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联盟的形成与运行机理研究

内容简介

[

  《知识联盟的形成与运行机理研究》全篇围绕着企业界*为关心的一个中心议题来展开研究:即企业为什么会选择联盟而不是别的合作方式?联盟形成之前究竟应考虑和解决哪些关键问题?联盟实施中又应注重哪些因素才能确保联盟的高度成功? 《知识联盟的形成与运行机理研究》基于上述中心议题,尝试回答了企业之间进行知识联盟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具体的关键问题:(1)知识联盟组建的根本动因。通过分析知识联盟的资源特性和成因组合,运用博弈论建立了知识联盟组建动因的利益博弈模型,从利益角度深层次揭示出预期的利益分配的合理性是知识联盟形成的内在动因;(2)知识联盟的成员选择。找出了盟员选择阶段影响联盟成败的关键因素,就初选阶段和谈判阶段分别构建了知识联盟成员评价模型,并分别提出了相适宜的评价方法;(3)知识联盟的利益及利益分配。提出了知识联盟的利益包含显性利益和隐性利益两部分,进一步探讨了显性利益和隐性利益的分配特性,对于显性利益重点提出了夏普利值法及纳什协商解法的两种利益分配方案,并就此两种解法的一致性以算例进行了验证,就夏普利值法进行了修正;指出了知识联盟的利益分配方案应在联盟形成之前给予考虑而不是在联盟组建之后。(4)知识联盟的绩效评价。从联盟总体和联盟个体角度,分别建立了知识联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评价方法;指出了绩效评价是联盟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的一项工作。(5)知识联盟中的共有知识分享与私有知识保护。从知识能否被联盟成员所分享的角度提出了对联盟知识的一种新分类:共有知识和私有知识,探讨了共有知识和私有知识的特性,提出了建立基于“知识悖论观”的联盟知识管理的理论框架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出了共有知识分享的条件,构建了私有知识保护的机制,并进一步建立了私有知识保护与泄漏的利益博弈模型,揭示了私有知识保护与泄露的关键影响变量。指出了对联盟知识的界定和明确是联盟形成之前和实施过程中都必须要面对的关键问题之一。此外,对我国通信业的TD-SCDMA联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和分析。  《知识联盟的形成与运行机理研究》可以直接服务于以下两个目的:一是作为理论界人士系统了解知识联盟理论框架和运行机理的参考手册,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二是作为企业界人士进行知识联盟实践活动的参考手册,以有效防止联盟风险的发生,促使联盟活动的高度成功。

]

作者简介

[

  石书玲(1965— ),管理学博士,教授。具有世界五百强外资企业管理工作经历、天津市红桥区政府部门挂职工作经历及企业管理咨询实践经历,现任教于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 曾主持或参与国家科委、国家社科基金、天津哲学社科基金、天津高校人文社科基金等多项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在《预测》、《科学学研究》、《经济管理》、《科技进步与对策》、《统计与决策》等CSSCI来源刊上以独立作者发表论文二十多篇。 主要研究专长为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知识联盟与科技管理。

]

