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电视创优报告

节选

[

nbsp;   言
    1986年10月15日,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在京成立,首任会长吴冷西先生向全
系统发出“做学问”的号召,并把“做学问”定为中广学会的中心任务。1987年
4月15日,中广学会北京广播学院分会成立,时任学会副会长左漠野先生到会祝
贺,他再次强调“做学问”的重要性,提出不以资历深浅说长短,不以职位高低
论对错,大力倡导学术民主。从此,两个词汇便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一个是
“中广学会”,一个是“做学问”。当时,在北京广播学院供职的我,有幸成为中
广学会成立之后发展的**批会员,在那个广播电视理论体系初创阶段,我自然
而然地汇入到“做学问”的洪流中去。
    然而,“平静的书桌”需要安然的环境方能容纳。1992年的广播学院发生了
令人困惑的种种变化。校园内公司林立,鱼龙混杂,教学秩序混乱,与我心中理
想的学术殿堂相去甚远。偶遇一个机会,我便怀着愤懑又无奈的心情离开这所令
我付出8年心血的大学。此后,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也相继调离。
    我1992年9月调任中广学会评奖办公室副主任,2002年11 月升任秘书处主
任兼评奖办公室主任,到2006年3月中广协会内部机构调整,评奖办公室被撤并,
我改任学术部主任,本人在评奖这一工作岗位上,前后经历15个年头,历时13年
又6个月。在这段时间里,我目睹了广播电视改革的兴衰沉伏,自身经历了风雨
历炼。这期间我前后供职的两个单位先后更名,2004年8月,北京广播学院更名
为中国传媒大学;同年12月,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正式更名为中国广播电视协会。
这一波又一波的变化,令我像游子一样,找不到回家的感觉。当然,这是社会大
潮所使然,任何个人在这泥沙俱下的大潮面前,都是无能为力的。所能做的无非
是保持一份理智与清醒,加强学习,提高修养,不虚度光阴。
    当我初到学会,在新的岗位上面对全新的事物时,发现当时令广电系统肃然
起敬的政府奖评选工作其内部管理水平十分低下,甚至还赶不上广播学院80年代
中期的管理水平。尽管此时距广播电视部批准政府奖“由广播电视学会统一组织”
 已有四年之久。
    当年政府奖的评选,常常把栏目名称与节目标题混为一谈,奖项没有界定,
项目时有时无,评选无章可循。面对这样的局面,面对当时学会领导的嘱托,我
从设计**份“参评节目申报表”做起,规范统一的称谓和报送要件,并且逐步
把它推广到全系统,结束了各省市报送节目自行其事的现象。之后,又说服各方,
推出并实施了一系列评奖改革和管理办法,使政府奖评选一步步走向设置合理,
结构均衡,体系严谨的发展轨道。
    ——1993年,起草并实施《关于中国广播奖、中国电视奖(部分)专项委托
评奖的暂行管理办法》。根据实际情况,将专业性极强,各省市发展不均衡且需要
扶持鼓励的评奖项目,交由相关专业委员会组织评选,再由政府奖评委会终评认
定。该办法的颁布,既规范了此前业已存在的种种委托评奖的做法,使之行之有
据;又为日后出现的同类问题找到解决方案。该办法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
积极性,体现了统一与灵活相结合的方针,也使评奖结果更为符合实际。
    ——1993年,起草并实施了“广播社教节目奖”评选方案,使之与业已启动
的“电视社教节目奖”实现对应。
    ——1994年,组织论证并起草了“广播文艺奖”评选方案,并于竖年实施,
形成与电视文艺“星光奖”相呼应的格局。
    上述两项评奖的启动,使广电部提出的“广播电视并重”的原则在评奖工作
中得以落实,并由此形成“新闻、社教节目、文艺、剧”四大格局的奖项划分,
这对于广播电视节目分类体系的建立影响深远。
    ——1995年,推动并实施将“短消息”列入新闻奖评选项目,此案是我在
1993年经过一段时间跟踪调查得出的数据分析论证后提出的,以《评奖应为一分
钟短消息设项》为题在全系统征询意见,经过一年的研讨论证,*后将“1分钟”
改为“1分30秒”后终获批准。从1995年起,短消息与长消息分开评选。
    ——1997年,起草《政府奖评选实施细则》。该《细则》集中了多年评奖积
累的有益经验,从根本上解决了政府奖评选“无评选标准、无项目界定、无操作
方法”的局面,在1998年颁布实施后,普遍受到好评。
    ——1999年,将“中国彩虹奖”由国务院外宣办接管过来,并采取多种措施,
