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与德性:文学的传统及其现代踪影

节选

[

  《性别与德性:文学的传统及其现代踪影》:  文化资本有多种存在形式,既可以在一个人身上体现出来,也可以以地域的方式呈现出来,一种以风俗、伦理、日常交往为核心而形成的地域性文化也可以作为文化资本来看待,在小说中,阜阳的地域文化被有意识地上升为吉尔兹所说的“地方性知识”。地方性知识是一个史学概念,相对于普遍性的知识文化,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文化知识常常会被遮蔽,因此对于地方性知识的挖掘,既可以补普遍性知识或日历史之缺,也可以修复甚或颠覆某种既成的历史认识或历史观念。地方性知识的形成是布罗代尔所说的“长时段”作用的结果,是自然和人文两者的结合。地方性知识作为一种文化资本,有时候也能转化为社会资本,从而谋取经济利益。  张如意虽说在保城立下了脚跟,但发展艰难坎坷,伤工事件、兄弟撤出单干事件、楼门架事件以及兄弟杨稳当与刘丽芳出走东北淘金事件等搞得他筋疲力尽,*终撤离保城到宁城单干。在宁城,依靠“阜阳人家”酒店,张如意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不仅在宁城成了名人,还通过阜阳人家酒店的饮食文化吸引外资到阜阳投资。阜阳文化在“阜阳人家”酒店得到了接近于原汁原味的展现,这里有食文化、酒文化以及阜阳的历史地理、风俗人文、方言土语等专属于阜阳的地方性知识,这些知识散发着充满乡土气息的亲和力,不仅把当地的阜阳农民工吸引过来,而且还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宁城这座沿海城市的城里人。张如意的生意基本上是在“阜阳人家”酒店谈妥的,人们围绕在极具“地方感”的文化氛围里,城里的当地人和外地人共享着这个乡土气息浓重的感情空间,这使得生意商谈起来相当融洽,因为双方的戒备心理都被乡情所融化了。  “阜阳人家”不仅是张如意拓展业务的得意场所,还是他和刘丽芳感情连接的桥梁,也只有在这个酒店里,他们的感情借助乡土文化的记忆才得以明确下来。刘丽芳与张如意一样也是做事业的人,只是她是女人,走的路便与张如意有了不同。如果从性别角度看,男性和女性农民工所受到的歧视是不一样的,正如很多农民工小说所描写的,女性农民工在城市里不得不面临着性的被掠夺。刘丽芳同样遭遇到这样的事情,但她不是弱者,敢于以自己的方式对待城市男性的性骚扰,这说明她有自己的主见。但是这种主见并不能表现为她的主体意识,她是一个主体意识觉醒较晚的女性。她*好的异性朋友都来自阜阳家乡,而且“阜阳人家”酒店的名称也是她主张挂牌,她的爱情和她的事业同样浸润在乡土伦理感情之中,由此可见,文化资本不仅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甚至还可以转化为爱情资本,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  虽然文化资本有这么大的作用,但我们还是要审慎对待。像张如意的光宗耀祖思想;为了弥补铁孩受伤的愧疚而撮合他的婚事,致使女方有苦难言;结婚后想让刘丽芳居家过日子等的观念和行为,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虽然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但是这种文化资本也不必然就能给人带来益处,关键是人应该怎样来运用自己的文化资本。与张如意一同打工的杨稳当就滥用乡土文化资本,自私自利,总不能取信于人,而他的个人事业也节节败退,*后锒铛入狱。不可否认,这与乡土社会所形成的小生产者狭隘的价值观念和人生理念有关,杨稳当处处表现着他的聪明,而这其实是他*大的愚蠢,失去了诚实、勤劳这些为人的美德,他的文化资本也就在不正当的发财梦中流失了。  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相比,我们现在知道欠缺的其实并不是文化,而是现代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现代城市的生活经验,因此,通常所说的农民工没文化是不正确的。他们并非没文化,而是有很深厚的传统和民间的文化积淀,当人们把这样的文化表现看作是土包子的丢人现眼时,农民工身上仅存的资本也就被城里人给肆意扭曲了。  文化具有恒常性,但文化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却不必然也具有恒常性。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之间,有时候可以互相吸纳,有时候却也可能互相排斥,当一个人携带着本土文化进入一个新的陌生的文化空间中,本土的文化一旦成为弱势,那么这个人的文化品位就会被新的文化理念所更改。传统的、民间的文化伦理,正如小说后半部分所描述的,也面临着被改变的尴尬命运。  ……

]

本书特色

[

  十九世纪后期以来,中国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女性位置与德性标准开始了大幅度调整,越来越远离了传统的轨道,一个现代的生活世界仿佛从天上跌落下来。对于女性群体来说,这几乎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摸不清到来的路径,看不准真实的面目。悸动与惊愕相伴,新鲜与混乱相随,标准常常变更,生活时时变轨。如何从无序到有序,如何处理性别与德性的关系,是现代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

]

内容简介

[

本书探讨晚清以来社会转型以及妇女解放运动对古代女性修身的冲击, 寻找现代女作家与传统女性文化的联系。提出“女性工读文化”与“女性文化守成”两个概念, 用以分析性别与德性在传统与现代社会的不同境遇, 在反思历史的同时对现实问题进行追问, 并对学术界一些重要的研究方法做出自己的评价。内容包括: 性别与文化 ; 德性与思想 ; 方法与启示。

]

作者简介

[

  毕新伟(1972-),河南平舆人,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和参与多项科研、教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暗夜行路:晚清至民国的女性解放与文学精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获得第四届中国女性文学研究成果表彰奖。

]

目录

**卷 性别与文化一 妇女文学的长时段考察二 中国传统女性文化的传承三 女性文化传统的一种进路四 与谢野晶子与日本近代贞操观的变革五 “她”字的来源、认同与女性主体性六 冰心女性文化守成思想论略第二卷 德性与思想一 “五四”新文化的一页前史一 “自由之爱”:《新青年》婚恋文献解读三 “交叉地带”的性别与德性四 社会主义优生学与莫言的文学书写五 从文化资本到经济资本六 新历史小说的哲学精神第三卷 方法与启示一 现代文学批评性校读法的创立二 绘制乡土中国的全景图三 少数民族文学“现象批评”的理论与实践分析四 人口较少民族如何在多元文化碰撞中安身立命参考文献索引后记

封面

性别与德性:文学的传统及其现代踪影

书名:性别与德性:文学的传统及其现代踪影

作者:毕新伟著

页数:183页

定价:¥58.0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313172709

PDF电子书大小:61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