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中的人民利益-司法治理的选择与实践研究

本书特色

[

《博士文库:司法中的人民利益·司法治理的选择与实践研究》研究的论题介于理论与应用范畴之间,偏向理论,研究方向定位为法社会学领域。论题研究对象存在的时空跨度自新中国成立至今,且研究对象的立论起点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自该起点到当下,中国法学理论研究以及各种官方公开资料为剖析30多年的司法流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记载。《博士文库:司法中的人民利益·司法治理的选择与实践研究》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当代中国社会治理路线的确定、进路、限度与反思,为已经到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自我觉醒与定位提供微薄的冷思考。

]

作者简介

[

葛天博,生于1971年,男,安徽濉溪人。2011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获法理学博士学位。现任长江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副教授、重庆市政治学会常务理事、涪陵区法学会副会长,并被西南政法大学人权教育与研究中心聘为兼职研究人员。先后发表论文近30篇,出版专著《司法基础理论范畴探析》一部,主持省部级社科规划项目一项。陈江,生于1981年,男,四川省绵阳市人,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2011级在读博士。现任绵阳市高新区人民法院院长助理、西南科技大学实务导师,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10余篇,主持省、市两级法院重点调研课题三项,荣获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征文三等奖和第二十三届、第二十四届学术讨论会征文优秀奖等多个奖项。

]

目录

导论一、现实疑问与理论探索的自觉二、研究方法的确立与期待三、写作思路的定位四、研究意义与意义成立的可能(一)理论意义(二)实践意义(三)意义成立的可能五、研究综述:国家治理与治理概念的引入与解读(一)“治理”概念的传入与中国语境下的内涵发展(二)社会治理背景下乡村治理的理论研究(三)从公共危机到公共治理的投注(四)中国问题的思考与争论导论一、现实疑问与理论探索的自觉二、研究方法的确立与期待三、写作思路的定位四、研究意义与意义成立的可能(一)理论意义(二)实践意义(三)意义成立的可能五、研究综述:国家治理与治理概念的引入与解读(一)“治理”概念的传入与中国语境下的内涵发展(二)社会治理背景下乡村治理的理论研究(三)从公共危机到公共治理的投注(四)中国问题的思考与争论**章 觉醒:社会治理模式的选择一、行政治理的退却与司法治理的兴起(一)现代主义影响下执政意识的变革(二)利益格局的重构与权利救济的转变(三)建立在历史经验基础上的现实思维二、社会转型与治理回应(一)**次司法改革的历史记忆(二)新中国走向改革开放时期的治理经验三、维护新型社会关系的紧迫性(一)社会阶层的调整与重组(二)利益分配机制变革与权利意识的渐强(三)流动社会关系的制度化(四)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纠纷转型第二章 期待:司法现代性的轨迹一、司法理念:从政策到制度的转变二、法制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三、司法建设的任务与路径(一)司法理念的转变与司法实践的理性(二)行政治理模式影响下的司法治理探索第三章 困惑:谁之司法治理一、一元化政治结构与司法终极裁判权的体制矛盾二、法律体系的完备与传统纠纷解决理念的冲突三、现代化司法与群众路线记忆的碰撞(一)专业素质与政治素养的独立和统(二)不告不理的退却与司法上门的强势(三)先验与经验:司法判决与涉诉上访的对立第四章 流转:司法治理与纠纷解决传统策略的断裂一、司法环境的孕育(一)司法权独立与司法判决终极意义的定格(二)司法何以不能承载当下治理之托的经济分析(三)文化、宗教与道德环境的传统影响二、法律体系的建构与法治的生成(一)立法民主性:司法公信之根(二)司法效果的多元化评判:司法公信消解的导引(三)司法改革的利益倾向三、流变的司法与道德的硬地(一)法律效果:追求规则的至上性(二)社会效果:人人均等的道义追求(三)政治效果:执政权源于人民的内在要求结语参考文献信息

封面

司法中的人民利益-司法治理的选择与实践研究

书名:司法中的人民利益-司法治理的选择与实践研究

作者:葛天博

页数:230

定价:¥49.0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50414150

PDF电子书大小:55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