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论女人

相关资料

[

鲁迅关心妇女、为妇女解放事业提供的具体意见,是很完备的,内容有婚姻、家庭、生活、寡妇、新女性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这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来理解他对妇女问题的态度。

——许广平

]

本书特色

[

这本书是鲁迅和许广平生前一直想出版而没能出版的书。

几乎每本鲁迅的著作都有关于妇女问题的文章,该书是作家赵瑜从《鲁迅全集》中编选的五十二篇鲁迅论及女人的作品。鲁迅对女人方方面面的关怀、言论和见地,对今人仍极具指导价值。鲁迅的犀利、智慧和幽默,依然能让我们触动深深。

]

前言

[

鲁迅先生的女性观察

  赵瑜

  鲁迅对女性的观察是分两个阶段的。一九二五年之前,鲁迅被囿在一个旧式婚姻里,作为一个成名了的作家,他对女性的观察是忽略的。那时的他,眼里的女性都和他没有关系,他的世界是灰色的。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一日,他的学生许广平给他写了**封情书。这是递进他生命里的一束光、一泉月。从此以后,鲁迅的生命开始柔软,甚至有了对女性的全面观察。

  他和许广平的《两地书》,就是一个男人被一个女人融化的全过程。

  恋爱以后的鲁迅先生,对女性的态度不再是拒绝,开始温和,甚至热情。比如,他后来帮助萧红、丁玲以及吴似鸿。虽然这些都是以文学的名义,但是,在和许广平结合之前,他总觉得自己是灰暗的,不敢和女人交流,甚至不配。而许广平的暖意,让他明白了女人的好,让他大胆地发声:我可以爱。

  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里,曾写过鲁迅先生的审美。

  许先生忙着家务,跑来跑去,也没有对我的衣裳加以鉴赏。

  于是我说:“周先生,我的衣裳漂亮不漂亮?”

  鲁迅先生从上往下看了一眼:“不大漂亮。”

  过了一会又接着说:“你的裙子配的颜色不对,并不是红上衣不好看,各种颜色都是好看的,红上衣要配红裙子,不然就是黑裙子,咖啡色的就不行了;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很浑浊……你没看到外国人在街上走的吗?绝没有下边穿一件绿裙子,上边穿一件紫上衣,也没有穿一件红裙子而后穿一件白上衣的……”

  鲁迅先生就在躺椅上看着我:“你这裙子是咖啡色的,还带格子,颜色浑浊得很,所以把红色衣裳也弄得不漂亮了。”

  “……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脚长的女人一定要穿黑鞋子,脚短就一定要穿白鞋子;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但比横格子的还好;横格子的胖人穿上,就把胖子更往两边裂着,更横宽了,胖子要穿竖条子的,竖的把人显得长,横的把人显得宽……”

  那天鲁迅先生很有兴致,把我一双短筒靴子也略略批评一下,说我的短靴是军人穿的,因为靴子的前后都有一条线织的拉手,这拉手据鲁迅先生说是放在裤子下边的……

  我说:“周先生,为什么那靴子我穿了多久了而不告诉我,怎么现在才想起来呢?现在我不是不穿了吗?我穿的这不是另外的鞋吗?”

  “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我一说你该不穿了。”

  那天下午要赴一个宴会去,我要许先生给我找一点布条或绸条束一束头发。许先生拿了来米色的绿色的还有桃红色的。经我和许先生共同选定的是米色的。为着取美,把那桃红色的,许先生举起来放在我的头发上,并且许先生很开心地说着:

  “好看吧!多漂亮!”

  我也非常得意,很规矩又顽皮地在等着鲁迅先生往这边看我们。

  鲁迅先生这一看,脸是严肃的,他的眼皮往下一放向着我们这边看着:

  “不要那样装饰她……”

  许先生有点窘了。

  我也安静下来。

  …………

  我开始问:“周先生怎么也晓得女人穿衣裳的这些事情呢?”

