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

本书特色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丛书共六卷,此书为其一。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为大背景,注重从政治的角度,全面反映国史发展的大脉络、主题主线、阶段性特征,详细阐述和分析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权的建立、巩固和发展过程,以及适应这种政权需要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健全、发展与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客观论述了相关重要政治人物、重大政治事件,认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符合中国实际、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对人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丛书六卷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1949—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1949—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1949—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作者简介

[

李正华,湖南衡阳人,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当代中国政治与行政制度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第6卷首席研究员。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人选。著有《中国改革开放的酝酿与起步》、《乡村集市与近代社会》,参与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等。张金才,山东德州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现从事中国当代政治史研究,主要方向为新时期法治建设史及邓小平、陈云生平思想研究。著有《新时期法制建设进程》、《从中央委员到领导核心——1945—1978年间的邓小平》;参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源》等。

]

目录

目 录绪 言 一、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思路和基本构架 **章 新中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1949—1956) **节 新中国的建立与人民政权的巩固 一、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制定《共同纲领》 二、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及各级地方政权 三、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溯源 二、1954年宪法的制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目 录
绪 言
一、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思路和基本构架

**章 新中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1949—1956)
**节 新中国的建立与人民政权的巩固
一、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制定《共同纲领》
二、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及各级地方政权
三、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溯源
二、1954年宪法的制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三、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创建
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二、人大制度确立后人民政协性质和任务的变化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色与优势
第四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定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由来
二、建国初期的民族识别工作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第二章 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的初步探索(1956—1966)
**节 探索中国自己政治发展道路的良好开端
一、《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二、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制定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提出
四、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
第二节 “左”倾错误的发展与纠“左”的努力
一、整风运动的开展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二、“大跃进”的发动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
三、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及其中断
第三节 国家政治关系的调整
一、党内关系的调整
二、党政关系及统一战线工作的调整
三、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及民族宗教政策的调整
第四节 政治思想领域“左”倾错误的发展
一、对国际国内形势的严重估计和重提阶级斗争
二、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左”的错误的发展
三、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批判

第三章 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严重曲折(1966—1976)
**节 “文化大革命”对国家社会政治结构的冲击和内乱中
    稳定局势的努力
一、以“文化大革命”为形式的政治大革命
二、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政治设想
三、政治领导结构的变化和抵制动乱的斗争
四、解放军、工人宣传队的政治领导和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第二节 政治局势的相对稳定及内在矛盾的积累和发展
一、九大后“斗、批、改”和一些党政机构的恢复活动
二、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三、纠“左”与批“右”的曲折
第三节 1975年整顿与“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一、“批林批孔”运动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组阁”图谋的破产
二、1975年的整顿和挫折
三、“四五”运动与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
四、正确认识“文化大革命”错误的性质及其原因

第四章 拨乱反正与中国政治发展新时期(1976—1982)
**节 拨乱反正的展开
一、揭批“四人帮”和抵制“两个凡是”错误方针
二、初步纠正冤假错案和政治生活逐步恢复正常
三、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第二节 国家政治生活在改革开放中步入正轨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二、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和坚持
三、冤假错案的平反和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
四、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完成

第五章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1982—1992)
**节 制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纲领和初步展开政治体制改革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纲领的制定
二、政治体制改革任务的提出
三、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的废除
四、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
五、撤社建乡与村民自治的兴起
第二节 推进民主和法制建设
一、三大政治制度的坚持与完善
二、1982年宪法的修订实施与法制建设的新成就
三、“一国两制”和爱国统一战线的新发展
第三节 进一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和维护政局稳定
一、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二、1989年政治风波的平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开辟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继续发展(1992—2002)
**节 南方谈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推动
一、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
二、南方谈话对中共十四大的指导意义
三、中共十五大的召开与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提出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三、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
四、增强和扩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及群众基础
五、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一、三大政治制度继续健全和完善
二、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
三、人权事业不断推进
四、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持续推进
五、政治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
六、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第四节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继续加强
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及实施
二、1993年、1999年宪法修正案及其意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第七章 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2002—2012)
**节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一、提出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三、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第二节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一、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三、尊重和保障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
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形成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
三、完善人权的司法保障
第四节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二、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三、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

结 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信息

封面

949-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

书名:1949-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

作者:李正华

页数:320

定价:¥53.0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515407340

PDF电子书大小:153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