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一座建筑和她的故事:第一部:共享设计:Series No.1:Sharing design

节选

[

《共享设计(第1部)》以朴素、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深圳市建科院自行设计、建造的绿色办公示范建筑——建科大楼建造的理念和实施的技术手段,以及建造过程中的人与事。在《共享设计(第1部)》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主张——共享设计,这种以“共享、集成、平衡”为核心,设计者与业主共同参与,在建设的过程中追求设计、技术与自然之间平衡的设计观,将对未来的设计行业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

相关资料

[

插图: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中国的建筑业得到迅猛发展,但在昌盛和繁荣的背后存在巨大的浪费和破坏。自2000年左右,绿色建筑理念进入中国以来,结合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国策,迅速得到社会广泛认同,不仅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势如雨后春笋,我国也于2006年4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成为国际上成体系建立绿色建筑标准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绿色建筑在国内也存在很多从观念到行为的误区,我们在发展绿色建筑的进程中必须对相关问题有清醒的认识。误区一:盲目“拿来”国外做法机械、盲目的“拿来主义”是很具危害的误区,由于建筑对自然气候条件、社会经济基础等依存度较高,国外的绿色建筑标准或案例做法并不完全适合国内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目前国际上在绿色建筑方面有系统实践的主要是欧美国家,基本属于寒冷或严寒地区,其技术体系并不完全适合国内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我们应该基于绿色建筑原理和建筑所在地的气候特点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才能避免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生活习惯与传统不同发达国家的社会生活和建筑消费是建立在高消耗、高舒适的基础之上的,虽然很多建筑采用了一系列绿色技术,但其资源消耗水平还是数倍于国内一般建筑。如果国内绿色建筑完全参照国外标准和运营模式设计,会造成绿色建筑反而能耗更高的尴尬。从中国国情出发,应该延续低能耗社会的生活习惯与传统进行建筑设计,反对照抄国外模式。建设水平不同2008年中国大陆的人均GDP在全球排名第104位,仅相当于美国的6.6%、德国的6.8%、英国的7%、日本的8.4%。中国的建筑造价实际上还未达到世界水平的40%,在高层住宅方面甚至只有发达国家的25%左右,这决定了只有低成本的绿色建筑才是中国绿色建筑有意义的发展方向。

后记

经过各方共力,《共享设计》付梓在即。大凡编者在为一本书的最后一个字画上句号的时候,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也必定有许多话想对未来的读者说,作为凡人,我们亦未能免俗。此刻,我们心中更多的是诚惶诚恐。为着肩上的责任,为着此书被赋予的美好初衷和重大意义,更为着此书精神之延续。绿色建筑,是人类大幅度改造自然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后反思自己行为的产物,是对现实的一种批判和理性修正——人们希望自己的房间温暖舒适、洁净明亮、空气清新,但是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不断挑战人类极限的楼房越建越高,建筑——人——环境的和谐却常常成为人们最“低”的愿望。建科大楼是深圳市建科院为自己建造的一幢绿色办公建筑,实现并延续着建科人对于“共享设计”理念的理解——最初的设想就不仅仅只为深圳市建科院自己所用,更要承担起向社会传播、推广绿色建筑、绿色生活的社会功能。基于此,我们“在即将离开租用了很多年的写字楼之际,萌发了将这些点滴记录成书的想法

]

内容简介

[

本书讲述了深圳市建科院自行设计、建造的绿色办公示范建筑——建科大楼建造的理念和实施的技术手段,以及建造过程中的人与事。

]

目录

序一序二前言背景 一座建筑的诞生前因支点 一座建筑的“共享”基石探析 一座建筑的绿色述说记录 一座建筑的综合效益历程 一座建筑的成长故事后记

封面

共享·一座建筑和她的故事:第一部:共享设计:Series No.1:Sharing design

书名:共享·一座建筑和她的故事:第一部:共享设计:Series No.1:Sharing design

作者:IBR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页数:145

定价:¥98.0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01

ISBN:9787112115167

PDF电子书大小:110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