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净化原理与实用技术

本书特色

[

本书分为“基础篇”“仪器篇”和“应用篇”共3篇。第1篇从常规污染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入手,针对其对室内环境的影响、相关空气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形成机制、空气污染负荷、净化原理和相应操作等基础性问题进行了阐述;第2篇主要围绕各类空气净化设备展开,就其净化机制、代表性设备、性能试验方法、遴选方式、维护管理以及经济性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第3篇分别就商用和居住这两类建筑物中室内空气净化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展开了详细的讨论。

]

内容简介

[

本书提供了全面的室内空气净化理论与实际的解决方案,用工具书的形式提供全面的介绍

]

作者简介

[

本书编辑委员会委员长 池田耕一作 者 名 单作 者 名 单(五十音顺序)编辑委员会编辑顾问吉泽晋(爱知淑德大学) 入江建久(信州大学)编辑委员长池田 耕一(日本国立公众卫生院)编辑委员岗田孝夫(高砂热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小竿真一郎(日本工业大学)高鸟浩介(日本国立医药品食品卫生研究所)藤井雅则(三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掘雅宏(横滨国立大学)山崎省二(日本国立公众卫生院)刘 瑜(新日本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编辑干事大竹信义(社团法人日本空气净化协会)执笔委员秋田一男(日本国立相模原医院)池田耕一(日本国立公众卫生院)石津嘉昭(财团法人 烟草科学研究财团)入江建久(信州大学)内山岩雄(日本国立公众卫生院)江见准(金泽大学)大谷吉生(金泽大学)大冢一彦(新田股份有限公司)镰田元康(东京大学)川村秀夫(株式会社忍足研究所)橘高义典(东京都立大学)木村洋(株式会社 长谷公司)仓田雅史(株式会社 山下设计)坂本和彦(崎玉大学)阪口雅弘(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盐津弥佳(日本国立公众卫生院)涉谷和俊(东邦大学)杉田直记(绿色安全股份有限公司)高鸟浩介(日本国立医药品食品卫生研究所)高桥和宏(日本无机有限公司)武田隼人(进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岛正人(山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西本胜太郎(长崎市立市民医院)野崎淳夫(东北文化学园大学)藤井修二(东京工业大学)藤井雅则(三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细浏和成(东京都立产业技术研究所)掘雅宏(横滨国立大学)本间克典(社团法人 日本作业环境测定协会)松村年郎(日本国立医药品食品卫生研究所)松村芳美(社团法人 产业安全技术协会)山下宪一(山下实验用粉体研究所)山本宗宏(尼酷有限公司)山崎省二(日本国立公众卫生院)山田由纪子(明治大学)吉泽晋(爱知淑德大学)吉田典生(尼酷有限公司)吉田真一(九州大学)刘瑜(新日本空调有限公司)吕俊民(有限公司竹中工务店)

]

