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生人成长史

节选

[

迷醉在红色里的童年和少年

要了解60年代生人的精神特质,就不能不从红色说起。

在我们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是红色的:红旗、红太阳、红像章、红宝书、红袖标、红领巾等等,还有与红色相关的革命理想、革命意志、革命豪情和革命斗争。

我们没有选择地深深地迷醉在一种神奇的气氛里。到处是革命宣传画、革命标语、毛主席像、毛主席语录,大批判专栏上的大字报小字报、黑板报、革命小人书、《红旗》杂志、众多革命文艺杂志、各地都出版过的《红小兵》画刊,还有高音喇叭里的亢奋激昂的社论、铜管乐、革命歌曲,所有这些都营造了一种温暖的、令人激动的氛围。那是一种怎样的氛围啊,祖国大地在党和毛泽东思想的万道金光照耀下,到处莺歌燕舞,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有翻滚的麦浪,有沸腾的工厂、海港、矿山,还有威武的解放军战士保卫边疆。话匣子(收音机)和报纸里总是传来各条战线令人振奋的好消息。课本、宣传画、刊物、小人书、电影里总有许多英雄模范的光辉形象和感人事迹。在社会主义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同志之间总是互相爱护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即使有天灾,也是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关怀领导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军民共同奋战,谱写着一曲曲抗灾救灾的胜利凯歌。

我们就觉着四周的人们一律精神抖擞,乐观坚定,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满怀革命豪情,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指引下,一面同地富反坏右、走资派、苏修、美帝和一切阶级敌人做斗争,一面辛勤地劳动着、奋斗着。克服种种艰难险阻,不畏惧任何敌人,每天都在向着光辉灿烂的共产主义伟大目标高歌猛进。这该是一种多么充实,多么有意义的生活啊!正如1972年的一首气势恢弘的合唱歌曲《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前进》中唱的:

  东风浩荡,红旗飘扬。

  五洲四海,战歌嘹亮。

  我们伟大的祖国,

  前进在社会主义大道上。

  敬爱的领袖毛主席,

  您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

  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啊,祖国,你山河壮丽,

  朝气蓬勃,雄伟坚强,

  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

  各族人民胸怀朝阳,

  继续革命,奋发图强。

  啊,祖国,你高举红旗,

  反帝反修,斗志昂扬,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辉煌。

  英雄的军队,英雄的人民,

  紧密团结,坚强如钢。

  提高警惕,保卫祖国.

  谁敢来侵犯.就叫它灭亡。

  啊,祖国,你昂首阔步,

  一往无前,乘风破浪,

  奔向共产主义的前方。

当然温暖的世界中也会有敌人,国内有地富反坏右和走资派,还有台湾的蒋介石,他们总是妄图复辟和反攻倒算。国外有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等敌对分子,他们总是亡我之心不死,妄图和平演变。还有已经死掉的林彪、孔老二、宋江等等。那时的高音喇叭里不时传来对这些阶级敌人和反动势力的严厉揭露、批判、声讨和警告。那时的宣传画和小人书中这些坏蛋总是在人民愤怒的声讨中狼狈不堪,或是被反绑双手押走,或是蜷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或是抱头鼠窜。所以我们并不惧怕敌人和坏分子,我们认为他们只是一小撮不堪一击的、供人们批判的小丑罢了,并且我们坚信广播里传来的坚定激昂的声音:“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像“文革”前期的血腥惨烈的场面我们并没有亲眼见到,对斗争的残酷性我们并没有切身体会。总之,我们这些小孩子所经历的以声讨和文字批判为主的相对温和的斗争方式以及不太激烈的斗争程度并没有破坏我们身处温暖世界的总体感觉。

1974年的一首旋律很动听的儿童表演唱《祖国各地传来好消息》

  同样非常全面地描绘了我们少年时代的成长氛围,歌中唱道:

