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卷-中国饮食文化史
相关资料
[
《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饮食文化史》以地域为序,记述了中华民族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的伟大创造,描述出其上绽放的绚丽多彩的饮食文化之花,呈现了专家学者的最新科研成果。著名农学家卢良恕院士高度评价它的价值:这部学术专著的出版,填补了中国饮食文化无大型史著的空白,开启了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新篇章,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鸿篇巨制,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历史性文化工程。它的出版,是中华民族五千年饮食文化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最新科研成果的一次大梳理、大总结,将对传播、振兴民族文化,重建中国饮食文化在国际学术领域的领先地位,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轻工版《中国饮食文化史》分卷的地域特色,改变了其他类似出版物以汉族为中心的一般做法。轻工版的这部文化史对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都有比较完整的反映,与此同时,我们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一条鲜明的人文思想的主线,由此,我们见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特性,特别是诸如“天人合一”的生态观,“药食同源”的保健观,崇尚和谐的人文情怀,“和而不同”的思维方法,以及“尊老”的农耕文化习尚等等,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
《科学与出版》:历经20余年的艰辛努力,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并聚集国内20多位一流的饮食文化史学者共同参与撰著的大型学术专著《中国饮食文化史》,于癸巳年末问世,这是中国学界值得共襄盛举的学术大事。该著作总计10册,洋洋约400万字,是迄今为止字数最多、分量最重的中国饮食文化史著述,是第一部由国人撰写的中国饮食文化史,在国内实属首次。它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在该研究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正如卢良恕先生和李学勤先生评价的那样,这是一部继往开来的鸿篇巨制以及填补学术空白的大书。
]
本书特色
[
《中国饮食文化史》(十卷本)是中国饮食文化研究领域中带有统领性的课题,是填补空白之作。
由中国饮食文化研究领域的一流专家学者励精图治,历经二十多年才得以完成。
多学科、大跨度、高难度,学术思想新锐,是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工程。
中国饮食文化的基础是农耕文化,本书承载了中国五千年丰厚深湛的农业文明。每个分卷都是一部区域饮食文化通史,脉络清晰,内容厚重。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思想,启迪文明,继往开来,展示了一幅色彩斑斓、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画卷。
本卷内容是以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为中心,包括今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等西南地区;介绍了生活在这一地区诸多民族的饮食文化发展状况,并总结该地区多民族融合的饮食文化内涵。
]
内容简介
[
★ 观点鲜明,是一本有思想的饮食文化论著
★ 内容厚重,历经二十多年集二十多位国内一流专家写就
★ 承前启后,是不可跨越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专著
★ 继往开来,为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指明方向
★ 装帧精美,设计高雅,极具典藏价值
]
作者简介
[
方铁,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冯敏,四川省民族研究所 研究员。
]
目录
