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城述梦人-香港作家 访谈录

本书特色

[

《浮城述梦人:香港作家访谈录》非要做解人,只想做一个催眠师,让善梦者讲出他们梦的源头,让爱梦者可以得知,甚至从中学习一些梦的技法,那就很好。如果还有小小隐秘野心,就是让大家来一起反思这些作家长大的六、七十年代,反思他们制造或继承的宝藏如何。《浮城述梦人:香港作家访谈录》受访者包括:蔡炎培、小思、西西、古苍梧、也斯、北岛、黄灿然、饮江、颜纯钩、陶然、淮远等十多个香港作家。并附有这些作家的作品选和廖伟棠的点评。

]

前言

[

笔尖上的香港

廖伟棠

南方有嘉木,强者多不识,因其不识,所以不害,嘉木秀于林,幸亦不被摧。这是香港文学的福之所倚。

原来想把这本香港作家访谈录命名为《笔尖上的香港》,那样与其说是对《舌尖上的中国》的联想,还不如说是反思。饮食男女,兹事体大,无可厚非,然而在本城本国,这却渐渐成为了人民唯一关心的享受,是亦可怜。笔尖上创造的,唯黑白文字而已,本无五色五音之炫,如若读者有心,却能听弦外之音,睹情外之色,个中极乐不足为外人道,若强道之,*好是由作者自圆其说,于是就有了作家访谈这回事。

至于香港文学,对于某些大陆和台湾读者,以及推崇“正统”的本港读者,从文化沙漠之贬到正朔脉传之褒,都是想象多于体察。其实香港和香港文学就在这里,无所谓制造、无所谓正名、无所谓独立,自然生长,乃是文学的*佳状态,许多意外、许多神奇,亦由此而来。而笔尖所承,四两拨千斤,未必只是一点。这样一个繁花盛开的香港,亦并不离群索居,笔尖蘸的不是贵族的泪水,而是平民的汗水,尝之咸涩如盐,盐加于这平淡的人间烟火,味蕾就被重重打开了。

写作如鱼饮水,冷暖或自知。本书非要作解人,只想做一个催眠师,让善梦者讲出他们梦的源头,让爱梦者可以得知,甚至从中学习一些梦的技法,那就很好。如果还有小小隐秘野心,就是让大家来一起反思这些作家长大的六七十年代,反思他们制造或继承的宝藏如何,此亦我之执念也,所以*终定名《浮城述梦人》。

这系列访谈录,除了北岛一篇和附录黄灿然谈翻译一篇外,余皆催生自《明报周刊》主编三三女士,采写、连载于二○一一至二○一二年的文化版,在此深深感谢她和杂志的卓见,给予香港作家如此尊重和重视。更感谢受访作家大力支持,接受访谈、提供作品。本书内作家肖像照片多为本人所摄,另获陶然先生和钟玲女士提供珍贵照片,在此再谢。

]

内容简介

[

《浮城述梦人:香港作家访谈录》是廖伟棠**本香港作家访谈。文学杂志的作家访谈,往往采用条理清晰的对答式,近年结集的香港文学访谈也莫不如此。《浮城述梦人:香港作家访谈录》原载《明报周刊》,则采用了散文笔法,篇篇都是上乘的人物描写。

]

作者简介

[

廖伟棠,1975年出生于广东,后移居香港,并曾在北京生活5年。曾编杂志《视觉21》,现为《CAN影像志》主编,同时为自由作家、摄影师。曾获香港青年文学奖,香港中文文学奖,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马来西亚花踪世界华文小说奖及创世纪诗奖。曾出版诗集《永夜》﹑《随着鱼们下沉》﹑《花园的角落,或角落的花园》、《手风琴里的浪游》、《波希米亚行路谣》、《苦天使》、《少年游》、《黑雨将至》、《和幽灵一起的香港漫游》,摄影及杂文集《波希米亚中国》(合著)、《我们从此撤离,只留下光》,摄影集《孤独的中国》、《巴黎无题剧照》、《我属猫》,小说集《十八条小巷的战争游戏》等。

]

目录

前言:笔尖上的香港
三生杜牧说前事
文学通灵者的半生缘
发明另一个地球
诞生于火,游艺于水
在黑夜里吹口哨
留白处墨香四溢
山即是心
北往南来漂离笔
背负烙印的静默
仍在唱一首低沉的民歌
忘川嬉水
七十年代就写微博的人
赶马入红尘
支流如蔓,攀缘成河
素来自在一叶舟
文字里细理玉髓
诗歌锻炼灵魂
附录

封面

浮城述梦人-香港作家 访谈录

书名:浮城述梦人-香港作家 访谈录

作者:廖伟棠

页数:198

定价:¥32.0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11-01

ISBN:9787108047472

PDF电子书大小:79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