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研究

内容简介

[

  许刘英著的《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研究》讲述了: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是伴随着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以及中国近代学术分科体制的建立而逐步产生和发展的。从20世纪初到1949年,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学科理论构架基本形成,学科研究方法初步确立,并形成其独立的学科地位。具体考察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兴起的背景、学科制度建设、学科理论研究以及与近代乡村建设运动的互动及其影响等重要方面,不仅有助于理清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自身的发展历史,而且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百余年来中国现代学科知识体系创建的过程。当然,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但其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对当今我国教育社会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来说仍是一笔值得借鉴的宝贵财富。

]

作者简介

[

  许刘英,1975年出生,安徽庐江人,2007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获历史学硕士,201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获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学术史、教育社会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承担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参与《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词条的撰写。在《高等教育研究》、《现代大学教育》、《华南师范大学学报》、《宁夏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数篇。

]

目录

绪论一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二 文献综述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章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兴起**节 清末新式教育与近代学科体制的建立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第三节 陶孟和与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发端一 陶孟和的社会学及教育社会学研究概况二 《社会与教育》: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发端的标志性研究成果三 陶孟和对中国教育社会学的贡献和影响第二章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建制**节 近代中国高校教育社会学的课程设置一 20世纪30年代中期前高校教育社会学课程的创设二 20世纪30年代中期后高校教育社会学课程的调整三 教育社会学课程在部分中学和师范讲习所开设概况第二节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学者群体及其基本特征一 学会、期刊与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学者群体二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学者群体的构成三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学者群体的基本特征第三节 个案考察:中央大学教育社会学系第三章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理论研究**节 国外教育社会学的译介与导人一 国外教育社会学译著概述二 译著特点、成就之分析第二节 教育社会学学科要素探讨一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主题二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三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功能第三节 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探索第四节 教育社会学“中国化”的理论尝试一 雷通群与教育社会学“中国化”的早期尝试二 卢绍稷与教育社会学的“中国化”第四章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与乡村建设运动**节 教育社会学学者与乡村建设及乡村教育研究一一以余家菊为考察中心一 余家菊的乡村教育研究历程二 《乡村教育通论》:乡村教育研究的综合性成果第二节 教育社会学学者投身乡村建设运动一 谋“民族中心教育”之实现一一崔载阳与国立中山大学教育研究所乡村教育实验二 促“民生本位教育”之普及一一邰爽秋与大夏大学的“念二运动”三 觅教育研究之新途径一一廖泰初与燕京大学“乡村社区的教育研究”第三节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与乡村建设运动的互动及其影响一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对促进乡村建设运动的影响二 乡村建设运动对教育社会学的“反哺”作用第五章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主要成就、学科地位及其局限性**节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主要成就及特征一 学科理论构架基本形成二 学科方法论初步确立第二节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及影响一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地位二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与教育学“科学化”第三节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局限性附录一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译文篇目汇编附录二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发展大事记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封面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研究

书名: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研究

作者:许刘英

页数:311

定价:¥75.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16183823

PDF电子书大小:38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