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视野中的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

本书特色

[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涉及乡村的文化教育与文化复兴、农民的自我组织与管理、乡村合作事业与乡村工业建设等内容,是有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一整套设计方案,而非仅仅是解决乡村问题的。研究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实践能够有助于反思现代化理论。 乡村建设运动也是一种内容广泛、意义深远的社会综合发展实验。《现代化视野中的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拟以现代化理论与发展社会学理论为依托,用分析与对比的方法,来研究在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本书由崔效辉著。

]

作者简介

[

    崔效辉,男,1967年出生,1990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分别于2000年、2004年获得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博士学位,2007年3月一8月澳大利亚福林德斯大学(Flinders university)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南京邮电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工作系系主任副教授、南京市玄武区同仁社工事务所法人代表、总干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发展、农村社会工作、社区发展与社会组织建设等,在《学海》、《江苏社会科学》等杂志上发表学术文章近30篇。

]

目录

绪论:为什么要研究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乡村建设理论就是研究中国建设理论  三、研究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实践能够有助于反思现代化理论  四、关于几个名词的说明**章  传统与现代的两难选择  **节  什么是“现代化”?  第二节  中国现代化的两难:传统与现代性的艰难取舍  第三节  梁漱溟个人成长、学术思想及社会活动第二章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文化与社会背景及主要内容  **节  梁漱溟对中西文化和中国社会的认知  第二节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三章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实践  **节  梁漱溟在山东邹平的乡村建设实践  第二节  山东乡村建设实践的主要成就  第三节  作为一种社会运动的乡村建设运动第四章  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  **节  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乡村建设理论  第二节  参与式发展理论视野中的乡村建设理论第五章  现代化实践视野中的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  **节  毛泽东与梁漱溟在建设新中国问题上的分歧  第二节  对乡村建设理论的实践性批判——新中国的农业集体化  第三节  对乡村建设理论的继承性批判——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农村现代化第六章  新时期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可能走向  **节  改革以来的农村发展  第二节  发展的困境——农村的过密化  第三节  半个世纪以来邹平的社会变迁  第四节  新时期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可能走向第七章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节  全球化进程中的儒家思想  第二节  历史视野中的乡村建设理论  第三节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参考文献附录索引致谢

封面

现代化视野中的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

书名:现代化视野中的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

作者:崔效辉

页数:178

定价:¥32.0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308115476

PDF电子书大小:115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现代化视野中的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