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诗学读本

本书特色

[

    中国史诗学术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初的译介域外史诗和研究成果、开展中国史诗传统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到渐次展开浅显和专深不同层次研究工作的几个阶段。晚近的中国史诗研究,在问题意识、研究理路、技术路线、田野方法等多个方面,逐渐显现出某种学术研究范式的创新和开拓,那就是牢牢立足中国极为丰富的活形态史诗传统,结合国际史诗学晚近的发展趋势,在如下环节上有所建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史诗学术语体系,总结田野研究和田野再认证模型,归纳意义生成和传递的“五个在场”要素,反思文本制作的“格式化”弊端,搭接起古代经典和当代活形态口头传统之间的类比关联,阐释句法程式与隐喻之间的对接和组构规律,等等。读者当能从朝戈金、冯文开编著的《中国史诗学读本》中看到中国史诗学发展的足印。

]

内容简介

[

    
从19世纪在华传教士把西方史诗引入中国,到20世纪20—30年代对东西方史诗的介绍,再到20世纪中叶中国史诗的发现和学科的建立,后至21世纪初史诗研究的发展以及观念和范式的转换,中国史诗研究的著述已经蔚为大观。《中国史诗学读本》精心遴选的二十五篇论文基本上反映了百年来中国史诗学的前沿性成果,在中国史诗学发生和发展脉络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见解独特,且影响力持久,是史诗学界同仁们一直称道和反复引证的经典性理论文献。朝戈金、冯文开编辑《中国史诗学读本》的目的是希图国内外史诗研究者,本科生和研究生,乃至广大史诗学爱好者们能更好地了解百年来中国史诗学的学人们在这个领域的开拓与创造,进而推动中国史诗学研究。

]

作者简介

[

  
朝戈金,1958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法学(民俗学)博士,美国密苏里大学博士后。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长、研究员,口头传统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CIPSH/ICPHS)副主席。主要研究方向为口头传统与口头诗学,史诗学与民间叙事传统。已出版专著《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等,译著《口头诗学:帕里一洛德理论》;代表性论文有《从荷马到冉皮勒:反思国际史诗学术的范式转换》、《口头诗学五题:四大传统的比较研究》(合写)、《西方史诗学术史谫论》、《关于口头传唱诗歌的研究——口头诗学问题》等。冯文开,1975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俗学博士。现为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口头传统与史诗学学术史。发表论文《声音的再发现:(捉季布传文)的知识考古》、《20世纪(诗经)“史诗问题”的论争与反思》、《论国外史诗及其理论译介与中国史诗学的建构》、《20世纪中国史诗学研究的诠释与思考》、《西方文论语境中史诗观念和研究范式的演进与转换》及《多重标识:史诗演述中歌手的身体语言》等。

]

目录

正名杂义·史诗摩罗诗力说门外文谈·不识字的作家故事诗的起来史诗史诗问题“藏三国”的初步介绍《罗摩衍那》在中国谈史诗《江格尔》中的《洪格尔娶亲》日出扶桑:中国上古英雄史诗发掘报告——文学人类学方法的实验近东开辟史诗·前言蒙古英雄史诗中马文化及马形象的整一性格萨尔王与历史人物的关系——格萨尔王艺术形象的形成英雄的再生——突厥语族叙事文学中英雄入地母题研究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序蒙古——突厥英雄史诗情节结构类型的形成与发展《摩诃婆罗多》译后记叠加单元:史诗可持续生长的结构机制——以季羡林译《罗摩衍那·战斗篇》为例叙事语境与演述场域——以诺苏彝族的口头论辩和史诗传统为例藏族口头传统的特性——以史诗《格萨尔王传》为例口头传统与书面传统的互动和表演文本的形成过程——以蟒古思故事说唱艺人的田野研究为个案二十世纪汉语“史诗问题”探论奥德修斯的名相史诗观念与史诗研究范式转移从荷马到冉皮勒:反思国际史诗学术的范式转换《中国史诗学文选》选文出处

封面

中国史诗学读本

书名:中国史诗学读本

作者:朝戈金 主编

页数:406

定价:¥66.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516114704

PDF电子书大小:149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