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佳作精选】变幻多彩的地球

节选

[

出现这种形势,是因为山东丘陵上升的时候,旁边的平原却在下沉。这种沉降曾使海水淹没到太行山麓,太行山与嵩山之间,成为当时陆上的一条巨大洪流即黄河前身的人海口。它和太行山东侧其他众多人海的洪流带来大量泥沙淤积,于是有了今天的华北大平原,山东丘陵也不再孤悬海外了。宋代的沈括对此已有认识,在《梦溪笔谈》中作了很有科学意义的记述:“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皆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尧殛鲧于羽山,旧说在东海中,今乃在平陆。凡大河、漳水、滹沱、涿水、桑乾之类,悉是浊流。今关、陕以西,水行地中,不减百余尺,.其泥岁东流,皆为大陆之土,此理必然。”

沈括看出了河流带去泥沙填海为陆这种外力地质作用的存在,但他尚未认识到,如果不是还存在引起地面升降的内力地质作用,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华北平原。

平原的形成,不仅要有流水带来泥沙,首先还需要这里地势低下,能接受沉积物。地壳中某些部位向下沉陷,是形成这种场所的根本原因,而这种沉降地带如已被填为陆地,就应不能再接受沉积。像华北平原未被淤塞以前这种大陆边缘的浅海,深度*多不超过200米,按说沉积物的厚度积累到200米左右时,就应高出水面,不再增加厚度。可是现在华北大平原下,第四纪时堆积的沉积物厚达数百米至千米左右,如加上第三纪时的沉积物,厚度更要增加,*厚处可达5000米左右,*少也有1500米左右。这说明,新生代以来,这个地区多次及持续下沉,所以能堆积得这样厚。厚度的差异则说明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下降的幅度不一,而且也不总是沉降,与从大陆带来的泥沙多少也有关系。全球性冰川消长引起的海平面升降,对滨海平原的沧桑变化更会有直接的明显的影响。这使华北大平原有了一部复杂的历史。

……

]

内容简介

[

《中国科普佳作精选:变幻多彩的地球》所收入的作品,正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佳作的共同特点,一是不只局限于对科学知识的阐述,而是注重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二是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做到了科学性、可读性、趣味性的统一。作家们娓娓动听的叙述,生动形象地反映了科学家们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正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渴求知识的广大读者的心田。

]

作者简介

[

陶世龙,男,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1951年到北京市团委机关工作,次年参与建立北京地质学院,历任教务处科长、副处长,学报副主编、编审,地质学史研究室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 1949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他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文革”中因发表讲述太阳黑子的文章,被定为“影射攻击党”的罪名,1979年取消并恢复名誉。1980年参加中国科协科普考察团赴美国考察,此后致力于科普创作事业,主要从事自然科学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的研究。参与主编了《科普创作》、《科技写作》、《科普创作概论》和《黄河文化》。编辑出版了《中华文化纵横谈》。

]

目录

总序
上编
遥远,但是密切……
变幻多彩的地球
地球的面纱
南方在何处
无形的锁链
现在几点钟
来自地下的情报
深入地下会遇到些什么
名山不在高
会“长”高的山
我国的山为什么特别多
山水之间
水土之间
北京需要森林
为什么长江三峡特别险峻
为什么桂林山水特别秀丽
人间银河
地上的明珠
为什么长江中下游一带湖泊特别多
为什么洞庭湖不再是我国**大淡水湖了
珍惜湖泊的生命
幸福的泉源
开发地下的海洋
看不见的雨
会“唱歌”的沙丘
沙漠
雪山草地的秘密
冻土奇观
冰川的消长
海洋在召唤
芬地湾寻潮
钱塘潮为什么特别有名
珊瑚岛
海底的发现
矿找得完吗
谁找的矿多
矿为什么可以被找到
汉白玉的来历
石头是怎样烂掉的
花岗岩为什么特别坚固
萤石——真正的宝石
炼石成钢
石头变黄金
无穷的财富
……
下编

封面

【中国科普佳作精选】变幻多彩的地球

书名:【中国科普佳作精选】变幻多彩的地球

作者:陶世龙

页数:295

定价:¥24.0

出版社:湖南教育

出版日期:1999-08-01

ISBN:9787535529398

PDF电子书大小:13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