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玩游戏.学数学

节选

[

**节?二年级儿童怎样 ?????建构生成统计观念
一、二年级儿童已有的统计观念具有怎样的发展水平
游戏1-1?如何购买校服
小瀚,7岁5个月。
2017年1月18日。
老师:新学期开学时,班里要组织购买新校服,但是,有人喜欢红色的,有人喜欢黄色的,有人喜欢蓝色的,大家吵得不可开交。你能想出一个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吗?
小瀚:用石头、剪刀、布比赛,谁赢了就听谁的。
老师:班里有30多个小朋友呢,你准备安排谁和谁比赛呢?
小瀚:喜欢红色的为一组,喜欢黄色的为一组,喜欢蓝色的为一组,每组派一个代表参加比赛。
老师:听上去好像还不错,不过,我有一个疑问,如果红色组有25人,蓝色组有5人,而黄色组只有1人,假设就是你,你认为应该怎样比赛呢?
小瀚:让他们派一个代表跟我比赛,三局两胜。如果我赢了,那么就应该买黄色校服。
老师:你觉得这样合理吗?
小瀚:好像有点合理,又好像有点不合理?
老师:你觉得哪里不合理?
小瀚:如果购买黄色校服,我一个人肯定会开心,但是,他们30多个人就有点不开心了。
老师:嗯,的确有点。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呢?
小瀚:其实如果有25人喜欢红色,5人喜欢蓝色,只有1人喜欢黄色,那就应该买红色校服,少数服从多数,这样更公平一些。
老师:是啊,这样看上去的确比较公平。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使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过,你认为这个原则绝对公平吗?
小瀚:好像也不是吧。购买了红色校服,喜欢红色校服的25人肯定是高兴了,但是喜欢蓝色和黄色的那些人就肯定不开心了。
老师:也是啊,虽然他们是“少数分子”,但是他们的“不开心”却肯定是真实存在的,我们也不能装作没看见啊,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一下呢?
小瀚:我觉得有办法解决。你看我身上穿的这件运动服,主体是灰色的,两只袖子却是红色的,搭配起来也挺好看的。所以,如果喜欢红色校服的同学*多,可以让校服的主体颜色是红色的,然后在袖子或者别的什么地方配上一点蓝色和黄色,大家的心愿就都满足了,不是更好吗?
老师:这个想法真不错!
一般认为,数学包含两大类问题:一是确定性问题(问题的已知、解答过程、结论都是确定的);二是非确定性问题。通过有效的学校教育,儿童首先学会了应对确定性问题,而对于非确定性问题却要延后许久才能自由应对。当然,从儿童真实的生活世界来说,并不是一开始只能接触到确定性问题,而到长大之后才能接触非确定性问题,而是从一开始,非确定性问题就总是如影随形的,但是,年幼儿童受限于他们内在认知图式的发展水平,暂时还不能有意识地聚焦它们。
总体来讲,儿童的统计观念会经历如下几个阶段:
8岁左右,儿童经过学校教育和生活经验的启蒙,知道了一些确定性的事实,例如:2加3一定等于5,2乘以3一定等于6,6除以2一定等于3;一根铅笔一定有一个确定的长度,而一个苹果也一定有一个确定的重量……也就是说,他们对于生活世界的“确定性”有了初步的感知。与此同时,他们也发现,有些问题的解决好像也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比如:新学期要订购班服了,有人喜欢红色的,有人喜欢蓝色的,而有人却喜欢黄色的,到底应该以谁的意见为主呢?慢慢地,他们引入了游戏化的解决方案(比如“猜丁壳”),或者坚持“少数服从多数”。
这个阶段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处于8~12岁期间。儿童学会了根据一个具体的统计问题,有目的地收集或查阅数据,运用统计表和多种统计图处理数据,简单分析数据,做出决策,简单分析决策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处于13~15岁期间,学生学会了根据问题的性质,决定使用总体调查还是抽样调查(如果是抽样调查,还会涉及选择样本的方法),然后根据调查目的设计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用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分享决策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学生逐步明确,实际生活中,很多时候都需要用到统计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统计是一种非常重要且非常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其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加减乘除等代数运算。
通过前面的游戏过程,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二年级儿童的统计观念仅仅处于萌芽期,他们脑海中的统计观念是模糊不清的。儿童既不能清晰地描述它,也不会主动地运用此观念去解决生活中遭遇到的决策问题——他们往往还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难以顾及他人的情绪和感受。不过,在有效的启发和引导之下,他们的统计观念就会迅速“萌芽 ”——仿佛这一观念本来就待在他们的头脑中一样!

]

本书特色

[

六大核心数学观念,阶段递进式教学方法,告诉老师数学怎么教!
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科学好玩的数学游戏,让孩子爱上数学!
数学特级教师告诉你,数学可以这么教,游戏应该这样玩!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研读这本书,因为它是真正从儿童发展去谈数学教育的;
作为一名家长,更应该研读这本书,因为我们爱孩子,我们的孩子是活泼泼的!

]

内容简介

[

著名数学特级教师王志江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扎实的理论研究,结合培训教师的经验,根据认知发生学,深入分析儿童心理发展过程,设计了基于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数学教学课程。本书是其二年级下学期分册,由王志江老师围绕“数据收集与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一)”“混合运算”“带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这六大核心数学观念,进行课程解读与设置,并附有南明教育数学课程践行者宋亚男老师执教的课堂实录,生动地展现了如何让二年级儿童通过操作活动、游戏体验、课堂对话等,培养起数学观念,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快乐地学习数学。
本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不仅适合二年级儿童的父母和数学教师阅读,也完全适合师范大学数学系的学生、学前儿童及其他年级小学生的父母、中小学数学教师等所有对基础数学教育感兴趣的有识之士阅读。
“玩游戏,学数学”系列是深入浅出的数学教师培训教材。

]

作者简介

[

王志江,1972年出生,男,北京市中学数学特级教师,曾长期担任北京市市级示范学校校长。目前是南明教育总校长(之一)、南明教育数理课程建设总负责人、运城国际学校校长。痴迷教育,勇于创新;在《数学通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数学通讯》《中学数学》《北京教育》《中小学管理》等国内核心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余篇,曾出版著作《寻找生命的枝枝蔓蔓》、《七步研课法与三对话课堂》、《重新理解教育》(合著)等。

宋亚男,运城国际学校小学教育数学教师,南明教育小学数学课程第一批践行者。

]

目录

**章?数据收集与整理
第二章?表内除法
第三章?图形的运动(一)
第四章?混合运算
第五章?带余数的除法
第六章?万以内数的认识

封面

二年级(下)-玩游戏.学数学

书名:二年级(下)-玩游戏.学数学

作者:王志江

页数:240

定价:¥38.0

出版社:漓江

出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540784096

PDF电子书大小:151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