目录

译者序原书序原书前言作者名单第1篇基础篇第1章污染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1.1污染物31.1.1简介31.1.2基本事项31.1.3污染物的分类和特征51.2悬浮颗粒物的物理性质91.2.1粒子运动的基础91.2.2重力场中的运动101.2.3惯性运动111.2.4离心力场内的粒子运动121.2.5电场中带点粒子的运动131.2.6热泳现象131.2.7布朗运动141.2.8粒子向壁面的扩散和沉积151.2.9气溶胶的碰并151.3悬浮颗粒物的化学性质161.3.1简介161.3.2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形态和化学性质181.3.3大气悬浮颗粒物的组成191.3.4大气悬浮颗粒物的排放源201.4悬浮颗粒物的产生211.4.1室内的产生211.4.2大气中颗粒物污染221.4.3实验用颗粒物的发生241.5气态污染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371.5.1物理性质371.5.2物理性质与状态381.5.3环境中的反应381.6气态污染物的来源421.6.1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421.6.2气态大气污染物的来源431.6.3标准气体的制备441.6.4排放量的控制45参考文献45第2章污染导致的损害及其发生机制472.1对人体的损伤472.1.1人体的结构和机能472.1.2对皮肤的损伤492.1.3过敏522.1.4微生物的生态及其病原性552.1.5感染源和感染途径562.1.6人体的免疫机制572.1.7传染的确定和传染病582.2颗粒物引发的污染和损伤592.2.1进入人体的颗粒物592.2.2颗粒物对健康的危害622.3气态污染物造成的污染及健康损伤632.3.1进入人体的气态污染物632.3.2气态污染物导致的健康损伤642.4微生物对建筑物的污染672.4.1污染形成的机制672.4.2污染微生物692.4.3导致微生物污染产生的主要因素762.4.4污染对建筑物的损害792.5对建筑物的损害802.5.1使建筑物老化变脏802.5.2建筑材料老化变脏的发生机制812.5.3材料表面污垢的形成机制822.5.4对材料污染性的评估842.5.5污染的实例85参考文献88第3章环境标准903.1环境标准的定义和分类903.1.1根据不同环境对象的分类903.1.2根据使用方法的分类903.1.3根据对人体影响的分类913.1.4根据标准值的获取方式进行分类913.1.5根据限定方式进行分类913.1.6根据不同污染源控制标准的分类923.1.7根据污染控制的紧要性进行分类923.1.8根据污染物的形态进行分类923.2各种空气污染物的环境标准933.2.1二氧化碳的环境标准933.2.2一氧化碳的环境标准933.2.3氮氧化物的环境标准943.2.4硫氧化物的环境标准953.2.5甲醛的环境标准953.2.6臭氧的环境标准963.2.7臭气的环境标准973.2.8水蒸气(湿度)的环境标准973.2.9悬浮颗粒物(SPM)的环境标准973.2.10石棉的环境标准983.2.11过敏原的环境标准983.2.12微生物的环境标准993.2.13氡子体的环境标准993.2.14香烟烟雾的环境标准993.2.15燃烧设备排放的环境标准1003.2.16挥发性有机物(VOC)的环境标准1003.3环境标准值的运用100参考文献101第4章污染物的检测方法1024.1检测方法概要1024.1.1《楼宇卫生管理法》1024.1.2空气调和卫生工学会规定的换气标准HASS 1021034.1.3检测仪器的校准1044.2气态污染物浓度的检测方法1044.2.1检测管法1044.2.2一氧化碳(CO)1074.2.3二氧化碳(CO2)1084.2.4二氧化硫和硫氧化物1094.2.5氮氧化物1104.2.6氧化剂和臭氧1114.2.7烃类化合物1144.2.8甲醛(HCHO)1154.2.9挥发性有机物(VOC)1184.2.10氡1244.3颗粒物的检测方法1284.3.1悬浮颗粒物1284.3.2微生物粒子1434.3.3空气中过敏原的检测方法154参考文献155第5章室内空气污染物质浓度的形成机制1595.1稳定浓度的计算1595.1.1仅通过自然换气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时的情况1605.1.2使用送风机内置式空气净化装置时的情况1615.1.3设置了具有室外空气循环功能净化设备时的情况1615.1.4有多个房间时的情况1625.2非稳定浓度的计算1635.2.1室外环境空气污染浓度Co、室内污染物排放量M、换气量Q一定时的情况1635.2.2室外环境空气污染浓度Co和室内污染物产生排放量M分别与时间具有函数关系时的情况1635.2.3换气量出现变化时的情况1645.2.4污染物具有吸附性时的问题1655.3必要净化能力1665.3.1必要换气量1665.3.2使用送风机内置式空气净化器时的情况1685.3.3设置了具有室外空气循环功能的净化设备时的情况1685.3.4污染物具有吸附性时的情况1685.4室内污染物排放量1695.4.1从人体排放的污染物1695.4.2由建筑材料及设备等引起的污染1755.4.3香烟烟雾187参考文献191第6章大气污染与污染负荷1946.1大气污染的实际情况1946.1.1硫氧化物1966.1.2氮氧化物1966.1.3一氧化碳��1966.1.4二氧化碳1966.1.5光化学氧化剂1966.1.6颗粒物1976.1.7花粉1976.1.8甲醛挥发性有机物1986.1.9放射性物质1996.2建筑物附近的污染1996.2.1建筑物周围的气流2006.2.2建筑物附近的污染物扩散2026.3污染负荷设计的地域特征2056.3.1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的概要2056.3.2大