目录

内容简介**章 绪论1.1 知识联盟实践动态与研究背景1.2 研究意义1.3 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 相关文献研究述评2.1 知识联盟内涵研究2.1.1 战略联盟内涵研究2.1.2 知识联盟内涵界定2.2 知识联盟形成的理论基础2.2.1 基于资源的理论2.2.2 知识市场路径依赖原理2.2.3 合作竞争理论2.3 知识联盟成员关系研究2.4 知识联盟的价值创造与分配研究2.5 知识联盟的稳定性研究2.6 现有研究的不足第三章 知识联盟的形成与组建动因3.1 资源互补与知识联盟的组建3.1.1 知识联盟中知识资源的特性3.1.2 知识联盟的资源组合3.1.3 知识联盟的成因组合3.2 知识联盟组建动因的利益博弈3.2.1 知识联盟组建的协同效应——联盟体的收益大于联盟个体单独参与竞争时的收益之和3.2.3 知识联盟组建动因的影响变量分析3.3 本章小结第四章 知识联盟的成员选择4.1 盟员选择阶段导致知识联盟成功的因素4.1.1 知识联盟成员选择与形成过程4.1.2 盟员选择阶段影响知识联盟成功的关键因素4.2 初选阶段知识联盟成员评价与选择模型4.2.1 初选阶段评价模型的构建4.2.2 评价指标选择分析4.2.3 基于二值变量的盟员初选方法4.3 谈判阶段知识联盟成员评价与选择模型4.3.1 谈判阶段评价模型的构建4.3.2 评价指标选择分析4.3.3 谈判阶段盟员选择的“灰色关联度一层次分析”组合评价法4.3.4 谈判阶段知识联盟成员选择应用算例4.4 本章小结第五章 知识联盟的利益分配5.1 知识联盟的显性利益和隐性利益5.2 显性利益分配的几个简单模型5.2.1 基于资源投入量的利益分配模型5.2.2 基于资源转换效率的利益分配模型5.2.3 基于资源投入量和转换效率的利益分配模型5.3 基于夏普利值法的显性利益分配模型5.3.1 夏普利值法的显性利益分配模型5.3.2 夏普利值法在知识联盟利益分配中的应用算例5.3.3 对shapley值法的讨论5.4 基于纳什协商解法的显性利益分配模型5.4.1 纳什协商问题的定义5.4.2 纳什协商问题的基本假设5.4.3 二人纳什利益分配协商模型5.4.4 多人纳什利益分配协商模型及近似解5.4.5 多人纳什利益分配近似解法的应用算例及一致性验证5.4.6 对纳什谈判模型的讨论5.5 本章小结第六章 知识联盟的绩效评价6.1 知识联盟绩效评价基础6.1.1 评价目的、评价主体与评价原则6.1.2 评价标准及确立原则6.1.3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设计6.2 基于盟员个体的知识联盟绩效评价6.2.1 基于盟员个体的知识联盟绩效评价模型6.2.2 绩效评价指标选择阐释6.3 基于联盟总体的知识联盟绩效评价6.3.1 基于联盟总体的知识联盟绩效评价模型6.3.2 绩效评价指标选择阐释6.4 知识联盟绩效评价的方法6.5 本章小结第七章 知识联盟中共有知识分享与私有知识保护7.1 知识联盟中的共有知识与私有知识7.1.1 联盟知识分类:共有知识与私有知识的界定7.1.2 共有知识分享与私有知识保护的平衡问题7.2 知识联盟中共有知识的分享7.2.1 知识联盟中影响共有知识分享的因素7.2.2 知识联盟中共有知识分享的条件7.3 知识联盟中私有知识的保护7.3.1 知识泄露与知识保护7.3.2 影响私有知识保护的因素:资源特性和关系特性7.3.3 私有知识保护机制的建立7.4 知识联盟中私有知识保护与泄露的博弈7.4.1 个人层面私有知识保护与泄露的博弈7.4.2 企业层面私有知识保护与泄露的博弈7.4.3 企业私有知识保护与泄露的基本利益条件7.5 本章小结第八章 我国移动通信业TD-SCDMA知识联盟研究8.1 我国TD-SCDMA联盟形成动因及战略意义8.1.1 TD-SCDMA联盟形成与组建动因8.1.2 从TD-SCDMA标准竞争力看联盟形成的战略意义8.2 我国TD-SCDMA联盟成员选择分析8.2.1 联盟成员结构现状8.2.2 联盟成员选择分析8.3 基于价值链的TD-SCDMA联盟竞争力分析8.3.1 我国TD-SCDMA产业价值链构成8.3.2 基于价值链的TD-SCDMA联盟竞争力分析8.4 我国TD-SCDMA联盟利益分配问题研究8.4.1 利益分配方案的选择8.4.2 基于风险分担系数对Shaplcy值法的修正8.4.3 TD-SCDMA联盟成员风险分担系数的确定8.4.4 基于风险分担系数对TD联盟利益分配的修正算例8.5 我国TD-SCDMA商业化前景分析与评价研究8.5.1 基于顾客角度的TD-SCDMA商业化前景评价8.5.2 基于研发联盟总体角度的TD-SCDMA商业化前景评价8.5.3 基于运营商角度的TD-SCDMA商业化前景评价8.6.1 影响中方企业共有知识分享的主要因素8.6.2 影响中方企业私有知识保护的主要因素8.7 我国3G乃至4G商业化进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8.8 本章小结总结 与未来研究展望参考文献后记

封面

知识联盟的形成与运行机理研究

书名:知识联盟的形成与运行机理研究

作者:石书玲

页数:220

定价:¥35.0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6-01

ISBN:9787310048090

PDF电子书大小:136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