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性确证-(中国武术教育的历史演进与现代转型)

节选

[

  《文化性确证:中国武术教育的历史演进与现代转型》:  三 至“武”即“文”:武术教育的发展价值  (一)丰富学校体育的内涵  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连续20多年呈下降趋势,为了使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回到真正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发展目标的轨道上来,教育部于2013年选中了“田径、武术、游泳、体操、篮排足”等7个项目率先联合专业体院开启了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不可否认,此举的出台对于提高青少年体质,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作为一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武术在其几千年的衍生发展过程中汲取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医学、养生学的诸多精华。如果从一种民族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武术与教育领域方面的联系相对于其他民族文化遗产要紧密地多。然而,青少年学生的活动空间主要在校园范围之内,现实情况是“三分之二以上的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一些开设武术课的学校以跆拳道、空手道等域外武技代替中国武术”“学生喜欢武术,却不喜欢上武术课”的尴尬现状,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作为一项对于练习者柔韧、灵敏、协调、力量等综合素质均有促进作用的项目来说,武术无疑是一项全身上下都能参与进来的全身运动。同时不少拳种在演练的同时强调呼吸与意念的配合,这也在无形之中加强了人体神经系统与呼吸系统的锻炼,因此可以说武术是一项既练筋骨皮又练精气神的体育运动。近年来,由于过度重视应试教育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不少学校在教育的层面出现了德育环节的缺失,这也进一步导致了青少年心灵与品格方面的培养出现问题,不断涌现的校园暴力新闻便是对此问题的一个折射。通过练习武术,在对青少年学生起到身体锻炼作用的同时,更重要的则是对其人格以及品性方面的塑造。  古语有云“未曾习武先修德”“丧礼者不可与之交”,作为中国武术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武德是一种区分于社会道德的特殊道德。他对于习武者的行为有着严格的要求以及规范。从师父选徒授徒到日后武者匡扶正义,武德思想可谓贯穿武术教育的始终。因为武德产生于社会道德之上,所以其具备社会道德的普适性,除此之外武德还包含一些不逾越于社会道德以及法律规范的其他行为规范,如“三奖六惩(奖爱国卫民惩卖国求荣等)”“扶危济贫,除暴安良”“虚心请教、屈己待人”等思想。武德所追求的“仁”“义”“礼”“信”,便是对青少年人格培养、德艺双修的*好引导。正如学者所言,中国武术不论是其自身文化体系还是技术教授过程均可以对青少年的完整人格进行塑造,从而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除了在对青少年个体产生积极影响之外,从学校以及社会角度而言,武术进入校园对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也是有着非常积极而深远的意义的。曾经有人评价武术说“武术属于体育,但是高于体育”,其一方面所表达的是武术具有其他体育项目兼备的健身,但是其“高于体育”可理解为武术是一种传承千年、千锤百炼的文化现象。武术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中国传统哲学、中医学、兵法、伦理道德以及戏曲舞蹈等文化相互融合,并形成了一种具备自身鲜明文化特点以及技术体系的传统体育项目。  武术以其“博大精深”的鲜明特点为大家所熟知,笔者认为此处的博大可以理解为武术的技术体系以及流派种类繁多,而精深二字则为武术所深蕴的理论基础与文化内涵。以传播*为广泛的太极拳为例,其套路演练过程中所强调的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与呼吸意念相结合等思想便与传统道家文化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不谋而合。因此,在校园中开展武术教育无疑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直接,而且可以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传承。  ……

]

内容简介

[

本书为作者的博士论文。中国武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武术是炎黄子孙传承千年的智慧结晶,是华夏文化光耀世界的个性表征。在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武术在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国民精神、国民性格的建构中,更具不可替代的独优惠值。书稿探讨了中国武术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历史,揭示武术本身的教育与文化内涵,探索武术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并对当前中国武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

作者简介

[

  关博,1980年生,辽宁沈阳人。教育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武术七段,国家段位制考评员,国家裁判员,教育部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东北师范大学五行通背拳)传承基地负责人,东北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中心主任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武术教育、武术文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六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太极拳系列音像教材五部。

]

目录

导论一 研究缘起二 研究意义三 研究主题、思路与方法四 研究现状**章 武术教育文化性的理论诠释一 武术教育文化性的概念与内涵二 武术教育文化性的主要表征三 武术教育文化性的思想根基第二章 武术教育文化性的价值意蕴一 传统武术教育文化性理论研究的时代回应二 以“武”育“人”:武术教育的本体价值三 至“武”即“文”:武术教育的发展价值四 借“武”塑“魂”:武术教育的文化担当第三章 武术教育文化性的历史溯源一 “术”与“道”:武术教育文化的萌发二 发展与异化:武术教育文化的历时考察三 武术教育文化要素的流变:横向的剖析四 武术教育文化性发展的历史启示第四章 文化性缺失:武术教育异化的表征与原因一 武术教育文化性异化的表现二 武术教育文化性异化的归因第五章 本土之承与他山之石:武术教育文化性的理性建构一 武术教育文化性建构的核心原则二 武术教育文化性建构的本土之承三 武术教育文化性建构的他者之鉴——基于仪礼的视角四 武术教育文化性建构的具体理路结语参考文献

封面

文化性确证-(中国武术教育的历史演进与现代转型)

书名:文化性确证-(中国武术教育的历史演进与现代转型)

作者:关博

页数:230

定价:¥78.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5-01

ISBN:9787520362085

PDF电子书大小:3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