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山文集{1-3}心读鲁迅景山随笔粉笔生涯

本书特色

[

回顾自己的一生,称得上丰富多彩,也颇有些错综复杂。我生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长于国民党政府治下,安身立命于新中国建立之后。在私塾里接受的是封建教育;在洋学堂里,接受的是资产阶级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文学研究所学习,当时谊所几乎被认为是文艺党校。北伐战争时我就会唱“打倒列强,锄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畅”的歌子;抗日战争时,唱过“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新中国成立前后唱的是“国民政府,要垮台,要垮台”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就是跳着“忠字舞”,大唱“语录歌”了。

]

目录

自序(一)学生时代一抗战八年:一个学生的回忆——从初中一年级到大学三年级我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我和我们的学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高中生为抗战写作我在母校百年大庆期间的两次发言筑昆道上十五天——奔赴西南联大忆李广田师和西南联大文艺社在“一二·一”运动中纪念西南联大的几副对联老北大永远年轻吃在北大北大当年的衣、住、行自序(一)学生时代一抗战八年:一个学生的回忆——从初中一年级到大学三年级我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我和我们的学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高中生为抗战写作我在母校百年大庆期间的两次发言筑昆道上十五天——奔赴西南联大忆李广田师和西南联大文艺社在“一二·一”运动中纪念西南联大的几副对联老北大永远年轻吃在北大北大当年的衣、住、行愧对当年恩师回忆北大文艺社(二)愿作教师通师百年校庆感言一步之遥五十年——记我和人民文学出版社我所知道的中央文学研究所和所长丁玲我与鲁迅文学院弹指四十七年——在北京师院(首都师大)任教的日子比较方法好——杂谈中国现代文学的学习和研究附:中国现代文学比较研究法教学要点“文革”十年——一个教师的经历附:“文革”期间坦白交代和王蒙的关系的材料(三)教书人语初级阶段引起的思考——民主、教育和杂文愿执教鞭,愧为人师校庆随感教师和师德我的老师我爱读书拿起笔来之后我和外语我的英文曾考过“戊”等教育孩子“将来成一个完全的人”望子成龙与教子成人——读鲁迅《随感录二十五》理解孩子,指导孩子,解放孩子——读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从“打倒考试”说起春天正是读书天谈“风”“教不严,师之惰”论两种“苦学”记笔记的甘苦“乐学”和“学乐”杂谈“学”和“思”《百喻经》故事引起的头疼医脚小议在火警前面大学生的风度《向同学说》后记(四)阅读札记闲话堂吉诃德平凡的故事,深刻的思想——读志贺直哉的《清兵卫与葫芦》华威先生的性格特征三个好人,一出悲剧——读许地山的《春桃》老柯与他的《卫天霖传》喜读《吕方作品集》“开卷有益,读书便佳”——喜见《成语韵读800句》《惜春文谈》,文坛惜春闻一多晚年杂文和鲁迅杂文的比较关于周作人的《(枝巢四述)序》革命和人民的颂歌——读徐刚的《觅迹》“雨巷诗人”戴望舒及其代表作《雨巷》在“华北沦陷区文学暨专著《沦陷时期北京文学八年》学术座谈会”上的发言多体合一的文学史创新之作——读杨义主笔的《中国新文学图志》·学者散文和吴福辉的《京海晚眺》这是一本建设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我看修订本《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读刘艺亭五本文集抗战初期事,乍暖还寒时——长篇小说《早春》读后随感六十年间两读《二马》认识秦德君——读刘淮的《火凤凰》祝《丛刊》永葆青春——纪念《丛刊》创刊二十周年兼怀王瑶同志《炎黄春秋》是我的良师益友杂谈读书和作家的读书尊重史实,尊重事物本来面目——秋石著《萧红与萧军》读后感《东瀛告白》值得一读曹禺灵魂的自白——读田本相“曹禺访谈录”欣赏《雨说》解读《雨说》史以文传——读特·赛音巴雅尔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读《唐达成传》致陈为人信“毛边党”和“书简文化”读刘仲孝的《天桥图志》读《邵燕祥诗抄·打油诗》看电视献疑(六则)“北阀誓师大会”“冲天一怒为红颜”“曹营的事儿,难办得很哪”“反种族大会”是个什么会“我们领导都气得生病了”先吞火柴头,再自缢身死“特快”是多快——居京随感戏说改编《死魂灵》——居京随感后记信息

封面

王景山文集{1-3}心读鲁迅景山随笔粉笔生涯

书名:王景山文集{1-3}心读鲁迅景山随笔粉笔生涯

作者:王景山

页数:950

定价:¥111.0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9-18

ISBN:9787811191431

PDF电子书大小:32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