  “看过书的,关于美学的。”

  “什么时候看的……”

  “大概是在日本读书的时候……”

  鲁迅的审美颇好,有美术基础。北京大学的校徽一直到现在还用着,那便是鲁迅先生设计的。

  有了许广平之后的鲁迅不仅开始谈论女性,甚至也开始在书信里和自己的友人谈论性。比如一九二八年三月底的一天,他在信里向章廷谦介绍男女性事如何避孕。他这样写道:“至于所提出之问题,我实不知有较妥之品,大约**原因,多在疏忽,因此事尚无万全之策,而况疏忽也乎哉。北京狄博尔医生好用小手术,或加子宫帽,较妥;但医生须得人,不可大意,随便令三脚猫郎中为之。我意用橡皮套于男性,较妥,但亦有缺点,因能阻碍感觉也。”

  这还不算,只是说说安全套的事情。没有过两天,和李秉中的信里,鲁迅竟然开始谈嫖妓的事了。李秉中大概在信里问鲁迅结婚到底好不好,鲁迅不好回答他,结果,李秉中又写信来,仍问,他只这样答复:“据我个人意见,则以为禁欲是不行的,中世纪之修道士,即是前车。但染病,是万不可的。十九世纪末之文艺家,虽曾赞颂毒酒之醉,病毒之死,但赞颂固不妨,身历却是大苦。于是归根结蒂,只好结婚。结婚之后,也有大苦,有大累,怨天尤人,往往不免。但两害相权,我以为结婚较小。否则易于得病,一得病,终身相随矣。”

  除了在书信里和朋友讨论男女关系问题之外,鲁迅在现实生活中储藏多年的幽默对于女人也有了用处。马裕藻是鲁迅的好友,他的女儿马钰与鲁迅通信较多,曾一度被一些考古学者认为是鲁迅的绯闻女友。但在鲁迅这里,只是同事家的女儿,又恰好喜欢自己的作品,便多了几分热情而已。比如,在一九三〇年,马珏因为父亲的建议,考了北大的政治系。鲁迅对马珏说:“你出来可以当公使。过去当公使的都是男的,他们带夫人出国。你开个头,由女的当公使,你带丈夫去赴任嘛。”马珏的二妹马琰上法律系,是认同“中国妇女地位*低,你们出来要为争取女权做些事情”这句话的。鲁迅便对马珏的二妹说:“你可学习法律,将来就是离婚,也可以保护自己的权益。”

  人家才刚上大学,恋爱对象还没有确定呢,鲁迅竟然想到人家将来离婚时可以用法律帮助自己。这简直是毒舌评论啊。

  鲁迅先生笔下的女性,多是底层的迷茫的形象。这是他早年乡村生活的印象。进入城市之后的女性印象,仿佛表达得不多。

  鲁迅一直有写长篇小说的愿望,因为他一直想为杨玉环翻案。他觉得杨玉环在历史上死得有些冤枉,她不应该死。他甚至还去西安采过一次风,收集了不少杨玉环的资料。

  然而,他辗转在他自己的爱情和婚姻里,有了孩子以后,连吵架的文章写得都少了,更不用说长篇小说了。

  所以,我们没有机会看到他为杨贵妃翻案的作品了,但是,他对旧礼教中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女性的同情,是多次写到了的。

  这也是他对女性的一种观察。

  随感录四十①

  终日在家里坐,至多也不过看见窗外四角形惨黄色的天,还有什么感?只有几封信,说道,“久违芝宇,时切葭思;”②有几个客,说道,“今天天气很好”:都是祖传老店的文字语言。写的说的,既然有口无心,看的听的,也便毫无所感了。

  有一首诗,从一位不相识的少年寄来,却对于我有意义。——

  爱情

  我是一个可怜的中国人。爱情!我不知道你是什么。

  我有父母,教我育我,待我很好;我待他们,也还不差。我有兄弟姊妹,幼时共我玩耍,长来同我切磋,待我很好;我待他们,也还不差。但是没有人曾经“爱”过我,我也不曾“爱”过他。

  我年十九,父母给我讨老婆。于今数年,我们两个,也还和睦。可是这婚姻,是全凭别人主张,别人撮合:把他们一日戏言,当我们百年的盟约。仿佛两个牲口听着主人的命令:“咄,你们好好的住在一块儿罢!”

  爱情!可怜我不知道你是什么!

