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与产业创新

本书特色

[

  《大国崛起与产业创新》以世界工业化发展历程为脉络,选择了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6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国,从产业创新的独特视角对其工业化及大国崛起历程进行考察。着重探讨了产业创新在大国崛起中起到的核心作用,研究了宏观政治社会环境和体制演进对产业创新的影响,产业创新与相应的制度安排、政策设计的互动关系,归纳总结出大国崛起与产业创新的一些共性规律和历史经验。

]

内容简介

[

本书以世界工业化发展历程为脉络, 选择了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6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国, 从产业创新的独特视角对其工业化及大国崛起历程进行考察。探讨了产业创新在大国崛起中起到的核心作用, 研究了宏观政治社会环境和体制演进对产业创新的影响, 产业创新与相应的制度安排、政策设计的互动关系, 归纳总结出大国崛起与产业创新的一些共性规律和历史经验。

]

作者简介

[

  刘东,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技术创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科学学研究》编委,同济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科技战略与政策、体制改革、技术创新。

]

目录

引言 工业化视角下的大国崛起**章 英国:工业先驱与日不落帝国兴衰一、荣耀与力量:工业革命与日不落帝国(一)从边缘到中心:前工业化与工业革命(二)国内政体演进:从大宪章到光荣革命(三)全球*大国内市场和庞大殖民地市场(四)近代科学革命和世界科学中心转移(五)基础教育发展和红砖大学兴起(六)交通设施建设:英国工程界的英雄时代二、两次工业革命核心产业技术及制度创新(一)两次工业革命核心产业技术创新(二)个人发明家的光辉岁月(三)专利制度、资本市场与职业技术教育(四)技术、人才弓l进和国际贸易政策转变三、极盛时代结束与战后曲折发展(一)两次世界大战时期:走下霸坛(二)从长期繁荣到“英国病”爆发(三)政策调整:从艾德礼到撒切尔夫人(四)科学前沿与高等教育改革四、产业更替与创新:技术与制度(一)传统产业衰退和新兴产业发展(二)工业实验室发展和产学研合作(三)产业政策、风险投资与区域合作五、大英帝国兴衰与产业创新的历史经验(一)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国家兴衰(二)稳定民主政体是产业创新发展的前提(三)和平国际环境有利于产业持续创新(四)科学和教育是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础(五)产业技术创新需要相应制度创新保障(六)社会创新网络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第二章 法国:失落的先行者与欧陆霸主兴衰一、法国工业化发展历程及背景(一)没有工业革命的工业化(二)国内政体演进:旧制度与大革命(三)国际地位浮沉:欧陆霸主的兴衰(四)海内外市场拓展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五)科学传统与世界科学中心兴衰(六)基础教育与二元高等教育体系二、两次工业革命核心产业技术及制度创新(一)核心产业发展及其技术创新(二)发明家和工程师的光荣时代(三)专利制度、工程师教育和资本市场(四)国际技术、人才和自由贸易政策三、光辉30年:复兴与变革(一)战后恢复与经济起飞(二)科研体制重建和发展(三)高等教育改革与学徒制现代化(四)主要产业技术创新和国际竞争力(五)创新主体演变:R&D建制化(六)“光辉30年”后的盛衰转换四、法国崛起与产业创新的主要特点(一)较为明显的政府干预主义传统(二)长期动荡国际环境的严重制约(三)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四)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五)影响至深的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第三章 德国:赶超典范与大国重生一、德国工业化历程及背景(一)德国工业化:急起直追的后来者(二)漫长的统一历程到逐鹿欧洲(三)欧洲*大国内市场和不断拓展的海外市场(四)科研建制化和世界科学中心转移(五)义务教育普及和大学发展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下的产业赶超(一)核心产业发展及其技术创新(二)R&D建制化和职业化(三)专利制度、全能银行和职业技术教育(四)技术、人才引进和贸易保护三、涅槃重生与经济奇迹(一)两次世界大战与产业优势丧失(二)从分裂到统一:制度变革与经济奇迹(三)德国科学的断裂与承续(四)德国教育的继承与发展四、产业优势再造:技术与制度(一)产业结构演进与技术创新(二)非营利科研组织、工业实验室和隐形冠军(三)产业政策、创新政策与双元职业教育五、德国赶超与产业创新的特点与经验(一)宏观环境对产业创新发展影响深远(二)独具特色的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三)科学发展是产业技术创新的源泉(四)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高素质人才(五)积极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第四章 