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戏剧论丛:第十三卷:2

节选

[

  《南大戏剧论丛(第13卷 2)》:  赵之诚的三幕喜剧《八仙过海》(1951)是较早出现的批评不良社会风气的剧作。描写战乱中从大陆去台湾的一群人,由于环境改变做不成“仙”,他们原先的生活方式与新环境冲突带来很多笑料,揶揄中包含着批评的锋芒。作者的四幕喜剧《新红楼梦》(1957),立意与《八仙过海》相似,批评“红楼梦型”男女青年在现代社会中无法适应而出尽洋相,*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而走向时代。赵之诚戏剧影响较大的是1954年创作的四幕喜剧《花好月圆》,尖锐地嘲讽结婚铺张浪费、图虚荣讲排场的社会不正之风。此剧搬演一幢公司宿舍楼里几户人家的生活,其中,张玛莉和周振华、吴海英和唐圣聪、范杰民和阿兰三对年轻恋人准备结婚。张玛莉好虚荣,周振华又打肿脸充胖子,他们没有钱却要结婚风光排场,并且盘算这样可以收很多礼,一定能赚钱。他们不顾自己和同事的实际生活情形,也不顾倡导节约、一切从简的社会改造运动,首饰、家具、礼服、酒席大肆铺张,*后亏空太多债台高筑才深深悔悟,表示要改过重新做人。吴海英和唐圣聪原打算从简结婚,受到张玛莉和周振华影响,吴海英也开始爱慕虚荣,是这场教训使他们改变想法而准备公证结婚。范杰民和阿兰也从中吸取教训而参加集体结婚。作者巧于构思,随着剧情发展,张玛莉和周振华由结婚的喜庆走向烦恼、忧愁,*后聪明反被聪明误,弄得焦头烂额、痛哭流涕。作者运用喜剧笑声对这种爱慕虚荣、排场浪费的社会风气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剧中还有几对也是同事的中年夫妇的家庭和婚姻生活,如梅家惧内、董家怕丈夫、徐家相敬相爱等,也写得颇富喜剧情趣。  奢靡享乐的生活观念也是“问题”社会剧批评的对象。丁衣的独幕剧《尼龙丝袜》(1952)、张英的独幕剧《殊途同归》(1956)、丛静文的四幕剧<><>  1950年代的台湾,还有一种陈旧落后的社会风俗——“养女”制度——也被搬上舞台受到批评。丛静文的四幕剧《春风吹绿湖边草》(1954),就是写一酒家老板白兰花,为了赚钱买来一批养女,她们被环境所迫过着任人蹂躏的生活。剧作一方面描写台湾流行的“养女”风俗,和家主借此贩卖人口、逼良为娼的无恶不作,批判了“养女”制度的罪恶;另一方面,又怀着悲悯的人道同情,描写了香妹、玫瑰、珍珠、玉娟等女性遭受蹂躏后或被贩卖,或被摧残致疯,或与家人生离死别的非人生活。剧终,当局决定废除“养女”制度,开设工厂收容这些“养女”去做工,使她们真正成为一个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赵之诚的《新红楼梦》等剧,也有关于“养女”制度的描写。  第二,是对于少年犯罪、家庭教育等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当代台湾严重的少年犯罪现象,所谓“十三太保”、“十三太妹”等不良青少年困扰着台湾社会,这个问题同样在戏剧舞台上呈现出来。较早反映此类问题并获得强烈社会反响的,是刘垠1953年创作的四幕剧《鼎食之家》(又名《黛绿年华》)。台北某工厂厂长覃净斋出身于书香世家,家庭富有,前半辈子靠祖宗留下的产业过着优裕生活。是抗战之后的社会动荡使他懂得个人事业与国家兴衰的密切关联,懂得人生的艰难、疾苦是充实生命的过程,所以他严格教育子女要凭借自己的努力走上社会,所以他有感于自己专心事业而忽略家庭管教、使子女教育出现问题,而要把家业捐给社会办学以培养更多的人才,由此引起激烈的家庭矛盾。覃净斋有二子二女,长子覃烁、次女覃泓读书用功且能辨别是非、明理尚义;长女覃洁、次子覃焜却不读书不求上进,覃洁整天跳舞、看电影、交男朋友,覃焜则在家偷钱、在外打群架,是典型的“十三太保”、“十三太妹”。剧作赞扬覃烁、覃泓的积极上进,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批评覃焜、覃洁不读书不做事,依赖家庭而浑浑噩噩地混日子——覃净斋怒斥他们是“跟社会增麻烦,跟国家添败类”。覃焜、覃洁后来在误入歧途的瞎混中感到人生的严峻,逐渐走上人生的正道,生命展现出光明的前景;覃净斋的妻子开始溺爱子女、不理解丈夫,后来看到覃焜、覃洁的人生转变,看到丈夫对自己的爱,也转怒为喜,支持丈夫的事业。《鼎食之家》的“家庭教育主题,正针对着当前如火如荼的少年犯罪问题,而且也对着当前一般十三太保十三太妹的家庭而发的”,故多次公演都广受欢迎。  ……

]

内容简介

[

本书为戏剧研究丛书之一种。收入的文章对当前国内戏剧研究动态、前沿理论问题、古今中外重要戏剧现象,以及历代名家名作、流派思潮,从各自的角度予以观照,阐述剖析,多有独到之见。文章行文流畅,条理清晰,观点鲜明,体现了较高的学术水准。

]

目录

理论前沿走向雅部——戏曲艺术的一条“绝”路从王国维“考”与“史”谈起韩国的中国戏剧研究1950至1970年代台湾社会剧研究近代两次大规模“禁调”原因辨析古典戏曲研究《全金元词》与《全元散曲》重收调牌辨析——以【人月圆】、【黑漆弩】两调为中心对明清曲籍编刊活动的考察之一——以李开先《中麓小令》为个案明清两淮盐业经济对戏曲繁盛的影响论孔尚任《桃花扇》对史可法的历史描绘论清代地方戏中的“聊斋戏”赵耀民戏剧研究三十年戏剧创作自述从契诃夫读赵耀民戏剧性与喜剧性:《长恨歌》从小说到戏剧博士论坛论杂剧艺人对元剧叙事的敷演元代南戏中支鱼通押现象探究中外影视研究台湾新电影:一个老去的神话规律与套路——漫谈当下电视剧创作的误区现代村庄形象的符号化与“新农村”想象——新世纪中国乡土电视剧研究

封面

南大戏剧论丛:第十三卷:2

书名:南大戏剧论丛:第十三卷:2

作者: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

页数:178页

定价:¥38.0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305197246

PDF电子书大小:34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