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性

节选

[

“拥有心灵”这件事,我们认为只出现在有移动能力的、活着的生物体(Organismus)里。心理(Seele)跟自由移动之间的关系至为紧密。落地生根的生物体几乎没有内心生活(Seelenleben)可言;对它们来说也是完全多余的。我们只要想一下,如果具有根系的植物有感觉与思想,对它们来说会是多么残忍的事:一方面完全不具备移动的能力,却在眼看要遭受伤害时没办法闪避;或者设想一株拥有理性和自由意志的植物,却注定不能以这种能力到处活动;它的意志和理性能力将永远无用武之地,*后只能归于尘土。于是我们看到,缺少内心生活,是植物和动物*重要的差别所在,它同时指出一个重要的意义,也就是移动与内心生活的关系。这个思路也让我们明白,在内心生活的发展过程中,与移动相关的一切都必须考虑进来;由于生物在空间移动上有种种限制,所以这个内心生活便负有预期未来、累积经验、发展记忆力的任务,而有助于生命的种种活动。所以我们首先可以确定,内心生活的发展是和位移的运动密不可分的;其次,内心的一切进展,取决于生物体自由行动的能力。因为这种行动能力会刺激和催促内心,要求内心生活的强度不断升高。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使我们剥夺一个人一切的行动自由,那他的整个内心生活就注定会停滞。二、心理器官的功能如果我们从这个观点去掌握内心生活的功能,就会明白这涉及一种天生能力的演化,其目的是在表现一种攻击的、防卫的或保障、防护的器官,这取决于生物体的处境需要的是攻击或防卫。所以我们只能把内心生活视为一套随时准备攻击或保全的复合体(Komplex);这些准备是对外在世界的响应,以确保人类生物体的存续与发展。这个条件确定之后,就衍生出其他条件,这些条件对于理解何谓“心理”来说相当重要。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孤立的内心生活;我们只能想象一个和周遭一切息息相关的内心生活,它会从外界接收刺激并且做出若干响应,也拥有必要的手段和力量以保护生物体的安全,维系其生命,不论是对抗环境或是和环境合作。我们从这里可以观察到各式各样的关系。首先是关于生物体本身:人类的特质,其身体结构、优点和缺点。不过这些都只是相对的概念。因为我们很难说某种能力本身或某个器官意味着优点或是缺点。这要从个体的环境去判定。比如人类的脚掌某种程度来说是萎缩的手。对于需要攀爬的动物而言,这会是严重的缺点。但是对于在平地行走的人类来说,这种脚掌是个明显的优点,没有人希望他的脚掌长得像正常的手掌一样。一般来说,不论在个人的或在所有民族的生活里,所谓劣势(Minderwertigkeit)并不是固定的,宛如永远隐藏着这个缺点的拖累,相反地,那必须视环境而定。我们将能看到,这里有多么广阔的领域供我们观察;人类的内心生活在面对全宇宙的大自然的所有要求时,和它们建立了什么关系,如对于日夜的变化、对太阳的主宰万物、对原子的活动力等。这些外在影响都跟我们内心生活的特质关系紧密。三、朝着目标努力的内心生活从种种心理活动中,我们首先认识到它是一种有目标的运动。因此我们必须先确定一件事:把人类的内心想象成一个静止的整体,那是完全谬误的。我们只能把它想象为包含许多进行中的力量,而这些力量是源自一个统一的原因,也努力朝着一个统一的目标前进。光是“适应”这个概念就已经隐含了努力朝向目标前进的意思。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目标的内心生活;它所包含的运动与活力都必须朝一个目标进行。所以说,人类的内心生活是由一个目标决定的。如果眼前没有一个目标去决定、制约、限制、拣择和引导的话,就没有人能思想、感觉、意欲甚至做梦。这一切几乎都涉及生物体以及外在世界的种种要求,以及生物体被迫做出的响应。人类的身心现象都和这些基本观念完全吻合。心理的发展必须以这里所说的框架去思考,它会朝向眼前的一个目标前进,而这个目标又是得自上述的各种力量作用。这个目标可能是变动的,也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可以用一种方式理解所有心理现象:把它们当作为了未来事物的准备。看起来,我们只能把心理器官(dasseelische Organ)想象成眼前有个目标,而个体心理学也认为人类一切心理现象都会指向某个目标。如果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目标,也对这世界多少有些认识,那我们就知道他的表意行为(Ausdrucksbewegungen)[1] 意味着什么,并且理解这些行为是他为此目标所做的准备。我们也会知道这个人还得做哪些动作,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就好像一个人如果知道石头放手会落到地上,那他也应该知道石头会经过什么路径。只不过,人的内心并不依循自然法则,因为眼前的目标并不是普遍固定不动的,而是有个别变化的。但是如果某人眼前有个目标,那么他会不由得产生对应的内心活动,仿佛真的有个自然法则在支配着,使他不得不依据该法则去行动。但是这代表着,在内心生活里并没有自然法则,而是每个人在这个领域里建立起自己的法则。如果他觉得这个法则就像自然法则一样,那就是他的认知欺骗了他,他以为他可以证明这个法则是不可变而有限定的,但其实那是他自己暗中在操纵的。