气污染物浓度的设计资料210参考文献215第7章净化原理及其操作方法2177.1灭菌法2177.1.1灭菌的定义2177.1.2灭菌的分类2187.1.3加热灭菌法2187.1.4辐照灭菌法2187.1.5气体灭菌法2187.1.6过滤灭菌法2197.1.7其他灭菌方法2197.1.8灭菌验证2197.1.9灭菌的判定2197.1.10灭菌指示物2197.2消毒法2207.2.1消毒的定义2207.2.2化学消毒法2207.2.3煮沸法等加热消毒法2217.2.4紫外线消毒法2227.3净化的操作2227.3.1使用气体进行净化2227.3.2使用液体进行净化2237.3.3净化操作的实例223参考文献228第2篇仪器篇第1章空气污染物的去除机制2311.1颗粒物的净化原理和实用设备2311.1.1集尘器的基本结构2311.1.2空气中的颗粒物在力场中的移动速度2321.1.3集尘器的集尘原理和集尘率2331.1.4集尘器的种类和基本性能2351.1.5空气过滤器的除尘理论2391.2气态物质的去除机制2501.2.1分类和基本事项2501.2.2吸收法2501.2.3吸附法2531.2.4燃烧法2571.2.5反应法257参考文献258第2章空气净化设备各论2592.1分类及基本事项2592.1.1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净化方法2602.1.2空气净化设备的分类2612.2粗滤器2632.2.1种类及结构2632.2.2性能2642.3单元式空气过滤器2662.3.1种类及结构2662.3.2性能2702.4自动卷绕式空气过滤器2712.4.1种类及结构2712.4.2性能2732.5静电式空气净化设备2732.5.1种类及结构2732.5.2性能2772.6高效空气过滤器2812.6.1种类及结构2812.6.2性能2902.7气体净化过滤器2942.7.1吸附剂的种类与过滤器的形状和特征2942.7.2气态污染物净化过滤器的性能2972.7.3过滤器的用途和设计示例2992.7.4环境检测3052.7.5其他的气态污染物净化过滤器3052.8废气排放净化设备3052.8.1用于RI相关设施的净化单元3062.8.2用于生物危害物相关设施的净化单元3072.8.3用于除臭的净化单元3072.9小型空气净化器3102.9.1种类及结构3102.9.2性能3122.9.3设备的选择方法3122.9.4注意事项316参考文献317室内空气净化原理与实用技术目录第3章空气净化设备的试验方法3183.1基本事项3183.2空气净化设备的试验方法3193.2.1HEPA/ULPA过滤器及高效过滤器的试验方法3193.2.2中效过滤器的试验方法(比色法)3263.2.3粗滤器的试验方法(计重法)3293.2.4电集尘器试验方法3303.2.5商用香烟烟雾净化器性能的试验方法3303.3小型空气净化器的试验方法3343.4去除对象为气态物质的空气净化器的试验方法3423.4.1简介3423.4.2评价项目3433.4.3试验对象气体和试验浓度3433.4.4净化能力试验3453.4.5试验示例347参考文献350第4章空气净化器的选择方法3514.1简介3514.2用于去除颗粒物的空气净化设备的选择方法3524.2.1选择方面的注意事项3524.2.2选择的顺序3554.2.3选择的示例3574.3用于去除气态污染物的空气净化设备的选择方法3574.3.1选择上的注意事项3574.3.2选择的顺序3584.3.3选择示例359参考文献363第5章空气净化设备的维护与管理3645.1目的3645.2适用范围3645.3管理计划3655.3.1管理组织方式3655.3.2业务3655.4管理标准3675.4.1一般注意事项3675.4.2单元式空气过滤器3675.4.3自动更新式空气过滤器3685.4.4静电式空气净化设备3695.4.5送风机内置式空气净化设备373参考文献373第6章空气净化的经济性3746.1空气净化的经济性3746.2初始成本3746.2.1空气净化设备的初始成本3746.2.2送风机和管道系统的初始成本3756.2.3电气设备的初始成本3756.2.4空间的初始成本/建筑费用3766.3运行成本3766.3.1滤料的维护费用3766.3.2空气净化设备的运行费用3816.3.3保养和修缮成本3826.3.4空间的利润3836.3.5其他费用3836.4经济性评价3846.4.1投资回收期法3846.4.2年度运行费用法3846.4.3生命周期成本(LCC)法3866.4.4经济评价指标的算例3876.4.5关于评价方法3936.5经济的空气净化3946.6未来有关经济性的研究395参考文献396ⅩⅦ第3篇应用篇第1章普通楼宇的空气净化3991.1住宅以外普通楼宇空气净化的特殊性3991.1.1大气污染的影响3991.1.2室内的空气洁净度3991.1.3室内污染的产生4001.1.4导入的室外空气量(必要换气量)4011.2规划方法及相应的设备4041.2.1楼宇空气净化的规划原则4041.2.2空气净化系统的分类4091.2.3各类楼宇中的空气净化规划411参考文献414第2章住宅的空气净化4152.1导则4152.1.1简介4152.1.2厚生省导则4152.1.3建设省导则4162.2住宅空气净化的特殊性4172.2.1大气污染的影响4172.2.2室内的空气洁净度4182.2.3室内污染的产生4182.2.4引入室内的外部空气量(必要换气量)4182.3空气净化的规划4192.3.1污染物和环境标准浓度4192.3.2住宅空气净化对策的制定原则4192.3.3污染物排放源的对策4212.3.4换气计划421参考文献425信息

封面

室内空气净化原理与实用技术

书名:室内空气净化原理与实用技术

作者:本书编委会

页数:425

定价:¥119.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111546436

PDF电子书大小:31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