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的力量

节选

[

,

影像的力量

,

影像的力量

,

影像的力量

,

,

影像的力量

,

,

影像的力量

,

,

影像的力量

,

,

影像的力量

,

,

影像的力量

,

,

影像的力量

,

,

影像的力量

,

,

影像的力量

]

本书特色

[

,

收录的大都是新世纪以来公开发表过的关于纪实摄影的文字

,

本书分编为评论集、阐释集、印象集和访谈集

,

配有约翰、汤普森、布列松、魏少云、李晓斌、于德水等摄影家拍摄的作品

,

每张照片均附名称、年代、作者

]

前言

[

,

    摄影无比丰富的实践无法全面印证苏珊.桑塔格关于攝影的定义:“攝影是唯一超现实的艺术。”但是,摄影与现实密切关联的特性,确实是任何艺术形式都不可比拟的,这本书,就是我对摄影与现实关系以及摄影本体价值认知的一家之言。

,

    有一个大家共识的词:“中国特色”,这是大一统文化场的产物。中国摄影自刘半农以来,“消遣和自我精神存在”到郎静山达到顶峰,实现了摄影追随士大夫文人气质的蜕变,创立了中国绘画式摄影.这种极員“中国特色”的沙龙摄影,百十年来延续至今。刘半农只“求得自己的快乐”,到今天的“快乐摄影”、“陶冶心性”,一脉相承,方兴未艾。

,

    1949年以后,摄影的“实证”性被无限放大。镜像的产生必须借用实像置换到特定意识形态的离心机中加以变种,使之具备唯一的宣教功能,数十年中,这种“貌合神离”般行尸走肉的镜像,铺天盖地,像幽灵一样,飘浮在神州大地,形成又一种“中国特色”的歌功颂德的摄影。

,

  改革开放以来,短短的30年,中国摄影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局面,呈现出多种多样变化的可能性,我注意到了。但我仍然坚持摄影如实映现现实的理念,我们需要映现现实的影像,我们需要社会生活的影像记忆,我们需要个性化的观察视点。

]

内容简介

[

 《影像的力量》中收录的大都是新世纪以来公开发表过的关于纪实摄影的文字,或评论、或序言、或博文、或访谈。胡武功把它们分编为评论集、阐释集、印象集和访谈集,虽说在于对纪实摄影的自省,对纪实摄影语言的探求,却显现出纪实摄影的力量。

]

作者简介

[

,

  胡武功,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著名摄影家。先后出版《摄影家的眼睛》、《胡武功摄影作品集》、《四方城》、《西安记忆》、《野地》、《画皮》、《藏着的关中》、《中国影像革命》、《昨天》等。2007年9月获中国摄影金像奖。2008年“中国民间体育摄影大展”策展人。

]

目录

自述(代序)
    评论集
中国纪实摄影的脉络与走向    
“中国人本”在德国    
摄影在于完善独立人格,实现文化理念
    ——读陈小波的《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录》    
纪实摄影的前世今身    
见证——中国纪实摄影20人    
在传递信息中展现人性    
现场瞬间记录的影像
    ——关于摄影的旧话重提    
因历史而生,因人性而活    
强身健心的中国民间体育    
鲜活是影像的灵魂    
历史与现实

封面

影像的力量

书名:影像的力量

作者:胡武功 著

页数:406

定价:¥75.0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01

ISBN:9787503954443

PDF电子书大小:61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