美国:创新国度与特殊崛起一、*大工业化国家的特殊崛起(一)两次工业革命与美国工业化(二)从殖民地时期到进步年代(三)世界*大国内市场:陆海大扩张与大运输时代(四)从科学萌芽到实验科学起飞(五)学徒制度、公共教育和大学发展二、美国制造体系与产业技术创新(一)美国制造体系:从可互换标准化零部件到流水线(二)**次工业革命的产业技术创新(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业技术创新(四)个人发明家、独立实验室和工业实验室(五)专利制度、反垄断法和资本市场(六)技术、人才引进和贸易保护三、光荣与梦想: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重大转折(一)两次世界大战:站到顶峰(二)美国梦的实现与挫折(三)冷战结束与新经济时代来临(四)开拓无止境的科学前沿(五)“伟大社会”与教育事业发展四、产业盛衰与持续创新:技术与制度(一)产业变迁与技术创新(二)国家实验室发展与大学角色演变(三)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创新(四)合作创新、技术转移和技术采购五、美国崛起与产业创新的历史经验(一)强大持续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二)适应性演进的产业技术创新模式(三)产业技术创新的科技教育基础(四)产业技术创新的法律制度保障(五)产业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六)和平国际环境和稳定国内政局第五章 俄罗斯:独特工业化道路与大国梦一、沙俄帝国崛起及工业化基础(一)沙俄帝国史:专制与革命(二)自然禀赋、地缘政治和对外扩张(三)市场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四)教育的世俗化、普及化和世界性(五)俄罗斯音乐和文学的黄金时代(六)科学技术发展:从后发到重要贡献者二、发育不全的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及其制度(一)沙俄时期的工业化历程(二)主要产业发展及其技术创新(三)农奴企业家和外国企业家(四)技术教育体系与人才引进传统(五)金融体系和管制经济三、工业强国梦与苏联兴衰(一)苏联兴衰:国家与革命(二)恶劣的国际环境:国际性“绞杀”和冷战(三)苏联时期的教育:体系和成效(四)苏联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与磨难(五)五年计划与主要产业发展(六)“动员式”科技管理模式及创新主体演变四、俄罗斯兴衰与产业创新的历史经验(一)严重失衡且难以支撑国家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二)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呈现明显路径依赖(三)制约产业技术持续创新的紧张国际环境(四)科学、教育和文化的深厚积淀(五)重视引进国外技术和人才第六章 日本:来自东方的成功赶超者一、明治维新与近代工业化(一)工业化的准备与启动:从江户到明治(二)工业化的起飞与断裂:从大正到昭和(三)教育普及与近代教育体制建立(四)从兰学创立到近代科学技术发展二、近代产业创新发展:技术与制度(一)近代产业发展及其技术创新(二)从发明家(工程师)到R&D建制化(三)专利制度和工程教育(四)技术、人才引进和鼓励留学政策三、战后转型与赶超奇迹(一)从复兴到繁荣:实现赶超(二)独特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开拓(三)从科学复兴到科学技术立国(四)基础教育、工程教育和职业培训四、产业技术创新与日本生产方式(一)主要产业发展及其技术创新(二)日本生产方式:质量管理、精益生产和产业配套(三)企业R&D机构、公共R&D机构和产学研合作(四)专利制度、产业政策和创新政策(五)技术引进、出口导向和关键产业保护五、日本崛起与产业创新的历史经验(一)开放心态和学习能力是后发赶超的关键(二)和平国际环境是产业持续创新发展的前提(三)合理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对后发赶超影响至深(四)充分的国内市场竞争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五)科技与教育优先发展是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石第七章 大国崛起与产业创新的历史经验一、产业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基石(一)核心产业引领能力:大国崛起的重要标志(二)产业持续创新能力:影响大国兴衰的关键(三)产业全面均衡发展:大国持续发展的需要(四)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差异性和适应性(五)资源禀赋:制约大国产业创新的要素二、宏观环境和发展基础是产业创新的必要条件(一)国际环境:产业创新发展的前提(二)国内政体:产业创新发展的保障(三)国内市场:产业创新发展的要素(四)科学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先导(五)国民教育: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础(六)观念、文化和企业家精神:产业创新发展的源泉三、产业技术创新需要相应的制度创新保障(一)专利制度:为天才之火浇上利益之油(二)人才引进与培养:创新发展的源头(三)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后发创新的必由之路(四)产业政策演变: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五)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创新发展的环境约束参考文献后记

封面

大国崛起与产业创新

书名:大国崛起与产业创新

作者:刘东著

页数:262页

定价:¥88.0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10-01

ISBN:9787509663097

PDF电子书大小:90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