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心典

节选

[

  《金匮要略心典/中医经典文库》: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师日: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  奔豚具如下文。吐脓有咳与呕之别,其从惊得旨之未详。惊怖即惊恐,盖病从惊得,而惊气即为病气也。火邪见后惊悸部及伤寒太阳篇。云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圊血,名为火邪,然未尝云从惊发也。惊悸篇云,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此亦是因火邪而发惊,非因惊而发火邪也。即后奔豚证治三条,亦不必定从惊恐而得,盖是证有杂病伤寒之异。从惊恐得者,杂病也;从发汗及烧针被寒者,伤寒也。其吐脓、火邪二病,仲景必别有谓,姑阙之以俟知者。或云,东方肝木,其病发惊骇,四部病皆以肝为主。奔豚、惊怖皆肝自病,奔豚因惊而发病,惊怖即惊以为病也。吐脓者,肝移热于胃,胃受热而生痈脓也。火邪者,木中有火,因惊而发,发则不特自燔,且及他脏也,亦通。  师日:奔豚病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前云惊发,此兼言恐者,肾伤于恐,而奔豚为肾病也。豚,水畜也;肾,水脏也。肾气内动,上冲胸喉,如豕之突,故名奔豚。亦有从肝病得者,以肾肝同处下焦,而其气并善上逆也。  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此奔豚气之发于肝邪者,往来寒热,肝脏有邪而气通于少阳也。肝欲散,以姜、夏、生葛散之;肝苦急,以甘草缓之;芎、归、芍药理其血;黄芩、李根下其气。桂、苓为奔豚主药,而不用者,病不由肾发也。  奔豚汤方:  甘草芎劳当归黄芩芍药各二两半夏生姜各四两生葛五两甘李根白皮一升,  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  此肾气乘外寒而动,发为奔豚者。发汗后,烧针复汗,阳气重伤,于是外寒从针孔而人通于肾,肾气乘外寒而上冲于心,故须灸其核上,以杜再人之邪,而以桂枝汤外解寒邪,加桂内泄肾气也。  ……

]

内容简介

[

本书为清代医家尤在泾所著, 分上、中、下三卷, 二十二篇。他以自己的研究心得阐释了《金匮要略》的深文奥义。其文精简扼要, 条理通达, 便于领会, 久为学习《金匮》者所称赞。

]

目录

卷上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卷中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第十三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卷下黄瘅病脉证并治第十五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跌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妇人妊娠病脉证治第二十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封面

金匮要略心典

书名:金匮要略心典

作者:(清)尤怡著

页数:191页

定价:¥2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800890161

PDF电子书大小:84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