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南怀瑾 讲述

节选

[

二十一世纪初,有感于文化教育之重要,南先生亲自撰成《中国文化教育的自诉》一文,讲述从远古夏商周至清代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教育、生活以及与政治、经济交互影响所产生的演变,叙述清晰扼要,内容发人深省。其后,他随缘讲课,内容广泛,但终不离文化之根本——或讲述二十世纪以来教育的发展历程,或从人生目标、家教、师道等方面漫谈教育,或简论儒家的发展历程,提出本质上影响中国民间社会的并非儒家或孔孟之教,而是杂家、阴阳家和道家之学,或谈中学与西学的体用问题,等等。该书将此类话题的讲述进行整理,与前文合为一体,南师亲自定名为《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以突显众所关心之话题。

]

本书特色

[

       
南先生一向重视教育,对中国教育的未来更充满了关注和忧虑。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认知人性,改变气质,从事教育就是要把人性教好。教育的问题不完全是老师或学校的问题,更多的在于家庭教育。他很痛心地指出,现在家长更该重新受教育。他强调,家长不应将自己做不到的愿望下意识地寄托在孩子身上,而是应深切关注孩子的禀赋性向,要适才适性,教导孩子贵在自立。他更身体力行实践,创办“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希望承先启后,继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并吸收西方文化的精神,建立新的教育风气,以开启我们后代的兴旺太平。

       
谈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时,南先生指出,不论是普通人的行为道德还是追究宇宙生命的根本问题,也不论是政治文化的基本还是*高理想,中国文化在诸多方面都与西方文化不同。但是,近百年来,由于屡屡遭受西方国家侵略,致使国人盲目西向,“西学为体,西学为用”,一味怀疑自家文化;但由于又对西方文化认识不清,且过分追求物质和眼前利益,造成对国际情势、整个社会环境、个人前途以及手边事业等却茫然恍然。对此,他颇为痛心疾首,希望大家注重个人修养,尤其要注重文学方面的修养。

   对于近来流行的神通与特异功能,南先生有通达的认识。他指出,神通是生命功能的一种,对生命科学、医学等有其贡献,值得研究。但他仅支持少数人进行有限的科学的研究,反对大张旗鼓地宣传,更反对夸张地吹嘘。

]

内容简介

[

       
二十一世纪初,有感于文化教育之重要,南先生亲自撰成《中国文化教育的自诉》一文,讲述从远古夏商周至清代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教育、生活以及与政治、经济交互影响所产生的演变,叙述清晰扼要,内容发人深省。其后,他随缘讲课,内容广泛,但终不离文化之根本——或讲述二十世纪以来教育的发展历程,或从人生目标、家教、师道等方面漫谈教育,或简论儒家的发展历程,提出本质上影响中国民间社会的并非儒家或孔孟之教,而是杂家、阴阳家和道家之学,或谈中学与西学的体用问题,等等。该书将此类话题的讲述进行整理,与前文合为一体,南师亲自定名为《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以突显众所关心之话题。

]

作者简介

[

       
南怀瑾(1918-2012),是多年来享誉海内外,特别是华人读者中的文化大师、国学大家。他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堪称“一代宗师”。

]

