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分类-方法与实践

内容简介

[

  随着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呈现爆炸式增长,如何对海量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已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书源自国家信息中心承担的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书中基于大量的调查研究,对现有信息资源的分类方法与实践进行了系统性和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本书共分三篇,**篇介绍了信息资源和分类法的概念、特征,五部典型分类法和图书情报分类方法。第二篇和第三篇分别以政务信息资源和互联网信息资源为对象,阐述各自的特点和现有的分类模式,并结合应用案例 对其分类体系进行具体分析。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等专业学生的补充读物,也可以作为各类信息资源管理部门、科研机构等相关工作人员的参考书。

]

目录

前言**篇 信息资源分类方法概述第1章 信息资源概述1.1 信息的基本概念1.2 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念1.3 信息资源的特征1.4 信息资源的种类第2章 分类法概述2.1 基本概念2.1.1 分类的概念和意义2.1.2 分类法的类型2.2 信息资源分类和编码的一般方式2.2.1 信息资源分类的一般方式2.2.2 信息资源编码的一般方式2.3 国内外主要分类法介绍2.3.1 《杜威十进分类法》2.3.2 《国际十进分类法》2.3.3 《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2.3.4 《冒号分类法》2.3.5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3章 图书情报分类法的发展与作用3.1 图书分类的作用与演变规律3.1.1 图书分类的作用3.1.2 图书分类的演变规律3.2 国外图书情报分类法的演变3.2.1 古代分类法3.2.2 近代分类法3.2.3 现代分类法3.2.4 西方图书分类法的思想基础3.3 中国图书情报分类法的演变3.3.1 中国古代分类法3.3.2 中国近代文献分类法3.3.3 中国现代图书分类法3.3.4 中国图书分类法的思想基础3.4 图书分类的发展趋势3.4.1 图书分类的功能变化3.4.2 图书分类面临的问题3.4.3 图书分类的发展趋势分析第二篇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第4章 政务信息资源及其分类概述4.1 政务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形式4.1.1 政务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念4.1.2 政务信息资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4.2 政务信息资源的特性4.3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的意义4.4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和编码的一般方式4.4.1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4.4.2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编码第5章 国外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编码实践5.1 美国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编码实践5.1.1 政务信息资源的标识和查询阶段5.1.2 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交换阶段5.1.3 联邦政府组织架构5.1.4 美国政府门户网站政务信息资源分类5.2 英国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编码实践5.3 联合国政府职能分类体系5.4 国外分类编码方案的借鉴意义5.4.1 美国政府信息指引服务5.4.2 美国联邦政府组织架构(fea)5.4.3 英国电子政务互操作框架(e-gif)5.4.4 联合国政府职能分类标准第6章 中国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编码实践6.1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编码的意义与主要应用场合6.1.1 分类编码与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和共享6.1.2 政务信息资源的主要应用场合6.2 中国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的主要方法6.2.1 主题分类6.2.2 部门信息分类6.2.3 服务分类6.2.4 用户分类6.3 电子政务主题词表体系6.3.1 电子政务主题词与主题词表6.3.2 电子政务主题词的意义和作用6.3.3 国内外的*新发展6.3.4 电子政务主题词表的体系结构6.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系列6.4.1 现有国家标准总结6.4.2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标准6.5 国内分类编码方案总结6.5.1 现有政务信息资源分类方法总结6.5.2 现有政务信息资源分类方法的借鉴意义第7章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编码实例7.1 商务部网站网络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特征7.1.1 基本页面结构7.1.2 类目结构与类目名称7.1.3 类间关系与展现方式7.1.4 检索方式7.2 商务部网站网络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类目结构分析7.2.1 类目划分准则7.2.2 类目纵向隶属关系7.2.3 类目横向相关关系7.2.4 类目名称分析7.3 商务部网站网络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类目功能分析7.3.1 网站功能定位7.3.2 类目功能覆盖分析7.3.3 类目功能分布分析7.4 网络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综合评价7.4.1 分类体系特性7.4.2 网络信息特性7.4.3 用户需求特性7.4.4 综合评价第8章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编码建议8.1 现有分类编码方案的不足8.2 分类方法的基本原则8.3 分类视角建议8.4 分类框架模型8.5 建立政务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的建议8.5.1 综合引用标准整合政务信息资源8.5.2 方案技术实现相关的对策和建议8.5.3 方案实施政策相关的对策和建议8.5.4 标准制定相关的对策和建议8.5.5 分类后编码建议8.5.6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工具建设建议第三篇 互联网信息资源分类第9章 互联网信息资源分类的背景和意义9.1 互联网信息资源分类的背景9.1.1 网络信息9.1.2 网络用户9.1.3 网络技术环境9.2 互联网信息资源分类的意义第10章 互联网信息资源分类体系10.1 互联网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的特点10.2 主题分类法10.2.1 主题分类法的背景10.2.2 主题分类法的内容10.2.3 主题分类法的应用实例10.2.4 主题分类法评价10.3 学科分类法10.4 分面组配法10.4.1 分面组配法的背景10.4.2 分面组配法的特征10.4.3 分面组配法的应用实例10.4.4 分面组配法评价10.5 体系分类法10.5.1 体系分类法的背景10.5.2 体系分类法的构成原理和结构10.5.3 体系分类法的应用10.5.4 体系分类法评价10.6 分众分类法10.6.1 分众分类法的背景10.6.2 分众分类法的概念与特点10.6.3 分众分类法的研究方向10.6.4 分众分类法的相关技术10.6.5 分众分类法的应用10.6.6 分众分类评价第11章 网络信息资源分类编码实例11.1 新浪网络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特征11.1.1 基本功能与界面11.1.2 类目结构与类目名称11.1.3 类间关系与展现方式11.1.4 类目检索方式11.2 新浪网络信息资源分类体系大类结构分析11.2.1 大类划分准则11.2.2 大类信息覆盖度11.2.3 大类划分均衡性11.3 新浪网络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类目名称分析11.3.1 类名用词合理性分析11.3.2 类名内涵清晰性分析11.4 新浪网络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类间关系分析11.4.1 类目纵向隶属关系11.4.2 类目横向相关关系11.5 新浪网络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综合评价11.5.1 分类体系特性11.5.2 网络信息特性11.5.3 用户需求特性11.5.4 综合评价11.6 附表(新浪网类目设置)第12章 互联网信息资源分类发展趋势12.1 传统分类法与网络分类法比较12.1.1 传统分类法与网络信息组织之间的矛盾12.1.2 现有网络分类法相对于传统分类法的突破和不足12.2 当前网络信息资源分类发展趋势12.2.1 当前网络信息分类体系的不足12.2.2 网络信息资源分类与检索特征12.2.3 网络信息资源自动分类与检索系统12.2.4 分类、主体、自然语言一体化的搜索引擎12.3 网络分类体系的构建12.3.1 分类依据和方法12.3.2 分类原则12.3.3 构建分类体系的语言12.3.4 现代技术在网络信息资源分类体系构建中的应用12.4 网络信息资源分类体系构建建议12.4.1 分类、主题和自然语言一体化12.4.2 分类组织体系与分面结合12.4.3 静态分类体系与动态分类体系有机结合12.4.4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12.4.5 建立统一的网络分类体系参考文献

封面

信息资源分类-方法与实践

书名:信息资源分类-方法与实践

作者:单志广 等编著

页数:315

定价:¥79.0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030373557

PDF电子书大小:121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信息资源分类-方法与实践》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