比如说,如果有个人想画画,我们就会看到他做出各种有此目标者都会做的动作。他会依照绝对的顺序完成所有步骤,像是存在一个自然法则一样。但是他真的必须画这幅画吗?所以说,无生命的大自然的运动有别于人类内心生活的运动。这里就遇到人类是否有自由意志的争议。现在人们似乎都认为人类的意志是不自由的。是的,当人被一个目标束缚住,他确实是不自由的。而且,既然这个目标往往是来自宇宙的、动物的以及社会的限定,所以我们自然会觉得内心生活也是受到不变的法则支配。但是如果一个人否认且抵抗他和社群的关系,也不愿意迎合种种现实,那么内心生活里这些看似存在的规律性就会被扬弃,然后会出现一个新的规律性,这个规律性同样是由一个新的目标决定的。同样地,如果一个人对人生感到绝望而打算离群索居,那么社群的法律就再也没有任何约束力。所以我们必须说,只有设定了目标,内心生活的活动才会有其必然性。反过来说,我们有可能从一个人的行动中推论出他眼前的目标。这其实是更重要的事,因为有些人往往不清楚自己的目标在哪里。事实上,这也是我们为了研究人性知识时通常必须走的路。这个探究不像前一个研究那么容易,因为人的活动是多义的。不过我们可以把一个人的许多活动拿来比较,并且画线连在一起。在理解一个人的时候,可以把不同的生命时期的行为举止和表意形式,两两成对地用一条线连起来,于是我们手上就有了个系统,据此会得到一个方向一致的印象。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孩童时期的模式,出人意料地直到生命晚期都会反复出现。下面这个案例或许可以说明这点:一个刻苦奋斗的三十岁男子,历经了种种艰难,终于功成名就。有一天,他去看医生,因为他得了重度忧郁症,而且对工作和生活失去了兴趣。他说,他不久后就要订婚了,但是对未来有极大的不信任感。他受不了自己强烈的妒忌,而且婚约眼看有破裂的危险。然而,他的陈述并不十分可信;女方实在没有可以责怪的地方。他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不信任,使人不禁怀疑他属于一种人:他们因为受对方吸引而接近他们,但是会采取侵略性的态度,严重的妒忌毁掉了他们想建立的关系。为了画出上述的线段,我们从他的生活中挑出一个事件,并尝试和他现在的立场做比较。根据经验,我们总是会探问他*早的童年印象,尽管我们知道他的叙述有时候无法通过客观的检验。这个人提到早期童年记忆如下:他和母亲以及弟弟到市场上。因为人群拥挤,母亲把他抱了起来。但是当母亲发现她抱的是哥哥,于是把他放下,而去把弟弟抱起来。他只得愁眉苦脸地跟在妈妈身边自己走路。当时他四岁大。我们注意到他在讲述这个回忆时的语调,和刚才在陈述自己的痛苦时很相像:他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受疼爱的人,而且他一想到别人可能比他更受宠爱,他就会受不了。—我们对他指出这个情况之后,他非常惊讶,马上看出这其中的关联,也就是他的生活方式(Lebensstil)。我们看到一个人的表意行为,都必须设想那是指向某个目标,而这个目标之所以形成,则是受到外在世界给孩子留下的印象的影响。一个人的目标,或者说他的理想,早在生命*初的几个月里就形成了。因为在那段时间里,小孩子的感受(Empfindung)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孩子也会做出快乐或不愉快的回应。在其中,他的世界观以及对此世界观的态度就已经浮现出*初的线索,即便是以很原始的方式。也就是说,我们所能理解的内心生活的种种因素,其基础早在婴儿时期就奠定下来了。这些基础会不断扩建,它们是会改变的、可能受到种种影响的。各式各样的外在作用,都会强迫小孩子以某种态度去响应生活对他的种种要求。所以说, 当有些研究者强调,一个人的性格特征(Charakterzüge)在婴儿时期就看得出来,因而认为性格是天生的。我们不能说这看法有错,然而我们可以确定,如果以为人的性格是遗传自他的父母,那就不只是错误的,而且还是极为有害的,因为这会让教养者对自己的工作丧失信心。这个性格遗传论之所以得到支持,是因为有些教养者拿它来为自己开脱,撇清自己的责任,但这当然违背了教养的职责。在建立目标时还有个重要的辅助条件,那就是文化的影响。这个文化条件可说是构筑了一道栅栏,而小孩子的力量会不断和它碰撞,直到找到一条看起来可行的路,能让他实现愿望,在未来得到保障和适应。我们很快就会看到,小孩子对保障的渴望会多么强烈,而文化的融入又能提供多少保障。那不只是免于危险的保障,而是就像一部装配良好的机器一样,还要额外加上一个安全系数,以便保证人类不受伤害。小孩获取这个额外的安全系数的办法,就是过度地要求保障与欲望的满足,也就是要求额外的、更多的东西,超过他单纯的生存与平静的发展所需。于是他的内心生活就出现了一种新的活动。这条活动轴线,正如我们在此提到的,显然是一条朝向优势地位(Überlegenheit)的线。这个小孩子就像成人一样,想要成就比别人更多的事情;他追求优势地位,并由此获得上述的保障与适应—这正是他从一开始就设定的目标。内心生活就这样起了波动,产生一种不安,而且这种不安还会继续扩大。我们只要想象一下,比如,宇宙大自然的作用会迫使人们寻求更大的保障。或者当人的内心在急难中感到焦虑、感觉自己无法应付状况时,我们就又能观察到这种心态的异常,也就是比在平时更强烈地要求优势地位。