**章 概 述 /1 一、西南地区的地理历史概况 /2 二、西南地区的饮食文化特色 /5 第二章 史前至先秦时期 /11 **节 四川地区饮食文明之滥觞 /12 一、巴蜀地区原始经济的开发 /12 二、巴蜀先民的饮食生活 /23 第二节 云贵桂地区饮食文化之萌起 /31 一、石器时代的生计方式及青铜文化 /31 二、青铜时代的饮食习俗 /33 第三节 西藏地区的早期文明 /35 一、各具特色的三大早期文明 /35 二、高原饮食结构及炊餐用具 /36 第三章 秦汉时期 /39 **节 巴蜀经济兴旺,饮食文化繁荣 /40 一、巴蜀经济的全面兴盛 /40 二、茶酒食事兴旺,地域特色初显 /52 第二节 西南地区设郡县与各地文化交流 /61 一、秦汉政府西南设郡促进了西南农业发展 /61 二、多地区饮食文化的相互影响 /64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 /67 **节 四川地区远离战乱的稳定与富足 /68 一、巴蜀粮足市旺丰饶依旧 /68 二、巴蜀饮食习俗及烹饪特色 /72 第二节 云贵桂地区的平稳发展 /76 一、农牧业生产与社会生活状况 /76 二、农作物食物资源与饮食习俗 /78 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 /81 **节 四川地区农丰国富空前繁荣 /82 一、川地经济大开发 /82 二、饮食文化空前繁荣 /91 第二节 云贵桂地区的经济大发展 /101 一、社会经济大发展 /101 二、崇尚生猛野味及海鲜的饮食习俗 /105 第三节 吐蕃王朝的兴旺 /109 一、吐蕃王朝建立后的诸业兴旺 /109 二、饮食文化渐臻成熟 /111 第六章 宋朝时期 /117 **节 四川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兴盛 /118 一、社会经济高度繁荣 /118 二、巴蜀饮食文化走向成熟 /128 第二节 云贵桂地区的稳定发展 /140 一、经济发展迅速 /140 二、饮食特色鲜明 /142 第七章 元朝时期 /147 **节 四川地区的移民潮及宗教饮食文化的兴起 /148 一、移民促进生产恢复 /148 二、 蜀中文化的衰落与佛、道饮食文化的兴起 /152 第二节 云贵桂地区行省的建立与经济的恢复发展 /156 一、云贵桂地区发展的新阶段 /157 二、多民族特色的饮食习俗 /162 第八章 明朝时期 /165 **节 四川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166 一、农商经济的持续发展 /166 二、 川菜调味、制茶工艺的重大进步及民族食俗 /170 第二节 云贵桂地区经济发展文化成熟 /175 一、军户移民与云贵桂经济的全面发展 /175 二、融合吸纳发展的云贵桂地区饮食文化 /180 第三节 宋元明时期的西藏地区 /183 一、汉藏贸易的发展 /183 二、多民族融合的饮食习俗 /186 第九章 清朝时期 /189 **节 川地的经济发展与川菜体系的形成 /190 一、第二次移民潮与川地的经济发展 /190 二、川菜体系的形成 /200 三、 四川少数民族的生计方式及饮食习俗 /208 第二节 云贵桂经济的充分开发与饮食文化的基本成熟 /209 一、西南地区大开发 /209 二、地域特色浓郁的日常饮食风味 /214 三、云贵桂地区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 /220 第三节 西藏地区的经贸发展与特色食俗 /227 一、 清代西藏的经济贸易发展与制约因素 /227 二、藏地特色的饮食习俗 /230 第十章 中华民国时期 /233 **节 四川地区抗战大后方的稳定与繁荣 /234 一、农兴粮旺酒盛茶衰 /234 二、 川地大后方内涵丰满厚重的饮食文化 /237 三、民国川地少数民族饮食文化 /254 第二节 云贵桂地区抗战大后方的平稳发展 /260 一、云贵桂地区的食品工业与农业 /260 二、平稳发展的餐饮业及民间饮食习俗 /263 第三节 西藏地区的生产与食俗 /270 一、注重盐粮生产 /270 二、饮食等级差别显著与藏地食俗 /273 第十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 /281 **节 四川地区的建国新貌 /282 一、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 /282 二、饮食生活新气象 /285 第二节 云贵桂地区在曲折中发展 /291 一、在曲折和困难中求发展的30年 /292 二、传统饮食文化的嬗变 /293 第三节 西藏的民主改革与特色民族文化 /296 一、农畜业的发展和日常传统饮食 /296 二、特色鲜明的民族饮食 /299 三、日常饮食礼俗与禁忌 /309 四、年节饮食习俗 /313 第十二章 改革开放以后 /319 **节 四川地区的迅猛发展 /320 一、四川美食迅跑,川菜走出国门 /320 二、繁花似锦的四川饮食文化 /324 第二节 云贵桂地区的经济振兴与文化思考 /336 一、社会经济的恢复与振兴 /336 二、饮食文化的繁荣与思考 /337 第三节 西藏地区饮食文化空前发展 /343 一、经济迅速发展与民众饮食消费 /343 二、藏式饮食文化的形成 /349 三、其他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 /358 参考文献 /363 索引 /371 后记 /375 编辑手记 /377
封面
书名:西南地区卷-中国饮食文化史
作者:赵荣光
页数:385
定价:¥98.0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501994199
PDF电子书大小:114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西南地区卷-中国饮食文化史》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