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林

节选

[

《白桦林》是卢斯蒂格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二战后,在新旧制度更换之际,故事叙述了28个劳改人员在“劳改营”苦闷压抑的生活。当他们遇到附近村庄一位美丽、热情的姑娘时,各自内心产生出种种渴望,*终归结为一点,那就是对自由的向往。作家的创作天马行空,完全不顾及文学的“传统模式”,看似零七八碎的对话和毫无条理的情节,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人性的顽强、高尚和诗意。

]

相关资料

[

对我来说,阿尔诺什特·卢斯蒂格是描写大屠杀的最伟大的诗人,因为我将大屠杀看作一件完全不可饶恕的事情。他像一支莲花,根茎深埋在泥土和石缝间,但他出淤泥而不染,美丽的花朵开向苍天。

——爱娃·胡戴迟高娃(捷克作家、演员)

阿尔诺什特并不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这点很难得,尤其是在艺术家和作家当中。我认为,他根本不考虑“我”,他只是“存在”而已。

——伊日·闵泽尔(捷克导演)

我要说,卢斯蒂格首先是个好汉,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证人。他是二十世纪黑暗岁月的目击者,而他在这儿留下的见证那么有人情味。

——兹丹涅克·斯维拉克(捷克演员、剧作家)

阿尔诺什特·卢斯蒂格是一位重要的捷克作家,他曾有过很有意思、很重要,也十分艰苦的命运。但他具有捷克文学的良好精神,他甚至肩负着这良好精神跨越不同的历史时代,从二十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一世纪初。总而言之,凡是在酒馆或其他地方遇到他,我每次都很高兴。

——瓦茨拉夫·哈维尔(捷克剧作家、前任总统)

]

本书特色

[

阿尔诺什特·卢斯蒂格编著的《白桦林》讲述的是军营里发生的故事,人类的尊严被践踏,士兵们失去了过普通生活的权利。一个士兵为心爱的姑娘开小差当了逃兵,大尉必须遵守卡洛维发利军区政治部的指示,要么捉住这个士兵,要么将其枪杀。白桦树在军营的围墙之外繁茂地生长着,是自由和希望的象征。
这本小说以前的版本经过审查制度的检查,有所删节,现在终于有机会将其全貌呈现于读者面前。

]

内容简介

[

阿尔诺什特·卢斯蒂格(arnost lustig,1926年生),犹太裔捷克小说家、剧作家,出生于布拉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5岁的卢斯蒂格由于犹太血统,先后被关押在前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德国的几个集中营。1945年,因美国空军轰炸,卢斯蒂格奇迹般从驶往德国达豪集中营的列车上逃脱。他的全部家人几乎都在大屠杀中遇害,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非比寻常的生活经历,造就了作家细致敏感的写作风格。
战后,卢斯蒂格边学习新闻,边做记者,在布拉格电台工作了几年。1948年**次中东战争时期,卢斯蒂格以战地记者身份前往以色列。20世纪50年代,他任电影编剧和捷克《青年世界》杂志文化专栏主编。根据他的剧本改编而成的电影如《为卡特琳娜·浩洛维佐娃的祈祷》《天国护照》《夜之钻》和《蒂达·萨克索娃》等,为其赢得了国际声誉。
1968年“布拉格之春”以后,卢斯蒂格离开祖国,经意大利、以色列和南斯拉夫到达美国,在几所大学授课。1989年东欧解体,卢斯蒂格往来于布拉格和华盛顿两地。2003年,他从美洲大学退休,从此常在布拉格生活。2006年,卢斯蒂格80岁寿辰之际,因其对捷克文化所作的贡献受到国家表彰。卢斯蒂格曾获得2008年度的“弗朗兹-卡夫卡文学奖”,并两次获得“犹太民族图书奖”。

]

作者简介

[

我热爱生活!我性格开朗,精力充沛,因而对生活充满渴望,除了那些不幸的片刻。当一个人被抓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纳粹杀死他的父亲,触目所及是成千上万的尸体时,他对生活是不会有多大渴望的。在这种环境里,对生活的欲望会逐渐消失,因为生活本身失去了价值。我对生活的欲望会不会消失殆尽呢?有可能。我希望这件事永远不要发生。我想,悲哀就像把你对生活的欲望吸出来的一块海绵。这太可怕了。一切走向衰落时,悲哀会蚕食你的生活,我姑且不为此忧心忡忡。
如果我还能活80年,我要做什么?年龄可分为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从生理年龄来讲,我就是80岁,一天一天、一年一年这么过来的。生理年龄是你感觉多大就多大,我感觉自己30岁。我要做什么?跟我还没满30岁时一模一样,干活儿、写作,尝试最终写出一个不错的短篇小说来。
时间于我是什么呢?它是一条神秘的河流。你看不见它,却能感觉到它的流动,从某处流向某处,没有源头,也没有终点。

]

封面

白桦林

书名:白桦林

作者:(捷克) 卢斯蒂格. 著

页数:250

定价:¥20.0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2-01

ISBN:9787500696070

PDF电子书大小:44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