛本、简本证明今本许多章由多个章组成
六、简本证明帛本扩充的文句多为独立之章
七、简本证明部分章为另一种形式的多章合成
八、简、帛本与先秦文献证明许多章只是一两句话
九、简本还有意想不到的分章点
十、简本还证明今本有两个章应合为一章
十一、应该承认异形之分章符号
十二、不要将断句符号误认为分章点
结语
第五章 关于帛书《老子》的章次’
一、今本《老子》八十、八十一章
二、今本《老子》四十一、四十、四十二章
三、今本《老子》二十四、二十二、二十三章
第六章 关于帛、简《老子》假借字的释读
一、从一个古文字专家也犯难的例子谈起
二、为什么假借字多?为什么假借字极易出错?
三、假借字有哪几种类型?
四、释读假借字的“三法”、“六戒”
第七章 从简、帛本看今本《老子》五十七个章中的模糊点
一、对侯王谦下说教的章不该再含糊
二、故意强称贤良不会有好结果
三、改“王大”为“人大”,硬伤不轻!
四、改“今”为“古”,损伤“道可道,非恒道”之义
五、被严重模糊的“吹者不立”
六、“唯道是从”哪能离得开人情人性
七、重新诠释“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
八、*好是降低智者的声望
九、被误释误解的今本《老子》五十章
十、一律改“弗”为“不”,必伤文义
第八章 用简本校订后的帛书《老子》,必真于、胜于今本
一、帛书《老子》掩饰的文字甲、乙本可以互补
二、帛书《老子》许多文句胜今本《老子》
三、帛书《老子》利于判误决疑
四、简本可纠正帛本之讹误,简帛佚籍可化解帛今本之疑团
五、可有条件地汲取今本《老子》之长

第三篇 老子术
第九章 老子术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为君人者设计的政治道德
二、取代“隆礼义,崇道德”的一种新的政治哲学
三、老子术不能等同于商韩之术
第十章 敦厚朴实.利天下而不敢自利
一、何谓“上德不德”
二、何谓“无为而无以为”
三、何谓“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四、再从其它先秦文献看此章
第十一章 德要纯,要一以贯之
一、多义之“一”与“得”
二、《尚书》的“一”
三、《诗经》与简帛佚籍的“一”
四、《管子》的“一”
第十二章 时时提醒自己的无德与不善
一、自知之明的称谓
二、自谦的背面是自责
三、古训早被遗忘
第十三章 安于无名,勿求名取辱
一、强称贤良不会有好结果
二、要质朴,勿求名取辱
三、好名的弊端
四、无名之功效与目的
……
第四篇 老子术之源流
第五篇 老子与《老子》之演变
附录:四部*古本《老子》对照篇(楚简《老子》、帛书《老子》甲、乙本与傅奕本《老子》之对照表)
主要参考书目
旧版后记
新版后记

封面

重识老子与(老子)——其人其书其术其演变

书名:重识老子与(老子)——其人其书其术其演变

作者:尹振环

页数:385

定价:¥76.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6-12-02

ISBN:9787100057257

PDF电子书大小:153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