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故园心黄花涝古镇民俗文化调查研究

内容简介

[

  《万里故园心 黄花涝古镇民俗文化调查研究》首章以文献梳理引入研究主题,交代研究框架。次章介绍黄花涝民俗的文化地理空间,既给读者展现黄花涝物质形态的民俗文化,又分析黄花涝民俗文化赖以产生、变迁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空间。其后三章分别从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三个方面概述黄花涝民俗文化及其变迁,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从生产活动到娱乐活动,不啻为近代百年来中国农村风俗史的生动剪影和微缩景观。尾章在调研基础上,提出关于新时代民俗文化传承创新的一系列思考。总体上,研究体系比较完整,逻辑较为严密,各研究环节衔接自然,较好体现了文以载道、经世致用的学术使命。

]

作者简介

[

  陶维兵,男,1976年生,湖北麻城人,现任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文化与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城市历史、文化与城市治理。先后主持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项,武汉市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三项,主持湖北省社科联“基层社科研究资助”项目一项,参与国家、湖北省社科基金、中央党校及中央组织部党建所、全国党建研究会重点调研课题多项。在各类报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中西方政党执政比较初探》《城市形象传播研究》《从洋务运动到改革开放——武汉百年思潮研究》等专著,参编著作三部。科研成果获湖北省优秀调研成果奖二等奖一项,广西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一项,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多项应用对策研究成果获省市领导肯定批示。

]

目录

第1章 引论: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1.1 农村民俗文化研究综述1.2 调查区域第2章 黄花涝民俗的文化地理空问2.1 历史文化遗存2.1.1 战国古石坡2.1.2 古渡2.1.3 富家堡三国古墓2.1.4 郭王庙遗址2.1.5 明代古石街2.1.6 清代亚元居旧址古墙壁2.1.7 古民居2.1.8 崇道堂2.2 历史文化景观2.2.1 沧浪亭2.2.2 状元亭2.2.3 地名文化2.2.3 老水塔2.2.4 黄花涝文博馆2.2.5 三清书画院2.3 宗教文化景观2.3.1 古铁佛寺2.3.2 天主教堂第3章 物质生活民俗3.1 物质生产民俗及其变迁3.1.1 农渔业生产民俗3.1.2 家庭养殖生产民俗3.2 消费生活民俗及其变迁3.2.1 居民服饰习俗3.2.2 居民饮食习俗3.2.3 建房居住习俗3.2.4 交通出行习俗3.2.5 交往联络习俗3.3 工商贸易民俗及其变迁3.3.1 手工业通行习俗3.3.2 商贸业通行习俗第4章 社会生活民俗4.1 家族、亲族礼俗及其变迁4.1.1 家族民俗4.1.2 人情往来风俗4.2 人生礼俗及其变迁4.2.1 诞生仪礼4.2.2 婚嫁仪礼4.2.3 生辰仪礼4.2.4 丧葬仪礼4.3 岁时节日民俗及其变迁4.3.1 传统节日民俗4.3.2 政治性节日4.3.3 地域性节庆4.3.4 外来节日第5章 精神生活民俗5.1 信仰民俗及其变迁5.1.1 民间信仰5.1.2 民间禁忌5.1.3 宗教信仰5.2 游艺民俗及其变迁5.2.1 民间口头文学5.2.2 民间娱乐活动5.2.3 民间游戏竞技第6章 习俗承继与文化创新6.1 近四十年来我国乡村民俗文化的变迁6.1.1 民俗文化内容变迁6.1.2 民俗文化功能变迁6.1.3 民俗传承主体变迁6.2 我国乡村民俗文化变迁的成因与趋向6.2.1 民俗文化变迁的成因分析6.2.2 民俗文化变迁的趋向判断6.3 我国乡村民俗文化传承、创新的紧迫性与可行性6.3.1 乡村民俗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意义6.3.2 乡村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案例分析及经验借鉴6.4 新时代我国乡村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路径6.4.1 完善村级协同治理体系,把握乡村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6.4.2 坚守乡村文化根脉,抓好优秀民俗文化的挖掘与整理6.4.3 开发乡村文化资源,推进农村民俗文化的创新与发展6.4.4 建设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增强农村民俗文化的活力附录附录一 黄花涝民俗文化调查问卷附录二 黄花涝民俗文化问卷调查分析报告附录三 黄花涝民俗文化调查访谈提纲附录四 黄花涝民俗文化调查访谈记录参考文献后记

封面

万里故园心黄花涝古镇民俗文化调查研究

书名:万里故园心黄花涝古镇民俗文化调查研究

作者:陶维兵

页数:215

定价:¥49.0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8-01

ISBN:9787519445041

PDF电子书大小:14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