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地区宋至清代制瓷手工业遗存研究

本书特色

[

  闽南地区地处东南沿海,制瓷原料丰富,烧窑燃料充足,交通条件便利。宋代以来,制瓷手工业发展迅速,窑场数量激增,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根据闽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及宋至清代制瓷手工业面貌的差异,该区域可分为泉州沿海、泉州内陆、漳州地区三个区域性特点鲜明的小区,并从器物型制、制作工艺和烧成技术三个方面对各区典型遗存进行考古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三个区域做了分期研究:泉州沿海地区可分为北宋早中期、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南宋中晚期和元代四期,以烧造青釉、青白釉、黑釉和绿釉瓷器为主;泉州内陆地区则分为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南宋中晚期、元代、明代早中期、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和清代中晚期六期,先后烧造青白釉、白釉、青花瓷器,尤以白瓷具代表性;漳州地区亦分为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南宋中晚期、元代、明代早中期、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和清代中晚期六期,产品有青白釉、青釉、青花、五彩、素三彩瓷器等,其中第五期的青花瓷器*为兴盛。对比三区的分期结果,又将闽南地区宋至清代的制瓷手工业遗存总体归纳为七期,即北宋早中期、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南宋中晚期、元代、明代早中期、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清代中晚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整体来看.这七期遗存中,宋元、明清时期的制瓷面貌迥异,可将其归纳为两个大的发展阶段。
  通过闽南地区窑场分布的考察可知,其主要建于晋江、九龙江及其支流溪畔的山坡或台地上,且三区内各自形成了具有代表性、分布密集的中心窑场,即泉州沿海的晋江磁灶窑、南安南坑窑,泉州内陆的德化窑、安溪窑,漳州地区的平和南胜和五寨窑、华安和南靖的东溪窑。这些窑场在总体上则呈现出由沿海地区沿着河流渐向内陆地区转移的趋势,中心区域也随之变化,并先后出现了南宋中晚期、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两次生产高峰,反映了该地区制瓷手工业格局及其变迁。
  根据闽南地区内部及与周边地区制瓷技术的对比分析,其*为突出的特点是仿烧和独创相结合,这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其一,各阶段瓷器受到了当时名窑产品的影响,主要是北宋早期的仿越窑青瓷、北宋晚期至元代的仿景德镇窑青白瓷、南宋中晚期至元明时期的仿龙泉窑青瓷、明代中期以来的仿景德镇民窑青花和五彩瓷,均为当时的主流产品,而这种模仿多是仅限于器物的品种、造型、装饰方面。其二,泉州内陆地区的德化窑白釉瓷器,自南宋晚期创烧以来,经元代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至明代晚期达到鼎盛,尤其是瓷塑,因造型精巧、釉色莹白而享誉海内外,其对欧美地区瓷器的烧制成功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其三,闽南地区的烧成技术则是在本地传统的基础上发展、演变的,分室龙窑、阶级窑、横室阶级窑一脉相承,并影响到周边一些地区及海外的朝鲜半岛、日本等地。
  通过闽南地区瓷器行销的探讨,可知海外地区是其主要消费市场。宋代以来,该地区产品藉港口之便而广销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中东、非洲各地,尤其是日本和东南亚,明清时期还大量输往欧美地区,是中国古外销陶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商品之一。从这一点来看,其不仅丰富和改变了当地的社会生活用器,也刺激和带动了以泉州、漳州等沿海港口为依托的制瓷手工业的发展,并影响了瓷器的生产规模、产品特征。
  总体而言,闽南地区宋至清代的制瓷手工业,作为当时海外贸易体系的“腹地”经济支撑之一,经历了一个从兴起、繁荣到收缩、衰落的过程,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外向型瓷器生产格局。这一发展历程,是一个生产与市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而连接生产与市场的中间环节——贸易则是其得以完成的重要条件。据此分析,以南安窑、磁灶窑、德化窑、漳州窑等为代表的制瓷手工业遗存,海域沉船与海外地区闽南瓷器的发现和使用,以泉州、月港、厦门以及福州、广州等港口和航海技术为依托的海外贸易,三个方面共同反映了闽南地区宋至清代制瓷手工业的面貌,从而构成了作为商品的瓷器从生产到贸易、再至消费的完整过程,并形成了该地区独特的手工业生产贸易模式。

]

目录

前言**章 绪论**节 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一 地理环境二 历史沿革第二节 发现与研究简史一 早期的文献记载二 20世纪前半叶的认识三 20世纪50-80年代的考古工作和认识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考古工作和研究第三节 选题依据与研究方法一 选题依据二 资料来源三 研究方法第二章 典型遗存的考古学分析**节 泉州沿海地区一 瓷器的类型学分析二 瓷器的制作工艺三 烧成技术四 分期及其特征第二节 泉州内陆地区一 瓷器的类型学分析二 瓷器的制作工艺三 烧成技术四 分期及其特征第三节 漳州地区一 瓷器的类型学分析二 瓷器的制作工艺三 烧成技术四 分期及其特征第四节 总体分期第三章 窑场分布与变迁探析**节 各区窑场的分布特点一 各区窑场的分布二 窑场的区域分布特征第二节 闽南地区窑场的变迁一 宋代以前二 宋至清代三 窑场变迁的一般特点第三节 小结:区域性与阶段性第四章 制瓷技术交流分析**节 本地区的制瓷技术交流一 制瓷技术的历史渊源二 本区域内的技术交流第二节 与其他地区的制瓷技术交流一 闽南与浙东、浙南地区的交流二 闽南与江西地区的交流三 闽南与北方地区的交流四 闽南与闽北、闽中地区的交流五 闽南与岭南地区的交流第三节 制瓷技术的对外交流一 朝鲜半岛二 日本列岛三 其他地区第四节 小结:仿烧与独创第五章 瓷器行销探讨**节 行销区域与瓷器品类一 国内地区二 海外市场第二节 运输路线与相关问题一 国内运输二 沿海港口三 海上运输四 运输的相关影响因素第三节 瓷器与当地社会生活一 瓷器使用概况二 使用个案举例第四节 小结:外向型生产及其地位一 外向型生产二 外向型生产区域形成的条件三 闽南地区外销瓷的地位第六章 结语一 制瓷手工业的兴衰二 制瓷手工业的总体特征三 生产组织形式四 瓷器的生产与贸易参考文献后记

封面

闽南地区宋至清代制瓷手工业遗存研究

书名:闽南地区宋至清代制瓷手工业遗存研究

作者:孟原召

页数:338

定价:¥260.0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01051113

PDF电子书大小:120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