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规划体系与空间治理

内容简介

[

本书通过界定空间规划体系的概念和内涵属性, 对世界空间规划体系模式进行了划分和分析, 阐述了空间规划体系的形成机理和类型分异, 并分析了空间规划体系内在的范畴, 及不同时空背景下的价值取向。

]

作者简介

[

  王金岩,1981年生,山东兖州人,城市规划专业学士、硕士,人文地理学博士,中国哲学博士后,现任教于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建筑学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城乡规划与设计的教学、科研和实践工作,研究领域涉及城市形态与空间发展、人居哲学与规划变迁等方面。先后在《城市规划》《规划师》、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城市发展研究》《城市问题》《现代城市研究》《华中建筑》等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主编《规划时空维度》丛书,出版《空间规划体系论——模式解析与框架重构》《城乡规划时空笔记》《空间规划体系与空间治理》等专著多部。

]

目录

总序序前言1 绪论1.1 如何审视空间规划体系?1.1.1 审视的层次和视角1.1.2 关注空间规划体系的意义1.2 谁在关注空间规划体系?1.2.1 外国研究进展1.2.2 我国研究进展1.2.3 研究综合评析2 空间规划体系理论思辨2.1 理论基础2.1.1 地理空间论2.1.2 人地关系论2.1.3 规划论2.1.4 理论综合2.2 概念界定2.2.1 空间2.2.2 规划2.2.3 体系2.2.4 空间规划体系2.3 内涵思辨2.3.1 空间规划体系与哲学2.3.2 空间规划体系与科学2.3.3 空间规划体系与治理2.3.4 空间规划体系的属性3 外国空间规划体系模式考察3.1 概述3.2 西欧区域3.2.1 不列颠模式3.2.2 拿破仑模式3.2.3 日耳曼模式3.2.4 斯堪的纳维亚模式3.3 美澳区域3.3.1 美利坚模式3.3.2 澳大利亚模式3.4 东亚区域3.4.1 日本模式3.4.2 韩国模式3.5 类型与价值综合分析3.5.1 形成机理3.5.2 类型分异3.5.3 范畴价值4 中国空间规划体系发展演变4.1 古代与民国时期4.1.1 古代范式4.1.2 民国探索4.2 新中国成立后的历程4.2.1 发展流变4.2.2 价值取向4.3 港澳台地区的实践4.3.1 香港4.3.2 澳门4.3.3 台湾4.4 范畴与价值综合分析5 当代中国空间规划体系考察5.1 对实践的考察5.1.1 行政方面5.1.2 运作方面5.1.3 法制方面5.1.4 两点解释5.2 寻求突围之道5.2.1 “N规合一”历程5.2.2 “N规合一”经验5.2.3 从“N规合一”到“N规合一+”5.3 时空范畴审视5.3.1 基本范畴5.3.2 派生范畴6 当代中国空间规划体系与空间治理6.1 治理之道的辩证思考6.1 1状元卷与“天托邦”6.1.2 从“逻各斯”到“道”6.2 治理的基本原理框架6.2.1 多中心治理的总体理路6.2.2 多中心联动治理的具体原理6.3 体系治理的现实格局6.3.1 空间规划体系的核心构成6.3.2 从空间规划体系到空间治理6.4 体系重构的行动选择6.4.1 认知觉醒6.4.2 主体作为7 结语:回归栖居的世界参考文献图片来源表格来源附录:我国多部门主导空间规划类型对照参考表(截至2017年)

封面

空间规划体系与空间治理

书名:空间规划体系与空间治理

作者:王金岩著

页数:10,280页

定价:¥59.0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64173777

PDF电子书大小:15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