  小板凳,排得齐,排呀排得齐。

  我们打开收音机,打开收音机。

  红小兵,快来听.快呀快来听呀,

  祖国各地传来了好消息。

  公社今年又大丰收,

  工厂造出新机器,

  解放军叔叔保国防呀,

  大轮船远航传友谊。

  工农兵叔叔阿姨上大学,

  红卫兵哥哥姐姐下乡去。

  赤脚医生送瘟神呀,

  舞台上演出革命样板戏。

  毛主席,共产党,领呀领导好。

  天天传来好消息,传来好消息。

  快快长大来接班,来呀来接班,嘿要把祖国建设得更壮丽。你看,这首歌曲写得多全面呀,包括农业、工业、国防、教育、外援(大轮船远航传友谊)、医疗卫生、革命文艺,几乎囊括了70年代中期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虽然现在看来有些内容或许不是什么好消息,比如“红卫兵哥哥姐姐下乡去”,现在有人会说:“红卫兵哥哥姐姐怎么就那么倒霉啊?”再比如“大轮船远航传友谊”,所谓“传友谊”,主要指的是给那些穷兄弟国家无偿提供大量援助,要知道当时我们自己还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啊!可是当时我们对这些好消息是深信不疑,并且深受鼓舞的!

  我们是红小兵、红卫兵

我们坚信: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小兵。我们胸前佩戴的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我们要继承先烈的遗志,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虽然年纪小,可也是革命队伍里的一员,因为那时的宣传画里除了工、农、兵、下乡知青、红卫兵以外,都少不了我们红小兵。

60年代初出生的人还当过红卫兵,至今我家还存有姐姐(1961年出生)的红绸子面料的红卫兵袖标。

我们也要和大人们一起参加革命斗争。我们写儿歌,写黑板报,写批判稿参加革命大批判。我们学工学农学军,搞社会调查,听先进人物做报告。

我们还参加很多其他的集体活动,比如游行、学校文艺汇演、歌咏比赛、排演样板戏选段、小小班、学雷锋小组、学马列小组。从中我们充分体验到了集体生活的乐趣,集体主义观念由此在头脑中扎根。

我们从小就被灌注了这样的理念:生活就是工作、学习、斗争,而且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只有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有意义的。

那时天天讲阶级斗争,正因为国际国内还有阶级敌人,还有对手,才会有斗争,才会有为革命、为祖国、为人民的事业壮烈牺牲的可能,才会有激情、悲壮和崇高的情感体验。正是这种体验带来的精神上的充实感冲淡和平衡了那个时代食物和物质的简陋和匮乏。现在回头看来,也许这种有着一致的信念和利益的同质群体中的充实感和彼此的认同感正是我们少年时代的精神美味吧?这里且不论这种信念是否激进、虚妄、愚昧、荒谬、可笑。

  幸福的童年

我们没有赶上那个“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三年困难时期”,虽然1960年、1961年、1962年出生的人在娘肚子里挨过饿,但毕竟没有挨饿的记忆。虽然我们生长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吃的主食里有一半儿是窝头,可偶尔还是可以吃到些好东西。还有,我们比外省的同龄人格外幸运的是,我们落生在了供应*好的北京,所以还有一些那时的美食可以回忆。

  我们成长的时候,我们的父辈或者在激情中燃烧,或者在被激情煎熬,他们根本无暇顾及我们,因而我们的童年是少有管束的。那时倡导“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所以我们的课业很轻。批“师道尊严”,使老师不太敢管我们。那时更谈不上有现在的升学和竞争的压力。所以除了在学校参加各种革命活动以外,我们仍然有充裕的时间在街上、在乡间的野地里、在未被污染的小河边尽情地无忧无虑地游荡玩耍。

我们从小就接受忆苦思甜的教育。小学一年级语文其中的一课是《翻身不忘毛主席》:“爷爷七岁去要饭,爸爸七岁去逃荒。今年我也七岁了,高高兴兴把学上。翻身不忘毛主席,幸福不忘共产党。”我们还经常被告之:“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被压迫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孩子总是饥寒交迫。你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是多么的幸福。”

