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公共领域的审美交流:上海城市公共艺术:Shanghai public art

本书特色

[

公共艺术研究如今日渐成为重要的艺术学研究课题。郭公民编*的《上海城市公共艺术(介入公共领域的审美交流)》以上海城市公共艺术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开埠、建国十七年、“文革”、新时期四个各有鲜明特征的历史阶段,在对各期主要作品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上海城市公共艺术在特定历史语境中的公共性功能和公共意义指向,以及各方力量和公众在围绕作品展开的审美交流中传达出来的公共讯息与价值诉求,进一步揭示艺术公共性观念生成、嬗变并不断建构的历史脉络,将公共艺术的研究推进到文艺学、美学等研究的理论核心地带。本书借鉴艺术社会学、接受美学、公共空间研究、交往行为理论等学科成果,在填补上海城市公共艺术理论研究空白的同时,对当代文艺学、美学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目录

绪论一、城市公共艺术研究的缘起二、研究现状三、核心问题与核心概念
**章 租界内外:殖民主义伪公共性与民族主义公共性**节 近代上海城市公共艺术的缘起及其早期发展脉络一、上海古代雕塑遗存二、鸦片战争后租界的纪念碑、雕像与建筑雕塑三、民族主义的公共纪念碑与纪念雕像第二节 公共审美空间与公共生活空间的分离一、两类不同的公共空间与艺术功能的分殊二、公共空间的公众属性第三节 公共纪念中的多重性交流一、殖民者的共同体认同与殖民政治的公共象征二、纪念碑中的民族国家的公共性三、小结
第二章 城市历史重构与社会公众的塑造**节 1949年至1966年上海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一、造像与毁像二、公共艺术题材与纪念内涵的转变第二节 城市新历史的叙写与公众的塑造一、城市历史的公共记忆重建二、社会主义信仰对公众的塑造
第三章 “无产阶级革命”的公共艺术**节 “文革”时期上海的城市公共艺术第二节 “文革”上海城市公共艺术的政治公共语境一、群众美术运动与公共艺术二、领袖与工农兵形象成为公共艺术的公共性题材三、“文革”公共艺术交流中的视觉共识语汇第三节 政治意识形态对公共性的形塑第四节 “文革”上海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公”观念一、艺术中的“破私立公”二、“公共领域”中的艺术与审美夺权
第四章 新时期城市文化的多元公共性**节 上海城市雕塑规划与区域空间划分第二节 历史传统的公共纪念第三节 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形象的塑造第四节 日常经验感知的公共交流第五节 精英的文化身份认同小结
结论
附录:上海城市公共艺术年表(1855-2007)
附图一:民国时期“大上海计划”大上海市中心行政区域平面图
附图二:上海城市雕塑总体规划市域雕塑规划布局框架
附图三:上海城市雕塑总体规划中心城雕塑布局框架
附图四:上海城市雕塑总体规划中心城现状雕塑布点
参考文献
后记

封面

介入公共领域的审美交流:上海城市公共艺术:Shanghai public art

书名:介入公共领域的审美交流:上海城市公共艺术:Shanghai public art

作者:郭公民著

页数:233页

定价:¥48.0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52019674

PDF电子书大小:49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