目录

一、中国文化教育的自诉 **章  漫说上下三千年  夏商周的教育学制○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秦汉时代的学官与学术○魏晋南北朝的名士与学阀○北朝的文化与教育○隋唐开科取士的考试制度○唐宋时代考试策论○唐末五代到两宋○两宋的守文弱主○宋代的书院○宋代理学家们开了孔家店○两宋的儒林和文学○明清的四书和八股文○明清理学的道德禁锢○明清文化的演变○文艺复兴时的明朝○清代文化教育的剧变 第二章  新旧文化交替的代沟  民初三十年的文化教育○抗战时期的文化教育○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形势和人文二、漫谈教育 **堂  开场白○《千字文》的学问○立德立功立言○家教与母教○教育先要知性情○先天禀赋后天影响 第二堂  教育要注重文学○化民成俗的师道○什么是意志精神 第三堂  办教育的人们○教育以变化气质为目的○师才难得○旧教育的教法三、对学生家长研修班讲话 **堂  乱世出圣人○十六字心法○孔子一生的修养○《大学》提出的方法 第二堂  社会文化变乱的时代○让孩子能自立○洒扫应对的生活教育○学佛应以佛为师四、对学生家长讲话 **天  请注意两本书○三纲——明德亲民至善○八目——八个方向○格物知定 第二天  生死问题○认清名称含义○谁能掌握自己的生死○修行初步——诚意正心知止○保持文化的女性○家庭教育的重要○达摩与格物之道 第三天  生于忧患的我们生于安乐的你们○打坐念佛为什么○有义语无义语○富兰克林十三条○咒语○打坐切忌五、对学校新生家长讲话 **堂  适才适性人贵自立○聪明难糊涂亦难○平安是福 第二堂  办教育要牺牲自己○孩子自有选择○真正的教育精神 第三堂  古代考试制度○现代学店式的教育○结合新旧教育的实验○己立立人自利利他六、对学校教师讲话 **讲  人生以什么为目的○学者效也○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古代教育的目标○教育是人性的问题○罚或不罚打与不打 第二讲  再谈人性问题○再说性善性恶○人之大欲何处来○讲七情七、对学校教师第二次讲话  “学成文武艺”的目的○教育无用论○实验学校的宗旨○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一个孩子的来信○注意腰的力量八、感论中国文化的儒家  师儒之道的由来○师儒之道的分歧与衍变○秦汉阶段○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明理学的兴起○明清时期的儒林九、谈中学与西学的体用问题 **堂  开场白○百年的人与事○龚定盦的预言○戴鸿慈的资料蒋梦麟的说法○西学为体的百年○西方的毒害 第二堂  认知科学与唯识○想是想思是思○三世与因缘○意识健康梦境○第六意识的复杂作用○性理与理性 第三堂  中国文化与生命科学○静坐修养端容正坐○修定的三个方法○听呼吸的方法○观心法门三际托空○解疑释惑十、经史合参研读班前言  炎黄子孙的起源○尧舜禹的公天下○夏商周开始的家天下○观今宜鉴古○治史要通才○六经皆史○孔子著《春秋》○《春秋》的内涵○司马迁著《史记》○读历史的眼睛○《史记》列传的深意○历史不是“载之空言”○四首诗说项羽十一、谈人性的真相 **堂  人类文化的心性问题○人性是善是恶○中外各家的观点○知行的问题○王阳明四句教○四句教的矛盾 第二堂  佛家的说法○禅宗六祖○两首偈子十二、谈如何学佛 **堂  佛教佛学佛法○佛的出身佛的疑惑○佛的苦修与悟道○佛学中的宇宙观○佛学怎么看生命○三世因果六道轮回 第二堂  贪瞋痴慢疑恶见○十善业道○答问解疑十三、谈神通与特异功能  特异功能不特异○是神通,还是神经○神通无用,价值有限○神通扭不过大势至十四、谈“照明三昧”  引言○绝利一源用师十倍○在黑暗的光明中○照明三昧——生命的功能○对话与答问十五、漫谈商业道德 **堂  中学为体还是西学为体○什么是中国文化○出国看门道○要对商业反思○正确理解“重农轻商” 第二堂  居安思危了么○中国的传统美德遗失了○自我管理与管理人事○财富的用途十六、谈文学与修养 **讲  失心疯的社会○学习文化注意文学○韦应物的诗○刘克庄的词○谈性情 第二讲  文化的重要性○谈思想○什么是真正的学问 第三讲  初学静坐的要点○不要怕思想情绪○修养仍需配合文学

封面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南怀瑾 讲述

书名: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南怀瑾 讲述

作者:南怀瑾

页数:405

定价:¥43.0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06060509

PDF电子书大小:33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