这一切使我们确信我们是在党和毛泽东思想的阳光雨露滋润哺育下茁壮成长的幸福的儿童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72年出品的动画片《放学以后》中的主题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很贴切地描述了那时孩子们的精神状态:“金灿灿的太阳照四方,红艳艳的鲜花齐开放。红小兵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幸福茁壮地成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主席的教导牢记在心上。三大革命实践(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中炼红思想,认真读书为革命,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

  醒悟

我们基本没赶上“文革”*惨烈的时期,或者对那个时期的印象很模糊,很少受到过大的刺激。等到我们有清晰记忆的时候,“文革”已经进入相对温和的时期了,特别是1971年“九一三”事件以后。那时“文革”初期的暴力、血腥已经大大消退,斗争对象也多是古人或死了的人,比如孔老二、宋江、林彪。即使是“批邓”,也是一种思想批判,而非肉体消灭。电影、小人书里的现行的坏分子、反革命分子*后也只是在一片声讨声中被反绑起双手押下去,然后就没下文了,至于是被管教、判刑,还是被枪毙,我们就不知道了。那时我们还小啊,对这些惩罚的概念还很模糊。

我们基本上没有赶上上山下乡,没有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吃过苦头。尽管60年代初出生的人有少数人赶上了上山下乡的尾巴,但他们去的一般是条件比较好的近郊农村,而且很快就回城了。

所有这些因素,使我们对那个年代并没有恶感。而且那时我还小,只知世事的光明和美好。我们体验到了红色带给我们的温暖,却不曾经历和体验世事的复杂、险恶和残酷,以及红色带来的磨难。我们天真地以为那些革命歌曲、风俗画、宣传画所描绘的火热的生活百分之百就是我们身边真实的生活。所以“文革”后期对我们来说,应该是一场红色的温暖的经历。

长大以后我们才知道,“文革”对很多人来说是一场不堪回首的噩梦,是一场黑色的亦或是灰色的经历。“文革”被定性为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浩劫和灾难。我们的很多长辈兄姊控诉“文革”十年是群体癫狂、是非颠倒的年代,是使人回归兽性而无所顾忌的年代。尤其是在“文革”初期,充斥着血腥的武斗、充满人格侮辱的揪斗、摧残和迫害以及传统文化遗产的毁灭。那个年代提醒人们:人其实是多么的可怕,人可以离野兽是多么的近!他们将永远地诅咒那个特殊的年代,永远地对它心存余悸,或者永远地对它怀有某种复杂的悔恨交织的情愫。

  难以释怀的情结

逝者如斯,我们的童年、少年时代永远地逝去了,仿佛就在不久的从前。对我们来说那是一段懵懂而温暖的时光,宛如一场倏忽即逝的红色的梦。尤其是从1972年到1976年“文革”后期这段时光。虽然现在我们意识到儿时的感觉有虚幻的成分,但毕竟也有真实的成分。对那段时光,我们没有憎恨,而只有怀念。私下里,我们甚至宁愿把“文革”看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理想主义的社会实验,一次狂热的宗教仪式,一场群体的狂欢,或者是一次群体的行为艺术。这场社会实验的前期有群体的狂欢,有达到了巅峰状态的精神体验,比如崇拜、激动、仇恨、迷惑、恐惧、绝望,还有祭坛上的呻吟和鲜血。而这场实验的尾声却是相对平和的、温暖的,我们60年代生人经历的正是这场实验的尾声。我们以为能有这样的经历是人生的幸事,因为这样的经历能使人的精神层面更丰厚,而不至于太空虚。那种群体一致的精神力集合在一起仿佛在空间形成了一个神奇的“场”,使初涉人世的我们深深地沉迷其中,让我们感到温暖,让我们感到激动,让我们感到踏实,让我们感到有力量而无所畏惧,也让我们感到有目标、有奔头。对那个年代的体验虽然很短暂,但影响却是深刻和长久的。那些体验所造就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情结已经植入我们的骨髓,植入我们的灵魂,而无法抹去。因此有人说我们是一群长不大的“红小兵”。

