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实践与探讨-关于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的战略研究

节选

[

    本书是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林业软科学研究先导专项“关于非公
有制林业经济的战略研究”的成果。
    本课题组对我国非公有制林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对象
包括各种类型的非公有制林业单位,即林农、林业职工、林业个体户、林业
内资私营企业、林业合资企业、林业外商独资企业等;研究领域纵跨林业一
二三产业,既有从事林木资源培育的种植业,又有人造板生产、家具制造等
木材及林副产品加工业,还有木材及制品交易市场和森林旅游业;课题组走
访了全国各有关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人造板协会、家具协会、商会、
工商联、银行、海关、工商、统计、林业局等一些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
召开了各种形式的座谈会,获得了大量**手资料。本书取材翔实、内容丰
富、资料可靠;本课题组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学习和借鉴了美国哈佛大学注
重案例研究的经验,通过典型案例从各个侧面揭示了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
的历程和现状,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非公有制林业实践的阶段性总结。
我们殷切期望本书能为全国林业战线各级领导干部、管理和研究人员、大专
院校师生、林业产业发展的相关政府部门在今后研究非公有制林业工作时提
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本书由3篇19章构成,共计32万字,各章著者按文章顺序依次为:第
一章,赵晓光;第二章,张敏新;第三章,朱永杰;第四章,邓惠珍、黄东
志、陈东华;第五章,浙江省林业产业办公室;第六章,山东省林业局产业
处;第七章,郑福余、李利国、阎中林、周义;第八章,张静;第九章,万
业靖、梁守强、韦立敏;第十章,陈大夫、詹志军、汪征辉;第十一章,邓
梦柏、詹志军、李重根;第十二章,朱冬亮;第十三章,周少舟、汪征辉、
 陈大夫;第十四章,李兰丽、江萍;第十五章,冯晓东、曹世武;第十六
章,陈大夫、许传德、冯晓东、汪征辉;第十七章和第十八章孙建;第十九
章,许传德。全书由孙建统纂定稿,陈大夫参加了本书的统稿和校稿工作。
    对本课题调研和本书写作出版过程中给予了热情支持和帮助的所有同志
表示衷心的感谢!
    孙建
    2007年6月

,

  第五章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加快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
  一、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现状
  浙江省国土面积10.18万km2,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省
份,林业用地面积9822万亩,属南方集体林区,集体山林面积占95%,
国家所有占5%。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林业通过政策引导,充分利用市
场发育早、经营机制灵活等有利条件,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林业非公
有制经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非公有制林业作为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投资林
业涉及林业行业各门类,从事**产业的造林、育苗、花卉种植及野生动
植物的养繁殖,占**产业总产值的73.5%,从事第二产业的人造板制
造业、木、竹、藤、棕制品业、森林食品、饮料制造业,占第二产业总产
值的94%,从事第三产业的木、竹制品、林产品批发零售贸易业,森林
旅游业,占第三产业总产值的61.8%。浙江省在发展林业非公有制经济
过程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坚持机制创新、体制创新,坚
持生态、经济两手抓,较好地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开发并举、生态与经济协
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和绿化程度分别达到59.4%
和92.4%;42个平原、半平原县完成了平原绿化任务;164个建制镇已
达到“省级绿色小城镇”标准,110个村被授予全国绿化“千佳村”。非
公有制林业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品特色明显
的林业主导产业和一批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形成。2003年全省林业行业
社会总产值876.7亿元,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23亿多美元。全省涌现出
了一批林业经济强市、强县,51个县(市)林业产值超过5亿元,超10
亿的27个县(市),如嘉善、湖州的胶合板,南浔的地板、东阳的木线,
 云和的木制玩具,台州的木制工艺品,萧山、金华的花木,安吉、临安、
龙游的竹产业,温州、玉环的家具等。临安、安吉等林业经济强县的农民
收入50%以上来自林业,相当一部分山区农民依靠林业走上了富裕之路。
林业产业已成为浙江省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
有效地促进了浙江省林业两大体系建设,促进了林业增效、区域经济的发
展、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提高对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意义认识。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是省情林情和
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是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形势发展的需要。大
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是提高林业的市场化程度,促进林业改革开放,动员
调动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发展林业的必由之路,是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的
有效途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有利于增加林业发展的投入,加快资源的
培育和开发利用;有利于促进林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优化组合,有利于
林业发展理念的转变、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的创新,增强林业发展的生机和
活力,促进林业向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解放思想,实施
平等的非歧视性政策取向,只讲条件,不讲“成分”;不设禁区、不限制
市场准入、不限制发展比例、不限制发展速度、不限制经营方式、不限制
经营规模。不分所有制,“只求所在、不求所有”,只要产业发展符合国
家政策,带动农户能力强,对林业增效、农民增收贡献大,就一视同仁鼓
励发展。
    鼓励引导工商企业投资林业,根据浙江民问资本比较丰厚、民间投资活
跃的省情,把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工商业主投资林业作为大力发展林业的
一个重要抓手。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工商企业投资效益农业会议,介绍林
业产业的发展前景,宣传投资林业的经济效益,总结推广现有工商企业投资
林业的先进经验。据调查统计,目前,全省社会投资林业非公有制单位
7000多个,累计投资80余亿元。如万向集团投资5000多万元建山核桃基
地2万多亩、计划投资5亿元开发千岛湖森林旅游资源;临安市3年来吸纳
1.7亿元民间资本发展森林旅游业,2003年旅游收入达到15亿元。
  三、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不断完善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政策
  浙江省属南方集体林区,为了充分调动和保护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加快
林业发展,本着“谁种谁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保护经营者的合法
权益,使投资者的责、权、利更加明晰,让投资者吃下了定心丸。在稳定山
林所有权、稳定林业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注重
体制和机制创新,大力发展林业的非公有制经营。
  做好“稳”字文章,明确林业承包经营责任制。20世纪80年代初,根
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省委、省
政府作出了《关于稳定山权林权和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若干问题的规定》,
部署开展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和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的林业“三定”
工作,建立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林业双层经营体制。全省划定责
任山和自留山8200多万亩。同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广大
农民有了充分的经营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经营山林的积极性,从而为发展林
业的非公有制经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做好“活”字文章,搞活山林使用权。针对“三定”后出现的“一
主多山、一山多主”的实际,注重搞活山林使用权,允许林地使用权和林
木所有权有偿转让;允许活立木买卖和中幼林转让;允许拍卖宜林荒山、
荒坡、荒沟、荒滩的使用权。特别是在2001年,省委、省政府在总结近
20年林业改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就深化林业改革、进一步搞活山林经
营权提出意见。要求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和
“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行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
的有偿流转,通过租赁、拍卖、承包、抵押、中外合资、股份合作等多种
形式,促进资金、劳力、技术、土地、林木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
组合,搞好林业经营。通过山地流转,扩大了林业规模经营,提高了经济
效益;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盘活了集体资产,壮
大了集体经济。如建德市,近几年实行山地流转22万亩,引进山地招商项
目55个,协议引进资金8900万元,实到3000多万元。目前已建成7个万
亩板栗生产基地,去年产值达到1000多万元;有80%以上山区农村劳动力
外出打工或经商。

]

封面

中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实践与探讨-关于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的战略研究

书名:中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实践与探讨-关于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的战略研究

作者:孙建

页数:467

定价:¥59.0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5-01

ISBN:9787503852138

PDF电子书大小:84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