  诗的好歹,意思的深浅,姑且勿论;但我说,这是血的蒸气,醒过来的人的真声音。

  爱情是什么东西?我也不知道。中国的男女大抵一对或一群——一男多女——的住着,不知道有谁知道。

  但从前没有听到苦闷的叫声。即使苦闷,一叫便错;少的老的,一齐摇头,一齐痛骂。

  然而无爱情结婚的恶结果,却连续不断的进行。形式上的夫妇,既然都全不相关,少的另去姘人宿娼,老的再来买妾:麻痹了良心,各有妙法。所以直到现在,不成问题。但也曾造出一个“妒”字,略表他们曾经苦心经营的痕迹。

  可是东方发白,人类向各民族所要的是“人”,——自然也是“人之子”——我们所有的是单是人之子,是儿媳妇与儿媳之夫,不能献出于人类之前。

  可是魔鬼手上,终有漏光的处所,掩不住光明:人之子醒了;他知道了人类间应有爱情;知道了从前一班少的老的所犯的罪恶;于是起了苦闷,张口发出这叫声。

  但在女性一方面,本来也没有罪,现在是做了旧习惯的牺牲。我们既然自觉着人类的道德,良心上不肯犯他们少的老的的罪,又不能责备异性,也只好陪着做一世牺牲,完结了四千年的旧账。

  做一世牺牲,是万分可怕的事;但血液究竟干净,声音究竟醒而且真。

  我们能够大叫,是黄莺便黄莺般叫;是鸱鸮便鸱鸮般叫。我们不必学那才从私窝子③里跨出脚,便说“中国道德**”的人的声音。

  我们还要叫出没有爱的悲哀,叫出无所可爱的悲哀。……我们要叫到旧账勾消的时候。

  旧账如何勾消?我说,“完全解放了我们的孩子!”

  【注释】

  ①本文*初发表于《新青年》杂志一九一九年一月十五日第六卷**号,作者署名为唐俟,后收入《热风》。

  ②久违芝宇,时切葭思:这是民国时期书信起首时的常用问候语,意思是:久不见面,很是想念。其中“芝宇”即眉宇。明无名氏小说《玉娇梨》第十一回有这样的句子:“吴舍亲久称贤契高才,学生多时想慕。今接芝宇,颇慰。”后“芝宇”多用来形容他人容貌。“葭思”即蒹葭之思,语出《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葭思指像芦苇一样连绵的思念。

  ③私窝子:旧指暗娼居住的地方,也叫“私窠子”。

]

内容简介

[

《鲁迅论女人》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为许广平辑本“鲁迅论女人”,下部为编者赵瑜编选的“鲁迅论女人”补遗,共五十二篇,包括杂文和小说。鲁迅对女人方方面面的关怀、言论和见地,对于今人仍极具指导价值。

]

作者简介

[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知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

目录

序一 鲁迅论女人
许广平
序二 鲁迅先生的女性观察
赵瑜
上部
许广平辑本《鲁迅论女人》
随感录四十
明天
我之节烈观
娜拉走后怎样
论雷峰塔的倒掉
坚壁清野主义
寡妇主义
“公理”的把戏
这回是“多数”的把戏
记念刘和珍君
祝福
伤逝
离婚
忧“天乳”
铲共大观
阿长与《山海经》
补天
奔月
新的“女将”
《淑姿的信》序
关于女人
关于妇女解放
上海的少女
男人的进化
女人未必多说谎
论秦理斋夫人事
阿金
论“人言可畏”
女吊
下部
《鲁迅论女人》补遗
随感录二十五
咬文嚼字
小杂感
卢梭和胃口
拟预言
上海文艺之一瞥
唐朝的钉梢
以脚报国
张资平氏的“小说学”
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
逃的辩护
“人话”
大观园的人才
新药
夜颂
中国的奇想
奇怪
中秋二愿
“立此存照”(二)
编完写起
通讯(致孙伏园)
关于“粗人”
娘儿们也不行

封面

鲁迅论女人

书名:鲁迅论女人

作者:鲁迅

页数:未知

定价:¥36.0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55903222

PDF电子书大小:53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