记得80年代中期我在大学校园**次接触到了前苏联的一些老歌,一下子我就喜欢上了,也许这些歌暗和了我骨子里的某些情结吧。这些歌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山楂树》、《红莓花儿开》、《卡秋莎》、《小路》、《灯光》、《草原》、《纺织姑娘》、《海港之夜》、《青年团员之歌》、《列宁山》、《遥远的地方》、《祖国进行曲》、《跨过高山,越过平原》等等,唱着这些老歌,使我重新找回了我少年时代温暖的感觉。作家韩少功在一篇随笔中提到,他们一帮老知青聚会时,大家即兴唱起了《青年团员之歌》:“听吧,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穿好军装,拿起武器,青年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万众一心,保卫国家!我们再见了亲爱的妈妈,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再见了,亲爱的故乡,胜利的星会照耀我们。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唱歌的时候他们竟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虽然他们已经人到中年,大多数人自以为已经修炼到人莫予毒、油盐不进的境界,其中有的人在现实里甚至已经变得猥琐不堪,但至少就在唱歌的那一刻他们显现出的激动却是真挚的。我想那应该是一种历经坎坷苍凉,骨子里仍残存的不曾褪去和消失的滚烫的激情,还有现实中云翳一般挥之不去的感伤。我想我能够理解他们,因为每次唱起这首歌,我心里也会涌起莫名的激动。

  我们的幸运

在我们的少年时期和青春早期,我们赶上了改革开放并成为*先的受益者。可以说我们是生逢其时,在开启人生的关键时期我们没有被耽误。我们还自然而然地承袭了旧体制的余温,那时教育还没有产业化,学费极低,更没有什么择校费、赞助费。比如1981年8月我收到的北京日坛中学高中录取通知书上写着:“报到时交纳学杂费5元,书本费4元,讲义费1元。”我们接受了比较正规完整的教育。高中毕业以后有机会上大学、大专、中专,大中专毕业后会顺理成章地拿到一张盖有鲜红印章的派遣证,所以不发愁没工作。如果是城市户口,没考上大学的也可以由国家分配工作。

]

相关资料

[

六十年代生人成长史

,

 

,

六十年代生人成长史

]

内容简介

[

这是一部描述中国的60年代生人由童年到壮年的身心成长历程的书,也可以说是一部60年代生人的心灵成长史.

60年代生人的童年和少年是在70年代的一元的理想主义的红色氛围中度过的,60年代生人的青年是在80年代的由一元到多元的剧变以及由此带来的失落、激荡、亢奋中度过的.

90年代至今,60年代生人在步入壮年时,由于遭遇到了种种精神困境而开始怀旧,开始回望他们的红色的童年和少年,以及流逝的青春岁月,于是不免怅惘与感伤起来.可是怅惘与感伤的时候,他们却并没有感到悲凉,而是感到了丝丝的温暖.这是为什么呢?那时因为童年和少年时期铸就的火热的理想主义情结并没有完全冷却,余温尚在!之前,对世俗成功的蝇营狗苟的追逐拼争,使他们完全忽视了这些,而一旦他们蓦然回首时,他们才恍然、又有些欣慰地发现,哦,余温尚在,余温尚在啊!

基于上述的认识,我用了大量的篇幅,描述了在70年代,60年代生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的身心成长历程.

有人说,80年代的由一元到多元的剧变,对60年代生人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个当然很有道理,但是我以为,绝对不可以忽略60年代生人童年和少年的红色经历对他们一生的影响.我以为,红色经历对他们的影响更内在、更深在刻,更持久.

还有人说,以10年为单位的年代纪年方式来界定社会学意义上的”代”有些牵强和不严谨,但是我以为,”60年代生人”这个概念还是基本成立的,那是因为他们的确具有一些毋庸质疑的特质,而且这些特质还可以涵盖到50年代末出生的人,以及7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因此,这本《六十年代生人成长史》对于这些人也是很有意义的.

