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亚那-列国志

节选

[

   
    自1840年前后中国被迫开关、步入世界以来,对
外国舆地政情的了解即应时而起。还在**次鸦片战争
期间,受林则徐之托,1842年魏源编辑刊刻了近代中国
首部介绍当时世界主要国家舆地政情的大型志书《海国
图志》。林、魏之目的是为长期生活在闭关锁国之中、
对外部世界知之甚少的国人“睁眼看世界”,提供一部
基本的参考资料,尤其是让当时中国的各级统治者知道
“天朝上国”之外的天地,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师夷
之长技以制夷”。这部著作,在当时乃至其后相当长一
段时间内,产生过巨大影响,对国人了解外部世界起到
了积极的作用。
    自那时起中国认识世界、融入世界的步伐就再也没
有停止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1978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以主动的自信自强的积极姿态,
加速融入世界的步伐。与之相适应,不同时期先后出版
过相当数量的不同层次的有关国际问题、列国政情、异
域风俗等方面的著作,数量之多,可谓汗牛充栋。它们

,

对时人了解外部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今世界,资本与现代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
广度在国际间流动和传播,“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
地,极大地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对中国的发展也产生
极其深刻的影响。面临不同以往的“大变局”,中国已
经并将继续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快的步伐全面步入世
界,迎接时代的挑战。不同的是,我们所面临的已不是
林则徐、魏源时代要不要“睁眼看世界”、要不要“开
放”问题,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世界发展大
势下,如何更好地步入世界,如何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
更好地维护民族国家的主权与独立,积极参与国际事
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与人类共同发展做出贡
献。这就要求我们对外部世界有比以往更深切、全面的
了解,我们只有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世界,才能在更
高的层次上融入世界,也才能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不迷
失方向,保持自我。
    与此时代要求相比,已有的种种有关介绍、论述各
国史地政情的著述,无论就规模还是内容来看,已远远
不能适应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要求。人们期盼有更新、
更系统、更权威的著作问世。
    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高研究
机构和国际问题综合研究中心,有11个专门研究国际
问题和外国问题的研究所,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力量雄

,

厚,有能力也有责任担当这一重任。早在20世纪90年
代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领导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就
提出编撰“简明国际百科全书”,的设想。1993年3月
11日,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胡绳先生在科研局的
一份报告上批示:  “我想,国际片各所可考虑出一套列
国志,体例类似几年前出的《简明中国百科全书》,以
一国(美、日、英、法等)或几个国家(北欧各国、印
支各国)为一册,请考虑可行否。”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根据胡绳院长的批示,在调
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94年2月28日发出《关于编纂
(简明国际百科全书)和(列国志)立项的通报》。《列
国志》和《简明国际百科全书》一起被列为中国社会科
学院重点项目。按照当时的计划,首先编写《简明国际
百科全书》,待这一项目完成后,再着手编写《列国
志》。
    1998年,率先完成《简明国际百科全书》有关卷编
写任务的研究所开始了《列国志》的编写工作。随后,
其他研究所也陆续启动这一项目。为了保证《列国志》
这套大型丛书的高质量,科研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于1999年1月27日召开国际学科片各研究所及世界历
史研究所负责人会议,讨论了这套大型丛书的编写大纲
及基本要求。根据会议精神,科研局随后印发了《关于
(列国志)编写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陆续为启动项目

,

拨付研究经费。
    为了加强对《列国志》项目编撰出版工作的组织协
调,根据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李铁映同志的提
议,2002年8月,成立了由分管国际学科片的陈佳贵副
院长为主。任的《列国志》编辑委员会。编委会成员包括
国际片各研究所、科研局、研究生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等部门的主要领导及有关同志。科研局和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组成《列国志》项目工作组,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成立了《列国志》工作室。同年,《列国志》项
目被批准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国家新闻出版总
署将《列国志》项目列入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计划。
    在《列国志》编辑委员会的领导下,《列国志》各
承担单位尤其是各位学者加快了编撰进度。作为一项大
型研究项目和大型丛书,编委会对《列国志》提出的基
本要求是:资料详实、准确、*新,文笔流畅,学术性
和可读性兼备。《列国志》之所以强调学术性,是因为
这套丛书不是一般的“手册”、“概览”,而是在尽可能
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体现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所得和
个人见解。正因为如此,《列国志》在强调基本要求的
同时,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没有对各卷的具体内容及
学术观点强行统一。应当指出,参加这一浩繁工程的,
除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业科研人员以外,还有院外的
一些在该领域颇有研究的专家学者。

,

 现在凝聚着数百位专家学者心血、约计200卷的
《列国志》丛书,将陆续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我们希
望这样一套大型丛书,能为各级干部了解、认识当代世
界各国及主要国际组织的情况,了解世界发展趋势,把
握时代发展脉络,提供有益的帮助;希望它能成为我国
外交外事工作者、国际经贸企业及日渐增多的广大出国
公民和旅游者走向世界的忠实“向导”,引领其步入更
广阔的世界;希望它在帮助中国人民认识世界的同时,
也能够架起世界各国人民认识中国的一座“桥梁”,一
座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桥梁”。
《列国志》编辑委员会
    2003年6月

,

第四章
经    济
**节  概述
一  实现对外资企业的国有化

亚那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资源丰富,具有相当的经济
发展潜力。但是,由于长期遭受殖民主义统治,经济
命脉曾为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外国资本所控制。经济发展缓
慢,经济结构单一,很长时间内以生产、加工和出口农、矿业初
级产品为主。1966年独立后,国家单一的经济结构并未发生根
本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农、矿业初级产品的生产、加工
和出口。铝土、蔗糖和大米生产为圭亚那经济的三大支柱。20
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三项产品产值占国民经济的大约
40%,出口额占外贸总收入的85%。90年代初,由于黄金采掘
业以及其他产业的迅猛发展,黄金和蔗糖、海产、大米、铝土、
木材等一起成为国家主要出口产品和国民经济的主要收入来源。
上述情况决定了圭亚那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市
场,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天气状况。
    为了维护国家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圭亚那政府在独立后采
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努力肃清殖民主义的影响。20世纪70