使之实现平稳过渡,并将对外广播节目也纳入其中,实现“对内对外并举”。
    –2002年,根据中宣部整顿评奖的要求并结合实践发展,在“新闻奖”中
撤并一些项目,新设“现场直播”;在“社教节目奖”中基本实现广播、电视设
项并轨,首次给出专题片与纪录片清晰界定,得到业界广泛认同和遵守。同时在
 获奖总数压缩的前提下,增设“创新奖”  (相当于一等奖)等,大力鼓励节目
创新。
    –2003年,针对品牌经营初露端倪的现实,提出在获奖数总体压缩的前提
下,设立“十佳栏目奖”,并创造性地提出专家评选与受众评价相结合的评奖机
制。该办法由广电总局批准后于2004年试行。
    –2005年,中宣部发文继续整理全国性评奖,广播电视节目奖数量大大压
缩,许多有价值的项目被撤消。针对现状,提出复评、终评分阶段进行的方案,
在复评提名阶段中对广播电视特有的且价值较大的项目给予适当保护,使评奖结
果尽可能体现一线创作实际。
    由于工作关系,我有幸成为这一系列变革的亲历者,参与了一系列文件的起
草和制定,目睹了这一时期我国广播电视新闻、社教节目、文艺节目和对外报道
的点滴进步,我有责任将自己了解的这些奉献给业界,让同仁分享并温故知新。
书中所列各种报告,并非我一人的创造,它集中了诸多专家的智慧,我不过是充
当了一名有心的聆听者和忠实的记录者。十几年来,凡我参加的评奖活动都认真
记录了各位资深评委的意见,并将其写成年度报告,让全系统共享,其中有些部
分已经成为从事媒体研究人士的重要信息资源。
    2002年以来,时任中广学会常务副会长刘习良同志提出要研究评奖的地位、
作用,注意理论的概括和升华。我一直不敢懈怠,先后聘请十几位专家,历时五
年努力,终于在2007年底将《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理论与方法》课题完成,交
付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它与本书恰成姊妹篇,从不同角度透视了近二十年
来政府奖的发展历程,概括出基本经验,提出创新创优的若干机制与手段,也见
证和点明了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走向。
    无论在广播学院,还是在中广协会,在兢兢业业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我时
刻未放松“做学问”的步伐。1990年,出版我的**本学术专著《大众文化与青
少年教育》,在国内较早提出媒介素养教育问题,是当时广院教师中二十几岁出个
人专著的**人;1995年,出版《应用电视新闻学》,时任中广学会常务副会长
马庆雄同志为**本“学会人”独立专著欣然作序,号召全系统继续“做学问”。
此后,1997年,出版《电视新闻摄制》,在国内较早涉及了在多媒体生态环境下
电视节目制作的诸项问题;1998年出版《论精品战略》,初步回答了实施精品战
略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精品创作的方法与途径。
    这几本书的问世,得到了各方面高度重视,本人也在1999年被国家广电总局
破格晋升为“高级编辑”。这在当时还被称作一件新鲜事,但转眼八年时光已飞逝
 过去,我本人也已到了“稍不留神就德高望重”的年龄。唯一支撑我“做学问”
的动力,仍然来自真正德高望重的师长对我一次次的关怀与勉励,使我能够坚持
在这条崎岖坎坷的山间幽道上跋涉不止。2001年,出版《争创新闻奖指南》(合
著);2003年,出版《超媒体时代》;2005年,出版《传媒精品解读》  (合著);
2006年,出版《电视主持与频道包装》(合著)、《广播电视节目评估概论》(主
编);2007年,出版《当节目成为产品的时候》(主编)。2008年,又是一个学术
成果的丰收年……其案头工作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工作时间还要完成大量
事务性工作,起草各种报告及编篡职务作品,职务作品的出版已难以计数。我敢
说,我是把别人喝茶、娱乐的时间全部用于读书、学习上的人。
    我对于“做学问”理解与路径,如果套用王国维先生的“三种境界”说,就
是已经走过“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络”的**境界,目前正处
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第二境界,而对于“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第三境界,还处在“望尽天涯路”的阶段。
