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同储粮生态区域储粮工艺研究

节选

[

  《中国不同储粮生态区域储粮工艺研究》:    (2)长江中下游平原  本区由长江及其支流冲击而成。自西而东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以及长江三角洲平原。1月平均气温为0~5.5℃,7月平均气温为27~28℃,>35℃高温天数为10~20 d,主要出现在7、8月份伏旱季节;>10℃的初、终期出现在3月底和10月中旬,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为4 500~5 500℃。年降水量为1 000~1 400 mm,多集中于春夏两季。本区洪涝灾害多,尤以两湖平原*为严重,其次是长江三角洲平原。本区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西部的两湖平原与东部长江三角洲平原属于北亚热带,故成为稻麦两熟或麦棉两熟地区;中部的鄱阳湖平原属中亚热带,故可采用双季稻三熟制。  本区可考虑在冬季进行低温储藏。3月底前将粮温和水分降至安全水平后密封;夏季酷热,待粮温上升至20℃左右时,可使用谷物冷却机对粮食进行降温。本区降雨天数多,频次大,夏季持续的酷热使储粮难度加大,在长江以南更是如此。  (3)江南丘陵  江南丘陵介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南岭、雪峰山与武夷山、仙霞岭之间,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分布。比较重要的有湘江谷地、赣江谷地和钱塘江谷地等。为中亚热带气候。夏季高温,7月平均气温为28 29℃,冬季不太冷,1月平均气温为4~7℃。日平均气温≥10 ℃的积温为5 500—6 500℃。年降水量为1 200~1 900 mm,主要集中于5~9月。其中春雨比率*高,盛夏7—8月常有伏旱,作物一年两熟,为我国重要的双季稻产区。  本区冬季不冷,春雨连绵,梅雨显著;夏季高温多雨,使得储粮难度加大。  ……

]

本书特色

[

该项目是由科技部立项,国家粮食局组织,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主要成果的基础上,由全国50多位顶级粮食储藏专家学者历经十年调研验证、共同完成的重大科研课题;是在研究创建具有中国特色 “储粮生态系统理论体系”的框架下,对“不同储粮生态区域粮食安全储藏评价体系”等科研课题的实际运用。是全方位覆盖我国粮产区、阐述*为全面详尽、实用有效的安全储粮指导和评价标准体系全书;是兼具学术性、指导性、实用性、原创性为一体的科研专著。

]

内容简介

[

  《中国不同储粮生态区域储粮工艺研究》是该研究成果的全面总结,也是以此成果为指导建立的“不同储粮生态区域粮油储藏技术规范体系”的应用与发展。《中国不同储粮生态区域储粮工艺研究》内容是我国几十位粮食储藏专家、学者和有关单位基层职工的辛勤劳动、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从一个侧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当代中国粮食储藏科技进步的轨迹和水平。《中国不同储粮生态区域储粮工艺研究》的出版发行,为我国粮食储藏事业的发展与创新,特别是为多重储粮生态区域科学、合理储藏工艺研究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

]

目录

**章 中国储粮生态区域划分的依据及特点研究**节 中国储粮生态区域划分的依据及特点一、概述二、影响我国储粮生态区域划分因素的分析、指标选择和依据第二节 我国七个储粮生态区的范围及其特点一、高寒干燥储粮生态区二、低温干燥储粮生态区三、低温高湿储粮生态区四、中温干燥储粮生态区五、中温高湿储粮生态区六、中温低湿储粮生态区七、高温高湿储粮生态区第二章 不同储粮生态区域生态特点及储粮技术应用现状**节 高寒干燥储粮生态区一、概述二、本生态区仓型总体情况三、本生态区安全储粮技术总体情况四、本生态区储粮设施总体情况五、本生态区安全、经济储粮技术应用优化方案第二节 低温干燥储粮生态区一、概述二、本生态区仓型总体情况三、本生态区安全储粮技术总体情况四、本生态区储粮设施总体情况五、本生态区安全、经济储粮技术应用优化方案第三节 低温高湿储粮生态区一、概述二、本生态区仓型总体情况三、本生态区安全储粮技术总体情况四、本生态区储粮设施总体情况五、本生态区安全、经济储粮技术应用优化方案……第三章 不同储粮生态区域安全储粮经济运行方案第四章 中国储粮工艺模式的研究与应用第五章 中国不同储粮生态区域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第六章 粮食安全储藏技术指标评价体系第七章 中国储粮生态系统研究展望主要参考文献

封面

中国不同储粮生态区域储粮工艺研究

书名:中国不同储粮生态区域储粮工艺研究

作者:本书编委会

页数:548

定价:¥280.0

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36479272

PDF电子书大小:9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