,

年代政府实行“拥有、控制和开发圭亚那资源”的政策,先后
建立了外资局和各种银行、保险公司等一系列金融机构,控制国
家的财政和金融业务,抵制外国金融资本的渗透,促进本国经济
的发展。1971~1976年,政府通过赎买等方式,将加拿大控制
的德梅拉拉铝土公司(1971年)、美国控制的雷诺兹铝土公司
(1974年)、英国控制的横跨圭亚那糖业等许多行业的布克公司
(1976年)和杰塞尔证券有限公司(Jessel Securities Ltd.,1975
年)等外资企业收归国有,实现了铝土、蔗糖、林业、航运、
机械工程、证券、橡胶、油漆、零售贸易等部门国有化。其间国
家共接管了大约32个外资和私营公司。至1977年国营经济约占
国民生产总值的80%。圭亚那政府欢迎和保护外国投资,但提
出应由政府或政府与合作社掌握51%的股份,并且拥有*后的
“决策和控制权”。在国有化的同时,政府重视改造单一的经济
结构,努力实行经济多样化;限制进口,鼓励出口;注意发展农
业和开发内地资源等。1971年政府成立了控股公司“圭亚那国
家公司”,管理和控制了所有的公共企业以及国家拥有大部分股
份的企业之业务活动。1979年政府颁布《私人投资法》(The
Private Investment Code),明确规定了国内私人和外资企业投资
的范围。在国有化过程中,政府除接管了32家私人公司之外,
同时还新建了“圭亚那糖业公司”(1976年)、“圭亚那矿业公
司”(1976年)、“圭亚那酒业公司”、“圭亚那粮食局”、“圭亚
那木材公司”等十多家国营企业。至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约
有30个大型国营公司,拥有和控制了国民经济的85%,其中绝
大多数公司由“圭亚那国家公司”统一管理。
二  实施三个经济发展计划
19
66年独立后至80年代中期,圭亚那政府先后制定和
实施了三个经济发展计划。前两个计划均为五年经济

,

发展计划(1967~1971年、1972~1976年),重点建设国民经
济的基础设施,提高人民实际生活水平,实现国内吃、穿、住
“三自给”。后一个计划为八年经济发展计划(1978~1985年),
主要目标是改善恶化的经济形势,恢复经济增长。三个发展计划
皆因资金短缺等原因,未能实现预定目标。但是,在此期间国民
经济确有一定的发展。特别是通过前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国内
基本食品除了面粉、乳制品外,做到了自给;停滞和湮没了70
多年的棉花种植又得到了恢复;原计划兴建的40个工业项目中
已有黏土砖厂、冷冻厂、鱼钩渔网厂、制冷设备厂、无线电装配
厂等30多个项目相继投产,纺织厂和玻璃厂等较大项目也在兴
建中。另外,建造住房3.3万多套,改善了人民的居住条件。农
业方面除了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外,还注意开发中、西部地区,种
植各种薯类、豆类、玉米、蔬菜、油料作物等。这些措施的实行
在增加市场供应、减少进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0年圭亚那成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合作共和国。70年代
至80年代中期,圭亚那在“合作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城
乡各行各业曾纷纷建立合作社,大力发展合作经济。至1980年,
全国建起各类合作社1435个,社员人数达2.8万人,股金和存
款约1800万圭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合作社的建立和
发展在增加就业和汇集游资方面收到一定的效果。1972~1976
年实施的第二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时,预计投资5.75亿美元,
其中政府投资3.25亿美元,剩余部分是由私营企业和合作社来
完成的。
    1976年以后,由于西方经济衰退的影响以及将外资企业收
归国有后管理不善、资金短缺、设备老化、技术人才外流等原
因,兼之自然灾害的影响,圭亚那出现生产下降和经济衰退趋
势。作为经济三大支柱的铝土、蔗糖和大米产量不断下跌;国家
出口减少,外汇短缺,人民生活必需品供应紧张。

]

本书特色

[

,

  圭亚那是南美洲北部一个面积不大但非常具有特色的国家。她是拉
丁美洲南美大陆唯一的英语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圭亚那汇
集了来自欧洲、非洲和亚洲的移民,成为世界上少有的民族和种族繁多
复杂的国家,是拉美印度裔人口比例*高的国家。

,

《(列国志)》2007年即将出版书目
博茨瓦纳
利比亚
塞内加尔冈比亚
阿富汗
西班牙
冰岛
克罗地亚
蒙古
菲律宾
爱尔兰
挪威
芬兰
蒙古国
奥地利
圭亚那

]

作者简介

[

p> 吴德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常务理事。196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外文
系英国语言文学专业。1979年以来一直从事圭亚那、苏里
南,拉美政治和拉美民族综合研究。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
大学圣迭戈分校留学一年。本人著作有《拉丁美洲民族问
题研究》。与他人合作的著作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丁
美洲政治》、  《当代世界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  《当代
世界毒品大战》、《现代化战略选择与国际关系》、《帝
国霸权与拉丁美洲》、  《二十世纪世界民族问题报告》等
20余部。另外发表《试论圭亚那的多民族问题》、  《苏里

]

封面

圭亚那-列国志

书名:圭亚那-列国志

作者:吴德明

页数:308

定价:¥28.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0-01

ISBN:9787802308077

PDF电子书大小:93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