]

本书特色

[

★ 与弗洛伊德并驾齐驱的心理学大师的经典之作
★ 1928年德文修订版wei一中文直译
★ 畅销全球!阿德勒zui家喻户晓的作品
★ 理解个体心理学理论的代表作
★ 阿德勒逝世80周年,《理解人性》出版90周年 重现经典原貌
★ 越是理解自己和他人,就越能有更好的生活。

]

内容简介

[

希腊德尔斐阿波罗神殿入口,刻著一句著名的箴言“认识你自己”(gnothi seauton),那是人们终其一生都在追寻其答案的课题。人一生的际遇,无论是家庭、婚姻、职场或社会生活,遭遇到种种放不下也想不开的烦恼、纠葛和挫折,如果不从认识人性着手,探究性格形成的源头,就永远找不到解答。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的性格不是天生或遗传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依据其人生目标,逐步发展而成,因此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从孩提时候,就会因为身体构造和环境的问题心生自卑感,而克服这个自卑感就成了一生中重要的目标。如果因为人的好胜心和虚荣心作祟,使得心理发展转向对于权力和认可的渴望,便会导致性格上的种种偏差,一辈子困扰著人们。而探究这个性格发展的偏差,让人认识到生命的另一个重要动力,也就是社会情感,并且扩而充之,才能使人的生活回到正轨,和自己的生活和解,建立更充实的人际关系。