虽如此,仍丝毫不会损伤我不懈追求的士气。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文化大繁荣与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广播电视承担的弘
扬传播先进文化的责任重大,如何创作激扬民族精神,深受群众喜爱的节目,成
为业界的努力方向。有志于这一领域的各位同仁,您抽暇翻阅此书,不会徒劳
无益。
    张君昌
    2007年12月6日
    精彩故事胜过任何漂亮文字
  2004年度社教节目创优报告①
    “谁控制了传播的入口,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的这句名言,道出
了对媒体冲击社会前景的推测。无可否认,现代社会生存在媒体编织得一个巨大的信息
网中,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维和判断,影响了人们对于公共事物的认知
和态度。而资讯、娱乐和故事是媒体影响受众的三大主体内容。如果说资讯是新闻节目
的主平台,娱乐是文艺节目的主功能的话,那么故事型作品则应该是社教节目的主力
阵容。
    翻开中国广播影视大奖2004年度优秀社教节目文卷,里面以讲故事、叙事取胜的佳
作竟占一半以上。故事的魅力在于以情感人,获奖作品所透射的情感,是人与人的关爱
之情,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人对国家的报效之情,以及人们感叹社会而发出的激越之
情。这些情感对于当代中国人的“感动”,构成了当代广播电视社教节目的“主旋律”。
    2004年度优秀广播社教节目复评工作,于2005年7月26日至29日在青岛市举行,
评委会从265个参评节目中选出提名作品66个;优秀电视社教节目复评工作,于2005
年8月18日至22日在湖北省孝西县举行,评委会从201个参评节目中选出提名作品112
个。经过10月25日至28日在京举行的终评,*终确认优秀广播社教节目大奖15个,
优秀提名作品51个;确认优秀电视社教节目大奖28个,优秀提名作品84个。
  一、展现大情大义的铭志故事
  构思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门如何找故事、讲故事的艺术。“叙事即故事,而故
事讲述的是人、动物、宇宙空间的异类生命、昆虫等身上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也就
是说,故事中包括一系列按时间顺序发生的事情,即叙述在一段时间之内,或者更明确
 地说,在一段时期间发生的事件。”①而历史故事,由于其凝结着一个民族赖以传承的情
愫,往往以其大情大义,憾动着后来人的心扉。
    拂去历史的浮尘,一个年轻俊美的女孩朝着人们走来。她没有留下名字,66年前,
当她还是长沙一名中学生的时候,为了参加台儿庄大战,毅然加入战地救护团,奔赴前
线,不幸牺牲在徐州战场上,那年她只有18岁。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9周年前夕,人
们发现了女孩牺牲前留下的一张发黄的照片,而记录她身世的其他信息早已荡然无存,
人们只知道她生前的遗愿是想回家,让亲人知道她为国捐躯了。长沙电视台的记者为了
了却她的遗愿,开始了“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寻访,辗转徐州、台儿庄、南京、北京等
地深入采访,寻访当年的历史当证人,*终促成当年的抗日女青年魂归故里。
    寻找的历程曲折感人,当事人讲述的历史更是让人难以释怀:
    (同期声):听奶奶说,女兵送来时候的状况非常不好,非常的憔悴,由于失血过
多,脸上没有一点血色,十分痛苦,嘴里还“妈呀、妈呀、妈呀”地呼叫,不过她身上
的血迹已经没有了,已经换上了新衣服,抬来的路上他们(兵民)已经做了(女兵牺牲
前)安排处理。
    当时每个上战场的战士都写好遗书,以备不测。当时(女兵)就留下了一封信,一
张照片和两块军饷交给我奶奶,希望以后把它寄出去,让她的家人知道这个事情,知道
她离开学校为国捐躯了。
    (配音):当天晚上女兵还没有来得及再多看一眼这个让她留恋的世界,没有来得及
等到抗战的胜利,就离开了人世。牺牲的当晚奶奶和民工就把这个女兵埋葬到了村边的
乱葬岗。
    (同期声):这一片都是埋葬当年抗日士兵的地方,这里18亩地都是坟子,就叫作
乱葬岗,唯独这一块能保存下来,就是因为我家与女英雄有一段情缘,我奶奶接受了她
的委托。
    (配音):女兵就被埋葬到离自己家乡千里之外的坟岗,奶奶插在坟前的柳条现在已
经长成了大树。春去秋来,她在这狭窄的田埂上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66年。
    通过寻找女兵的身世,记者发现了当年一个壮志报国的女性群体——湖南妇女战地
