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

内容简介

[

本书稿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成果。其创新之处在于将过去主要以诗人籍贯为主的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的分析,转换为以诗歌创作地点为主的地域文化与诗歌创作的研究;在编制《唐文人籍贯数据库》和《唐诗创作地点考数据库》基础上,分别讨论了唐诗中所体现出的地域文化意识、文学创作的历史传统与诗人生存的地域空间在诗歌中的表现和差异,并对弱势文化和域外诗给予了关注。

]

作者简介

[

  戴伟华,1958年生,江苏泰州人。1997年毕业于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博士生指导组组长,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组副组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出版著作《唐娃娃幕府与文学》(1990),《唐方镇文职撩佐考》(1994),《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1998)等多种,获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广东省政府首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励多项。

]

目录

**章 导论 **节 地域文化与中国文学研究 第二节 地域文化研究材料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第四节 唐代文学研究中的地域文化与诗歌研究的检讨 第五节 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设想的目标 第二章 籍贯与文学 ——对地域文化与文学关系的静态描述 **节 诗人占籍在文学研究中的意义 第二节 文士籍贯的地理分布 第三节 文士籍贯地理分布的状态及其内涵 第三章 诗歌创作地点和地域文化 **节 唐诗创作地点考 第二节 唐诗创作分布格局 第三节 唐诗创作分布的意义 第四章 地域文化的表述与诗歌创作(一) **节 唐诗中所体现出的区域文化意识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区域重点及其文学表现 ——以交通,城市,隐逸与文学为例 第五章 地域文化的表述与诗歌创作(二) **节 文化的历史传统与诗人生存的地域空间 第二节 古都文化在诗歌表现中的差异 ——以金陵和洛阳为例 第六章 弱势文化区域的文学创作 **节 文化弱势区的文学创作 第二节 域外文化与创作 ——对义将诗二首创作背景的推测 第七章 余论 附录 一 主要参考文献 二 中晚唐袁州诗文 三 唐代“蒲州-太原”沿线文学

封面

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

书名: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

作者:戴伟华

页数:337

定价:¥38.0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6-01-01

ISBN:9787101049107

PDF电子书大小:88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