“认识人性”是阿德勒在维也纳社区大学开设的课程,每学期都有五百多个学生选课,一九二七年整理讲座内容出版后,更成为全球畅销书,也是阿德勒家喻户晓的作品。阿德勒一生主张“心理学要为生活和生命服务”,《认识人性》正是这个主张的代表作。

愿我的演说和这本书能够有助于照亮人性之路。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

作者简介

[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
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心理学界三巨头。

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是一位医生、心理治疗师。自创“个体心理学”这一心理学体系,被称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一生主张“心理学要为生活和生命服务”,对后续的西方心理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著有:《神经症的性格》(1912)、《器官缺陷及心理补偿的研究》(1917)、《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1919)、《认识人性》(1927)、《神经症问题》(1932)

区立远
台湾大学哲学系硕士,德国杜宾根大学古典文献学硕士。译有《一九三三:一个犹太哲学家的德国回忆》《疾病与权力》《山屋忆往:一个历史学家的临终追想》等。

]

目录

**版前言第二版前言**部 概 说导论 / 5**章:人的内心 / 19一、内心生活的概念及其前提 / 20二、心理器官的功能 / 21三、朝着目标努力的内心生活 / 22第二章:内心生活的社会性质 / 31一、绝对真理 / 32二、社群的强迫性 / 33三、防卫和适应 / 35四、社群情感 / 37第三章:孩童与社会 / 39一、婴儿的处境 / 40二、种种挫折造成的效应 / 42三、人是社会的动物 / 48第四章:外在世界的印象 / 51一、普遍的世界观 / 52二、世界观的发展的种种元素 / 54三、幻想 / 63四、梦(概说) / 66五、移情 / 67六、对他人施加影响(催眠与暗示) / 69第五章:自卑感和追求认可 / 75一、幼年早期的处境 / 76二、自卑感的补偿,对认可和优越的追求 / 78三、主要轴线和世界观 / 87第六章:为人生做准备 / 99一、游戏 / 100二、注意力与分心 / 102三、过失和健忘 / 105四、无意识 / 107五、梦 / 116六、天赋 / 127第七章:两性关系 / 129一、社会分工与两性社会 / 130二、男人在当今文化中的优先地位 / 132三、对女性劣势地位的偏见 / 139四、逃避女性的角色 / 143五、两性间的紧张关系 / 155六、改善的尝试 / 157第八章:手足 / 159第二部 性格论**章:概论 / 171一、性格的本质与形成 / 172二、社群情感对性格发展的意义 / 177三、性格的发展方向 / 182四、有别于其他的心理学派别 / 189五、气质和内分泌 / 190六、小结 / 197第二章:攻击性的性格特征 / 201一、虚荣(好胜心) / 202二、妒忌 / 229三、嫉羡 / 231四、吝啬 / 234五、仇恨 / 236第三章:非攻击性的性格特征 / 241一、避世 / 242二、恐惧 / 244三、胆怯 / 248四、适应不足的症状:没有被驯服的本能 / 257第四章:性格的其他表现形式 / 261一、开朗 / 262二、思想和表达方式 / 263三、小学生心态 / 264四、墨守成规和不知变通 / 265五、卑躬屈膝 / 267六、狂妄自大 / 270七、情绪化 / 272八、倒霉鬼和可怜虫 / 273九、宗教狂 / 274第五章:情绪 / 277**节:造成隔阂的情绪 / 279一、暴怒 / 279二、悲痛 / 283三、情绪的滥用 / 284四、作呕 / 286五、恐惧(惊吓) / 286第二节:使人拉近距离的情绪 / 289一、快乐 / 289二、同情心 / 290三、羞耻心 / 291附录:关于教育的一般注记 / 293结语 / 301

封面

认识人性

书名:认识人性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页数:304

定价:¥45.0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7-01

ISBN:9787514368956

PDF电子书大小:94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