服务团,通过对一段珍贵历史资料的发掘,生动再现了湖南文化“经世致用”、“若要中
华国灭亡,除非湖南人死光”的豪迈气概。这个充溢爱国激情的故事,经过当代电视
《女人故事》栏目的装点,更显得侠骨柔肠,颇有情感魅力。这里弘扬的是一种爱国之
情,是在每个历史时期均有不同表现形式的大情大义。
    如果那位女兵还活着的话,应该是一位85岁高龄的老太太了。而现实生活中,一位
 81岁的老奶奶——“人民艺术家”常香玉的故事同样醒脑铭志;她的离世,同样激起了
中国人一段澎湃的心潮。
    (解说):老人故去的消息,引起强烈的震动,网上立刻出现无数哀悼的文章、帖
子。在西安,人们组成上百辆哀悼车队;在山东菏泽,音乐学校的孩子们组成哀乐团:
河北、陕西、甘肃、新疆,见过老人、热爱老人的人纷纷赶往郑州,他们要用中国人的
方式,送一程自己的亲人。接连几天,在我们感动节目的热线中,来自天南地北的听
众,讲述着自己的感动。
    (同期声):“我是河北人”,“我是山东人”,“我是安徽的一位听众”,“我是南阳师
院的一名学生,一个戏比天大至少影响了三代人,我妈妈、我奶奶都记得,她说的那句
话我非常感动,就是国家的事就是咱大家的事,太大功无私了”;“总是想着别人、大
家,总是忘了自己,我特别感动,尤其是走的时候还穿着补丁的衣服,她走的太早了、
太急了”;“我母亲也非常遗憾,好像失去一位亲人一样。”
    (解说):在百姓心里,她永远是自己的亲人,在这感动与被感动的日日夜夜里,我
们感受着人心的分量,也感受着社会的良知。
    河南电台采写的《永远的常香玉》,精心设置了现在时、过去时和记者手记三线并
行的结构,通过时空交错的方式叙述故事,用记者手记为人物补评,展现了常香玉81
年的绚丽人生。讲故事离不开情节,这个节目选用了若干小故事托起了常香玉德艺双馨
的演艺生涯。比如,讲到解放前发大水,河南人逃荒到西安,常香玉义演舍粥救人一
命,当时一句顺口溜曾广为流传:“两个省主席,不如一个常香玉。”再如,老人有句名
言,叫做“戏比天大”,其中包含了老人对人生和艺术追求。为了这个追求,在朝鲜战
场,她曾放开喉咙专门给一个哨兵歌唱;在西安,一位拾荒老汉说以前只在广播里听过
她演唱,于是她在深夜的街头为老汉唱上一段;甚至年过八旬的她还专程赶到北京的奥
体工地,为河南民工演唱,而那时老人体内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在她眼里,哨兵、拾荒
者、民工同样都是“天”。追述常香玉的演艺生涯,会对“戏比天大”话语本身有更深
的理解。这戏,一方面指精湛的艺术,另一方面则是她对人民群众发自内心深处的
尊重。
    节目以细节讲述,勾勒了常香玉光彩照人的一生,烘托着“戏比天大”的丰富内
涵。请看这样的故事:
    (解说):在朝鲜战场,常香玉演的*多的是《花木兰》,在当时花木兰成了一种精
神象征,支撑着常香玉,也激励着志愿军战士。这是常香玉曾留下的声音(出录音资
料、压混)。
    (同期声):我们演出是在一个小礼堂里头,上边搭的是棚是土,正演的时候炮弹炸
来了,打的时候这屋里灯什么都没有了,也不能演了。

]

本书特色

[

,

中国广播电视创优报告
   它浓缩了作者200多场演讲的精华,凝聚着作者20多年对业
界的关注与挚爱,汇集着作者与一线实践者之间既充满敬意又
饱含智慧且极其内行的对话。
 广播电视兼通,对内对外兼修,新闻、社教、文艺兼融,连
绵二十载不断,每一领域都有前沿成果者,业界难觅第二人。
   听张教授的故事化演讲,领受“鸦雀无声”的精彩。

]

作者简介

[

p> 张君昌,高级编辑,现任中
国广播电视协会秘书长助理、学术
部主任、播音主持委员会常务副理
事长,《(中国广播电视理论动态)》
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委,
兼任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客座
教授等职。
    长期从事传媒教育与传媒理论
研究,其早期参与创作的作品曾获
中国电视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后专事传媒创新创优方法研究,担
任多项全国性大奖评委及科研成果
鉴定人;出版著作20多部,发表论
文200余篇,计百余万字:主讲创优
报告会200余场,直接

]

封面

中国广播电视创优报告

书名:中国广播电视创优报告

作者:张君昌

页数:398

定价:¥68.0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4-01

ISBN:9787507828894

PDF电子书大小:91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