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4)新丝路·新思路

节选

[

  《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4)》:  丝绸之路是人类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的地区、民族和国家之间平等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互惠共生所形成的和平交往范式。这个范式尽管与秦汉至元明时期中国的繁荣昌盛和积极开辟、尽力维护密不可分,但是,丝路沿线各地、各族、各国的积极参与、共同推动也同样功不可没。古代丝绸之路持续两千多年的顽强生命力,反映了世界人民对交流交往的强烈渴望、对多样共生的理性接纳、对和平发展的执着追求。这是值得人类回味无穷、永远珍惜的美好记忆,也是人类凝聚共识的重要经验基础。  16-17世纪后,不仅因为中亚内陆的气候变迁,更因为不是讲信修睦、求同存异的和平主义,而是崇尚武力、竞技斗狠、信奉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逐渐主导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强者巧取豪夺、蚕食鲸吞,弱者或任人宰割、或拼死反抗,丝绸之路上到处血雨腥风、战乱不断。人祸天灾,导致了丝绸之路的逐渐衰微和*终废弃。这一段不幸的历史,恰恰又昭示我们:没有平等、尊重、友谊与和平,任何能惠及全人类的事业迟早都会被葬送。  二、新丝绸之路:中华民族重启人类文明和平发展的新理念  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9月13日,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比什凯克第十三次会议上,各国领袖就“打通‘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上合组织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达成了高度共识。2013年11月12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被正式写入《决定》,概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  “一带一路”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它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以中国为发端,贯通中亚、中南亚、南亚、西亚,连接地中海沿岸及其纵深地区,覆盖约44亿、超过六成的世界人口,经济总量超过20万亿美元、世界占比接近1/3,被认为是“世界上*长、*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各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同时,它也是人类文明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多元多样、交相辉映、充满活力的广袤区域。假如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传统友谊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新时代的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的交流、交往与交融,必将能成就这一造福沿途各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伟大事业。  ……

]

内容简介

[

  《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4)》是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于2014年12月举办的“边疆发展中国论坛2014”论文集,内容涉及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型民族关系的重构、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立足边疆实际,深入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科学地回答边疆地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紧紧围绕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分析边疆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深入进行边疆地区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应用对策研究,深入开展弘扬边疆地区民族很好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理论研究,努力提出高水平、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理论成果。

]

目录

中央民族大学邹吉忠副校长致辞和平发展理念与新丝路研究新丝路建设与多民族优势作为全球化时代对话新方式的新丝绸之路大陆——海洋与亚欧的区域化去边疆——意识形态危机下的全球秩序、哈里发帝国及新疆问题中外边疆理论及其功能分析论边疆研究范式的转变促进旅匈华人融人匈才利社会——以匈牙利国家税务与海关总局和匈牙利东方语言学校项目为例对20世纪20—30年代中亚地区民族—国家划界的反思哈萨克民间神话的神奇形象——生命之树中外边疆理论及其功能分析乌兹别克斯坦的包容性政策与族际关系现代社会思潮中民族团结的特殊性俄罗斯联邦的民族关系状况及其治理策略被遮蔽的另类当代“胡天下观”及其他互动与创新——新丝路视野下的北方民族史研究……

封面

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4)新丝路·新思路

书名: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4)新丝路·新思路

作者:青觉

页数:368

定价:¥72.0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30

ISBN:9787566011169

PDF电子书大小:140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