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诗学导论

本书特色

[

本书梳理日本诗学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剖析体系结构,探究诗学范畴,并结合日本文学史发展,探索日本诗学的特色价值。日本诗学经历了对中国诗学引进、套用、活用的过程,形成了 “物哀”、“幽玄”、“寂”等一系列具有本土特色的诗学概念范畴,成为东方文论乃至于世界诗学丛林中的参天大树。如果从现存的日语文献资料看,日本古代诗学偏重于纯文学形式的探讨,而对文学的本质本源、社会价值功能等重大问题较少关心论辩。但结合日本现存的大量汉语诗话及汉诗文别集总集看,上述情况又会有所不同。在著述方式上,日本传统文学创作呈现出偏重私人性和家传性质的特点,创作内容上有着杂糅并存的特征,而在文体上则出现闲散随笔化的倾向。这些诗学表现,都与日本民族文化及历史发展特征息息相关。本论著对日本诗学中重要范畴所形成的两级结构,进行探索,并对日本诗学体系的总体特征进行概括,这些都将成为本论著对日本诗学论述的重要内容。

]

内容简介

[

本书梳理日本诗学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剖析体系结构, 探究诗学范畴, 并结合日本文学史发展, 探索日本诗学的特色价值。日本诗学经历了对中国诗学引进、套用、活用的过程, 形成了“物哀”、“幽玄”、“寂”等一系列具有本土特色的诗学概念范畴, 成为东方文论乃至于世界诗学丛林中的参天大树。本论著对日本诗学中重要范畴所形成的两级结构, 进行探索, 并对日本诗学体系的总体特征进行概括, 这些都将成为本论著对日本诗学论述的重要内容。

]

作者简介

[

严明,1956年生,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师从钱仲联,1990年获博士学位。先后任教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日本神奈川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全国明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长期从事明清文学及东亚汉文学研究,完成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出版专著《清代广东诗歌研究》、《中国诗学与明清诗话》、《红楼梦与清代女性文化》、《东亚汉诗的诗学构架与时空景观》、《近世东亚汉诗流变》等10余种,发表论文100余篇。
山本景子,1969年生,1991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1995年至1997年留学于四川大学中文系,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在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担任日语讲师。
熊啸,1986年生,上海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现为浙江财经大学讲师。主持科研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好色与“好色”之间——日本江户、明治时期艳诗研究》、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陈文述及其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近年来发表的学术论文主要有:《诗风、世风之变与艳诗在明代及江户的创作》、《批判、反抗与改编:艳诗评论及阐释话语的多向度建构》、《日本江户明治时期汉诗风潮的演变与泽井鹤汀的》等。

]

目录

“ 诗学” 本义与诗学再诠   ———“ 比较诗学与比较文化丛书” 编纂前言
序言 日本诗学的概念界定一、东西方诗学之辨二、日本诗学的产生背景三、日本诗学概念的确立
**章 日本诗学发展阶段论**节 萌芽期(上古—9世纪平安前期)第二节 发轫期(平安时代 10世纪—12世纪) 第三节 拓展期(镰仓时代—13世纪至14世纪初)第四节 嬗变期(室町时代—14世纪至16世纪)第五节 创新期(江户时代前期—17世纪至18世纪前半)第六节 扩展期(江户时代后期—18世纪后半至19世纪前半)第七节 重塑期(明治时代—1868年至1912年)第八节 成熟期(大正、昭和前期——1912年至1945年)
第二章 日本文体论**节 和歌第二节 连歌第三节 俳谐第四节 物语第五节 新体诗第六节 新小说
第三章 日本诗学范畴论**节 “诚”(まこと)第二节 “物哀”(もののあはれ)与“清趣”(をかし)第三节 “幽玄”(ゆうげん)第四节 “寂”(さび)第五节 “好色”(こうしょく)与“劝惩”(かんちょう)第六节 “丈夫风格”(ますらをぶり)与“弱女风格”(たをやめぶり)
第四章 日本诗学特征论**节 “间”意识的渗透第二节 崇“情”的传统 第三节 “私人”化的写作倾向第四节 尚“小”的审美取向
第五章 日本诗学价值论**节 日本诗学价值的基本层面第二节 杂糅中的固守本色第三节 日本诗学与歌学之辨参考书目跋语

封面

日本诗学导论

书名:日本诗学导论

作者:严明,(日)山本景子,熊啸著

页数:312页

定价:¥88.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12-01

ISBN:9787532594481

PDF电子书大小:158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