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庐医录-步连珍五十年中医临证精要

节选

[

  《草庐医录:步连珍五十年中医临证精要》:  六、中医养生说一般说来,人的生命是有一定常数的,即寿命的时限性。寿命长短取决于先天父精母血的遗传基因和后天生命对自然环竞、精神因素、饮食起居劳作的自我调控之稳态性。如《灵枢·决气》日:“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素问·金匮真言论》日:“夫精者,生之本也。”说明父精母血是遗传基因的重要物质,是后天赖以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贯穿于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全部过程。《素问。上古天真论》日:“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合,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即高士宗所释的“天数有常期,而材力有定数者如此。”值得注意的是在男女的性衰老和体衰老过程中,女性是开始于“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是阳明主面,阳明脉衰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故面焦;血不荣发,故发始坠。而男性开始于“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发为肾之外华,肾气衰则发堕齿槁。女性衰老始于阳明脉五七35岁,男性衰老始于肾五八40岁,男性比女性推迟了5年。从性衰老表现方面看,女性七七49岁“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男性是七八56岁“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比女性推迟了7年。在整体衰老过程中,女性七七49岁,男性八八64岁,男性比女性推迟了15年,而在近代的男女平均寿命调查对比中,男性平均寿命却比女性短7-8年,说明男性五八40岁肾气衰比女性七七49岁天癸竭提前了9年,这也与男性在社会和家庭所承担的..责任有关。《灵枢‘天年》日:“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颁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善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匕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空,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说明不论男女人体衰老过程都是开始于40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年四十,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日:知之则强,不知则老。”《素问·上古天真论》日:“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说明懂得养生的人,生命的常数可超越百岁。那么为什么现在多数人生存不到百岁呢?一是先天禀赋不足,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诱发疾病,缩短了寿命。二是后天不懂得养生,不断地伤形耗神而致过早衰老或早逝。  ……

]

本书特色

[

本书稿是作者中医临症五十年之精华,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从医论、医话、医案三方面阐述。通览全书不难发现作者以临床实践为出发点,经典学说与临床经验自成一体,医案部分涵盖内、外、妇、儿、五官,均为真实临床病例,每个病种尽可能详细分型,有案可查,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

内容简介

[

  我是中医业内一名小卒,中医副主任医师。1960年随桓仁县名老中医邵延龄先生学习中医,后又随本溪市名老中医班世民主任医师学习,先后两次参加中医提高班,1982年在中医研究院(今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进修,后又多次参加全国短训班及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抱弘扬国医之志,刻苦钻研,孜孜探索,反复实践,感悟新知,博采众家之长,危急重症每获良效,疑难痼疾屡起沉疴,回春之术,逾越山城。因执业于基层,中医内、妇、儿、外、皮肤、五官等科,无不涉猎。诊余闲暇,总结经验与心得体会,撰写论文数十篇,部分论文先后在市、省、国内、国际专业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1985年获本溪市职工自学成才奖;1995年获第二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暨“超人杯”世界传统医学大奖赛“国际优秀成果奖”,被授予“民族医药之星”称号;1997年获本溪市自然科学(中医)“学科带头人”:1998年获本溪市政府科学技术“拔尖人才”奖;所撰论文选入《中华名医高新诊疗通鉴》,被中医研究院特色医药合作中心评为“共和国名医专家世纪高新金杯奖壹等”,获中华名医科研成果论文证书、共和国名医专家金奖证书、“中华名医专家”称号。

]

目录

上篇 医理钩玄一、漫谈阴阳二、五行学说三、辨病与辨证论治四、藏象理论与人的整体控说五、妇科生理特点及其发病基础六、中医养生说七、用药及饮食宜忌 中篇 临床撮要一、咳嗽辨治(一)分型(二)咳嗽临证诊断与鉴别诊断(三)咳嗽用药管见二、胃脘痛的辨证论治三、肠炎病证辨治心得四、便秘五、肝硬化及腹水六、痹证(一)肌肉风湿痛(肌纤维炎)(二)类风湿性关节炎(三)强直性脊柱炎(四)颈椎病、颈肩综合征(五)腰椎病(骨质增生、腰椎间盘脱出、坐骨神经痛)(六)痛风性关节炎(七)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七、鼻窦炎(鼻渊)八、痛经辨治六法九、经间期出血(排卵期出血)十、闭经辨治八法十一、功能性子宫出诊治提要十二、荨麻疹辨治十三、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 下篇 医案拾零一、内科(一)外感、时病…… 附篇 发表的部分论文

封面

草庐医录-步连珍五十年中医临证精要

书名:草庐医录-步连珍五十年中医临证精要

作者:步东南

页数:466

定价:¥39.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7513224444

PDF电子书大小:3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