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译释-中华传统保健文化

节选

[

  《黄帝内经译释》:  【原文】帝日:夫子言卫气每至于风府,腠理乃发,发则邪气人,入则病作。今卫气日下一节,其气之发也。不当风府,其日作者奈何?  岐伯日:此邪气客于头项循膂而下者也,故虚实不同,邪中异所,则不得当其风府也。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故风无常府,卫气之所发,必开其腠理,邪气之所合,则其府也。  帝日:善。夫风之与疟也,相似同类,而风独常在,疟得有时而休者何也?  岐伯日:风气留其处,故常在;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  帝日:疟先寒后热者何也?  岐伯日:夏伤于大暑,其汗大出,腠理开发,因遇夏气凄沧之水寒,藏于腠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则病成矣。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  帝日:先热而后寒者何也!  岐伯曰: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日温疟。其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日瘅疟。  帝日:夫经言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今热为有余,寒为不足。夫疟者之寒,汤火不能温也,及其热,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余不足之类。当此之时,良工不能止,必须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愿闻其说。  岐伯日:经言,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故为其病逆未可治也。夫疟之始发也,阳气并于阴,当是之时,阳虚而阴盛,外无气,故先寒栗也;阴气逆极,则复出之阳,阳与阴复并于外,则阴虚而阳实,故先热而渴。夫疟气者,并于阳则阳胜,并于阴则阴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病极则复。至病之发也,如火之热,如风雨不可当也。故经言曰:方其盛时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谓也。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发,为其气逆也。  帝日:善。攻之奈何?早晏何如?  岐伯日:疟之且发也,阴阳之且移也,必从四末始也。阳已伤,阴从之,故先其时坚束其处,令邪气不得入,阴气不得出,审候见之在孙络盛坚而血者皆取之,此真往而未得并者也。  帝日:疟不发,其应何如?  岐伯日:疟气者,必更盛更虚。当气之所在也,病在阳,则热而脉躁;在阴,则寒而脉静;极则阴阳俱衰,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  帝日:时有间二日或至数日发,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  岐伯日:其间日者,邪气与卫气客于六腑,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疟者,阴阳更胜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帝日:论言夏伤于暑,秋必病疟。今疟不必应者何也?  ……

]

本书特色

[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早的典籍之一。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它的问世,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标志着祖国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的阶段发展到了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

]

内容简介

[

  《黄帝内经译释》以黄帝、岐伯与、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

目录

素问篇素问译注卷一上古天真论篇**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金匮真言论篇第四素问译注卷二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阴阳离合论篇第六阴阳别论篇第七素问译注卷三灵兰秘典论篇第八六节脏象论篇第九五脏生成篇第十五脏别论篇第十一素问译注卷四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玉版论要篇第十五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素问译注卷五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素问译注卷六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素问译注卷七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素问译注卷八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阳明脉解篇第三十素问译注卷九热论篇第三十刺热篇第三十二……灵枢篇

封面

黄帝内经译释-中华传统保健文化

书名:黄帝内经译释-中华传统保健文化

作者:国医编委会主编

页数:383

定价:¥39.8

出版社: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01

ISBN:9787538880311

PDF电子书大小:119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