本书也为社会其他年龄人群提供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因为在我看来,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从50年代生人到80年代生人,甚至到90年代生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相似的特征,从历史长态看,甚至都可以归到一群,就是经历由一元到多元转变的一群,就是由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急遽蜕变的一群,就是道德底线模糊的”自我膨胀”的一群,就是需要寻找和确立新的理性的一群.因此,在这本《六十年代生人成长史》中,上述人群都可以隐约看到自己成长的影子,并引发一些思索.

]

作者简介

[

王沛人,网络ID:wqc171、wqc627、倾倾.邮箱:wqr1712163.com.王沛人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wpr.

1966年6月出于北京.1987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

做过工程师、销售员、图书编辑、图书策划制作人以及多和多种临时工.

爱吃大白菜,茄子,萝卜,土豆.饺子.

擅写随笔,痴迷老歌.

其他作品:《润子红宝书》.

]

目录

总论:60年代生人到底是群什么样的人?
 迷醉在红色里的童年和少年
 我们是红小兵、红卫兵
 幸福的童年
 醒悟
 难以释怀的情结
 我们的幸运
 困惑与失落
 观望和游移
 躁动、急进和挫败
 零星的“发言”
 我们为什么沉默?
 平顺的经历造就平庸、惰性、脆弱
 价值观的自相矛盾造就忧郁和散漫
 壮年时,开始怀旧
 60年代生人——温和左派
 活着,需不需要理由?
 关于我们的未来
 注定平庸又何妨?
70年代:红色的、清贫的、游荡玩耍的童年和少年
 红色记忆
 红色世界
 红太阳就是毛主席
 “温左”之花——“文革”后期的风俗画
70年代的日常生活
 逝去的美味
 过年杂忆
 “文革”中后期的电影
 70年代的夜晚
 小时候的穿着打扮
 跟炉子较劲
 那时的副食店
 70年代普通家庭的家当 
 70年代的女红
 70年代的工资福利
 70年代的阅读
 70年代北京的一条城关小街
在游荡玩耍中慢慢长大
 儿时游戏
 那时童谣
 小时候挨揍
 儿时游泳的记忆
 小学逸事
 北京城关的一所小学——二里庄小学
 一个60年代生人的家庭样本
 性的萌动
 酸涩的单恋
 谁是我们的梦中情人?
70年代后期:灾祸、解冻、兴奋、疑惑
 1976年的几件大事
 新领袖
 恢复高考
 升学
 科学的春天
 自卫反击战
 电影解禁
 听广播
 外来文化的冲击
 邓丽君的歌与我的矛盾心情
 70年代后期我的两篇作文
80年代:激荡而浮躁的青春岁月
 80年代真是一个一言难尽的年代!
 80年代前期的乐观情绪
 人们开始追求世俗的幸福
 新启蒙年代
 文学和艺术的黄金时代
 遍地诗人——80年代的诗歌
 80年代的阅读
 80年代大学逸事
 大学食事
 80年代值得记忆的事情
90年代至今:平涩而随波逐流的壮年
功利的90年代
 电视剧《渴望》热的背后
 毛泽东热
 铁饭碗的日子
 浮躁、身体失调、恶病
 发现王朔
 赵本山和王朔
 看话剧、听音乐
 随波逐流
 浮躁后的反思
 90年代到现在的阅读
 时尚的变迁
 越听老歌,感触越深
 逼仄的小街和路口——市井文化的温床
60年代生人成长感悟:中国人都还是孩子
 我们真的长大了吗?
 农村孩子
 城市孩子
 小城孩子
 中国的城市孩子具有真正的自由气质吗?
后记

封面

六十年代生人成长史

书名:六十年代生人成长史

作者:王沛人 著

页数:294

定价:¥29.0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500679110

PDF电子书大小:51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