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大油田勘探实践与技术创新

节选

[

  (三)河西系(新西域系)  在我国西北地区,除了发育北西西向构造带以外,还常出现一些N10°-30°w走向,穿切能力极强、大倾角的扭压性断裂带,它们大致互相平行,有时可比较集中地形成相对隆起带和沉降带。河西系主要成生于白垩纪,是一个活动性构造体系,但由于分布比较零散,控盆作用不明显。但在它出现的局部地区,改造能力极强。  河西系在塔里木盆地的表现,主要有一些北北西走向的扭压性断裂,比较零散地分布在盆地西部和北部周边地区。比较集中的有两带:即库孜贡苏断裂构造带和巴楚断裂构造带。  (1)库孜贡苏断裂构造带:该带主要由库孜贡苏断裂带和米亚断裂带组成。有人认为库孜贡苏断裂带是一条倾向北东东的大倾角扭压性断裂带,并与米亚断裂形成对冲结构,在喀什坳陷西部,从北到南形成一条巨大的裂陷槽,改造了该区侏罗系沿山前分布(山前坳陷)的盆地形态,并使一部分侏罗系(西昆仑山东侧)变质。该裂陷槽成生时期可能是晚白垩世,槽内侏罗系保存良好,厚度巨大(大于4000m),生油岩系封存良好,并且由于断裂运动的热效应,加快了烃类的早熟。  (2)巴楚断裂构造带:该断裂构造带主要由普昌一色力布亚断裂、三岔口断裂、巴楚断裂和阿恰断裂等组成,是一些呈北北西走向的大倾角扭压性断裂,反接复合于柯坪隆起与巴楚隆起衔接地带。  断裂构造带成生时期牵涉到柯坪隆起和巴楚隆起两构造单元何时拼接。根据岩相古地理的资料,库车坳陷古近纪时发育海湾、泻湖相沉积,海水由阿莱依海峡向东经柯坪隆起与巴楚隆起之间北东东向的槽地入侵。新近纪初此两隆起并拢,结束海侵,至喜马拉雅晚期柯坪隆起向巴楚隆起上(后者相对低缓)推覆达到爆烈的程度。此间,也是该区河西系成生、发展的过程。  北北西向扭压性断裂系可能自北而南发展,先在柯坪隆起上发育。该隆起由于西侧较东侧向南滑移较快,导致普昌断裂、三岔口断裂和阿恰断裂早期出现逆时针左旋扭动。随着喜马拉雅运动的蓬勃发展,河西系进一步向南扩展,并转化成顺时针右旋扭压性断裂。  还有一个也是牵涉到研究构造地质学的思路与方法问题。在分析柯坪隆起与巴楚隆起的相对运动时,板块理论家认为巴楚隆起向北俯冲是主动盘(实际上俯冲是没有去路的)。地质力学认为,上述两块体的相对运动,柯坪隆起向南的水平推覆是主导的,在该隆起上呈北东东向延伸的条状山褶断带便是*好的说明。同时,地质力学理论还告诉我们,与地球自转相关的水平应力分布,在地壳表层的高处比低处积蓄的能量要大,所以说柯坪隆起具有自北向南推覆的水平应力是有理论根据的。  (四)帕米尔歹字型构造体系  该构造体系与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区毗邻,它的头部在帕米尔高原及其外围地区,主体沿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一带分布,再北包括藏北地块的一部分,由若干巨型反S型褶皱带、旋回带表现出来,并有中酸性岩类和超基性岩类掺杂其中,成带出现。  它的头部,主要围绕帕米尔高原西、北、东三面,由呈一道一道半环状弧形展布的褶皱和断裂带组成,表现出极其明显的旋扭特征。它由北而南可分为西昆仑山前坳褶带、北帕米尔一西昆仑复背斜带、中央帕米尔复向斜带和南帕米尔复背斜带。组成褶皱、断裂均很发育,并有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晚期及新生代早期的花岗岩带掺杂其中。  ……

]

本书特色

[

  塔里木盆地北部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的古岩溶地貌总体呈北高南低的宽缓斜坡,自西北向南东分为岩溶隆起区、斜坡区和凹地区。其中沙雅隆起北段断凸为岩溶隆起区,阿克库勒凸起、沙西凸起为岩溶斜坡区,哈拉哈塘凹陷、草湖凹陷为岩溶凹地区,各地貌单元之间的岩溶地区特征差异较大。

]

内容简介

[

  《塔河大油田勘探实践与技术创新》是继《塔里木古生代海相油气田》、《中国古生代海相成油特征》、《中国古生代海相油气田开成条件与分布》及《中国塔里木盆地塔河大油田》之后第五部关于古生代海相成油的科学著作,深入剖析了塔河大油田的成藏条件及特征等;系统论述了塔河大油田的勘探历程、沉积体系、构造体系、含油水性质及展布、地层压力及温度变化、油藏描述等;进一步展望了油气分布规律,勘探方向及油气前景等。另外,还全面总结了已形成的油气田勘探开发创新技术系列。本专著的问世将进一步丰富中国古代海相成油理论及勘探开发技术,对当前和今后油气勘探开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塔河大油田勘探实践与技术创新》可供广大地质、石油地质工作者及相关院校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参考使用。

]

目录

**章 塔河油田的勘探历程一、古生代海相成油问题的提出二、中国古生代海相到底有没有石油三、古生代海相石油在哪里四、古生代海相油气的重大突破五、塔河大油田的发现六、古生代海相成油理论的建立七、塔河油田发现的意义八、塔河油田开发进展第二章 地层与沉积体系一、地层层序二、寒武一奥陶系沉积特征第三章 盆地演化一、震旦一奥陶纪裂陷一克拉通盆地演化阶段二、志留一泥盆纪挤压克拉通盆地演化阶段三、石炭一二叠纪克拉通内坳陷盆地演化阶段四、中新古代前陆盆地演化阶段第四章 构造体系特征一、盆地构造体系概述二、阿克库勒旋扭构造体系三、奥陶系圈闭特征第五章 含油气体系特征一、烃源岩特征及资源评价二、储集层(体)特征三、盖层特征四、主要储盖组合五、储层敏感性评价第六章 塔河油田特征一、天然气性质及分布二、地面原油性质及分布三、地层水性质及分布四、油田流体的非均质性及控制因素五、不同类型、性质流体分布状态的控制因素第七章 塔河油田油(气)分布规律一、油气纵向分布二、油气平面分布三、油气成藏的受控因素第八章 塔河油田油气前景展望及勘探方向一、油气前景展望二、油气勘探方向第九章 从塔河油田展望塔里木盆地一、塔里木盆地奥陶系近期油气勘探的重大成果二、具有形成大油气田的地质条件三、油气分布规律及勘探方向第十章 塔河油田勘探技术创新一、三维地震技术二、测井储层识别技术三、超深层复杂地层钻井技术四、测试技术五、超深碳酸盐岩储层改造技术六、碳酸盐岩缝洞型油田开发技术第十一章 结论参考文献特载

封面

塔河大油田勘探实践与技术创新

书名:塔河大油田勘探实践与技术创新

作者:康玉柱

页数:250

定价:¥68.0

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4-23

ISBN:9787511417503

PDF电子书大小:61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